諸琴娟
摘 要: 在音樂課程中,欣賞這一教學領(lǐng)域被視為培養(yǎng)幼兒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因為音樂欣賞課具有最直接、最具體的審美教育價值?!八砸欢ǖ囊魳窞閷徝缹ο?,以參與欣賞活動的人為審美主體,形成一種特殊的審美觀,通過這種音響的聆聽,實現(xiàn)對音樂美的感受和鑒賞”。當提到“音樂欣賞”時,大部分人不是自謙“缺乏細胞”,就是自諷“鴨子聽雷”。教師經(jīng)常提出這樣的問題:“音樂欣賞怎么教?”“為什么幼兒總是在欣賞音樂時表現(xiàn)出一付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經(jīng)心?”,文章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 幼兒園大班 音樂教學 音樂欣賞
我雖然上過音樂課,也聽過很多音樂公開課,但對音樂欣賞課總是不感興趣甚至刻意回避,自己在上欣賞課的時候往往是對音樂欣賞這一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粗粗一聽,簡單一講:“這首歌曲表達的音樂情緒是歡快的?!薄斑@首樂曲是優(yōu)美、抒情的。”“這首樂曲是管弦樂或器樂曲?!蓖锹犃藥妆楹蠛⒆觽円呀?jīng)坐不住不想聽了便草草了之。怎樣引導幼兒對欣賞曲的情感內(nèi)涵和音樂表現(xiàn)形式整體把握,體驗、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是擺在我面前的重大難題。若想讓幼兒豎起小耳朵,用愉悅的心情學會聽音樂,應該花更多的時間鉆研教材,站在孩子們的角度看新課程下的音樂欣賞課,統(tǒng)籌安排欣賞曲的教學方法,做好音樂和幼兒之間的橋梁。通過近兩年的大班音樂欣賞課的課堂實踐,我改變了以往對欣賞課的“偏見”,從以往的覺得音樂欣賞課難上到比較容易上,從不感興趣上到有興趣上,幼兒的感受我也看得出,不但能安靜地坐在位子上很投入地聆聽,而且聽了以后喜歡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針對這學期的課堂教學實踐和對新課標基本理念的理解,我就如何對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談談想法和認識。
一、讓心動起來,體驗音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引起和維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對感興趣的事物,人們總會主動愉快地探究它,使活動過程和認識過程不是一種負擔。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制造一個快樂和光明的教育環(huán)境的重要渠道之一?!弊層變涸谧约焊信d趣的話題中或參與活動的情景下一次又一次入境,使幼兒自發(fā)地想動,一次又一次地心動起來,體會到“學海無涯‘樂’作舟”。
在欣賞課上,我常常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幼兒時時保持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tài)和愉悅體驗。如:在欣賞《玩具進行曲》時,我知道孩子們都喜歡玩玩具,也喜歡當兵的感覺,欣賞前我就先提問:“你們喜歡玩具嗎?”“喜歡當玩具兵嗎?”“你是怎么玩的?”“喜歡怎么玩?”……孩子們對問題很感興趣,都搶著回答,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我接著問:“那我們來聽一首樂曲,聽聽樂曲里的玩具兵是怎么玩的?”直接引出課題,孩子們就很安靜地帶著問題進入了聆聽角色。
當聽好后要幼兒回答問題的時候,他們七嘴八舌議論開了……這就是他們對樂曲的理解,這時要引導和鼓勵幼兒提出不同的見解,大膽想象,激發(fā)幼兒的進取心。如:一句“好”,“很好”,“對”,“不錯”,“真棒”,“加油”;對幼兒點頭、微笑及溫柔的凝視等;或豎起大拇指或順手輕拍一下幼兒的肩膀……這些語言和行為鼓勵都會收到無聲勝有聲的絕妙效果,一下子就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幼兒會不由自主地隨著老師的教學思路動起來。這時觸動的是孩子的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幼兒的自信,孩子一定能跟著你,跟著音樂“動”起來,從而達到最佳課堂教學效果。
二、讓思維動起來,想象音樂
音樂不能給人提供實見的景物、形態(tài)和色彩,卻能以音韻、旋律、節(jié)奏給聽眾營造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根據(jù)個人獨特的生活經(jīng)歷“看到”情景、物像、色彩和形態(tài)。
音樂本身并不具備自然彩感,它不像繪畫,具有人的視覺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色彩,音樂只能讓鑒賞者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一幅幅自然畫面。
在教學中,我常常給幼兒“留白”,把想象的空間留給幼兒。如:在欣賞《快樂的一天》時,我就讓幼兒整體聆聽后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自由想象,讓《快樂的一天》通過孩子們自己元素的加入:上幼兒園、上課了、做游戲、睡覺了這些學習與生活場景做生動有趣的音樂描繪,并對不同音樂元素所表現(xiàn)的歡快、活潑、寧靜、抒情等情緒變化能作出正確的反應,激發(fā)幼兒欣賞樂曲的興趣。
又如:《打字機》這首管弦樂欣賞,就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喜愛的形式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孩子們十八般武藝,各顯神通,有舞蹈的,有情景劇表演的,有表演唱的,有配節(jié)奏樂器的……
三、讓身體動起來,展現(xiàn)音樂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庇變河辛诵撵`的觸動,有了思維的迸發(fā),就會有欲望。讓他們動起來,動中學,學中樂,讓他們體驗音樂,想象音樂,展示音樂。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它以幼兒主動參與直接體驗音樂活動為主要形式,重在幼兒的參與體驗。幼兒體驗到樂曲情感,對內(nèi)在美就有了一定的感受,這時他們的想象力就是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通過它可以使靈感得到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幼兒把樂曲的情感、內(nèi)在的美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這就是創(chuàng)造美的一種表現(xiàn)。
在欣賞《快樂的一天》時,我與幼兒先聊了自己快樂的一天是怎樣的,讓孩子們各抒己見,談談快樂一天的感受,再讓孩子們把自己快樂的一天的幾個學習、生活場景用自己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課堂上孩子們的興奮勁別提有多高了。當讓他們隨著音樂舞動起來時,每個人都洋溢著真實快樂的笑臉,還一次又一次地表現(xiàn)。在孩子們不知不覺地很投入的表現(xiàn)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音樂欣賞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真正體會到了音樂帶來的快樂。
總之,音樂教學就是努力使每個孩子動起來,全身心地動起來,好好地動,真正地動。只有讓孩子真正動起來,才能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師要用多變的形式和豐富的內(nèi)容影響孩子,吸引孩子,讓孩子在課堂上感受到藝術(shù)的熏陶,學會欣賞藝術(shù),參與實踐藝術(shù),學習創(chuàng)造藝術(shù),從而愛上音樂課,融入到音樂課堂,真正“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