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趣”,顧名思義,有主動獲得之意,有快樂、分享的味道。可見,主動獲得,更為愉悅,掌握也更為扎實。那作為一名老師,要讓孩子能主動獲得知識,運用知識,那就得讓課堂有“趣”。
記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所謂課上的有趣,這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潮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感到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會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而作為一名任教綜合實踐的老師,若能夠使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趣味橫生,學生必定興趣盎然,我們的課程就能更好地落實,那帶給孩子的不僅是無比的樂趣,還有自我發(fā)展的更廣闊的空間。
一、選題引“趣”
“主題”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種具體活動的核心問題,選擇活動主題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要求?;顒又黝}可以從學科教材中選擇,從學生的校園生活中擷取,也可以從接觸自然、社會中發(fā)現(xiàn)主題,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主題,激發(fā)孩子的探究興趣。
學校是孩子學習生活的主陣地,是他們?nèi)松缆飞系囊粔K必經(jīng)之路,是他們生活的基本空間。每個學期我校都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科技節(jié)、讀書節(jié)、運動會……我們就可以把這些活動作為基點,從中去選取能讓學生“心動”的主題,而這個主題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越好,范圍越小越好,讓學生在活動沒有開始之前便“蠢蠢欲動”,這樣才會使課堂活動之外的真正探究因這份心動而更加豐富多彩。如結合學校開展的“跳蚤市場”,確定主題——我的市場我做主,讓孩子完成整個活動的策劃。學生一聽到這個活動主題就比較興奮。如結合學校的大課間,展開“走進童年游戲”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去追溯以前的傳統(tǒng)游戲,了解老游戲,學會玩老游戲,并創(chuàng)編新游戲,相信這樣的主題定能博孩子的眼球,讓孩子興趣盎然。
社會是孩子了解世界的大觀園。如根據(jù)社會熱點 ——“低碳”,引發(fā)主題“低碳生活,從我做起”。這個新主題的出現(xiàn),讓學生有了探究欲望,怎么來“低碳”呢?學生就展開了發(fā)散性思維,從“減少紙的浪費”“提倡騎車出行”“家庭節(jié)能小技巧”等來提倡“低碳”的理念。讓“低碳”深入學生的心靈,并轉(zhuǎn)化為他們的實際行動。
如張家港熱點——“誠信卡”,學生對這“誠信卡”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了解了這卡的普及率,以及這卡的優(yōu)缺點,從而對這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并進行了推廣。這就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教育,從而促進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的統(tǒng)一,生活與發(fā)展的統(tǒng)一。
由此可見,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生活事件隨時發(fā)生,作為一名小學綜合實踐老師,利用固守已有的現(xiàn)成知識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而要不斷地汲取知識。要把握時機,抓住當今社會的熱點,結合資源包上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有研究價值的主題。
二、開講生“趣”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猶如樂曲的前奏、戲劇的序幕,它會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好的導入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入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綜合實踐課作為一門特殊的課程,活動導入的設計,若能有“趣”,定能使這堂課先聲奪人,引人入勝,更是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如我在四年級開展“卡通世界”這一主題活動時,首先播放了一段經(jīng)典的動畫片《貓和老鼠》,在觀看過程中,孩子們被精彩的情節(jié)惹得捧腹大笑。短短幾分鐘的動畫片,孩子們意猶未盡,由此再以談話引入,喜歡哪個動畫人物?讓孩子們一下子就被喜愛的卡通人物吸引住了。接著學生介紹自己喜愛的卡通人物是誰?為什么喜愛它?讓他們暢談他們平時最愛看的動畫片,就更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的欲望,課堂氣氛非?;钴S。
在五年級開展的“路線設計”這一方法指導活動課時,我受到“開門大吉”這一娛樂節(jié)目的啟發(fā),設計和其相仿的游戲,把歌換成了我們張家港地區(qū)的各個景點圖,并配上錄音介紹。讓孩子們隨意點圖片進行猜測,猜對就有禮花出現(xiàn),并配上該景點的介紹,不僅豐富了孩子對家鄉(xiāng)景點的了解,更激發(fā)了孩子們繼續(xù)了解家鄉(xiāng)景點的欲望。
在六年級開展的“新型飲料”這一活動時,我用玻璃杯盛上各種顏色、各種口味的飲料,顏色的不同,已經(jīng)足以讓孩子感到驚喜差異。再請孩子來品嘗,并來猜測飲料的名稱,教室里時而熱鬧,時而安靜,他們在討論,在思考。這樣的開頭,孩子特別喜歡。在游戲中開講,新穎有趣,孩子們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了。隨機“新型飲料”的拋出,孩子的興趣被激起,思維的火花在碰撞,在迸發(fā)。
可見,興趣是求知的良師,我們教師應有針對性、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導入,力求達到“課伊始,趣即生”的效果,從而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三、授中激“趣”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實施中往往是開題時轟轟烈烈,過程卻稀里糊涂,結尾更是草草收場。為了讓孩子能由一始終,我們的活動過程也要有“趣”,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會在玩樂中迸發(fā)智慧的火花,人的創(chuàng)造特性也將在率真的玩樂中誕生與成長。這就要求我們在整合課程資源、選擇課程內(nèi)容、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堅決地把學生放在首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因地制宜地指導孩子開展與主題貼切且有“趣”的實踐活動。
如在“輪滑俱樂部”這一主題活動的開展中,為了讓孩子能夠有創(chuàng)業(yè)意識,并學會如何來設計創(chuàng)業(yè)方案,我獨辟蹊徑給每個小組一筆8萬元的啟動資金(8萬元為打印的紙幣)來模擬創(chuàng)業(yè),進行第一期投資,這就在活動教授的過程中激起了孩子繼續(xù)研究的欲望。孩子們看到這些準備的材料,都無比激動。隨后讓學生根據(jù)租賃場地、購買設備、聘請教練、市場宣傳等因素來進行決策,比一比哪個俱樂部最受歡迎。在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用這8萬元在磁性黑板上進行擺放規(guī)劃時,這就給學生的雙手松了綁,更是給學生的思維松了綁。在這樣妙趣橫生的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釋放。
四、課尾留“趣”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養(yǎng)的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為了孩子能夠?qū)W以致用,我們不僅要著眼于課堂,更要著眼于課外。綜合實踐主題活動都有拓展性的學習,這樣布置下去的任務,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完成,認為沒有語數(shù)英學科來得重要。為此,我們可以從“趣”上面入手,給孩子布置有趣的課外活動,孩子就樂于去實踐。
如在“路線設計”這一活動中,我們在課堂上選取了張家港的梁豐生態(tài)園來進行路線設計規(guī)劃,給孩子們提供了生態(tài)園的平面圖,讓孩子們根據(jù)游覽對象來設計游覽路線,并通過交流評出“最佳路線”。課堂效果非常好,但我并沒有止步,而是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請各小組到梁豐生態(tài)園進行實地考察研究,從而鑒定自己的路線是否是合理可行”,這樣的作業(yè)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不僅能夠游覽生態(tài)園,還能學到知識,更是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一舉三得。學生何樂不為呢?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我們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這是符合以學生自主實踐探究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質(zhì)。為了能讓孩子能想,能看,能做,能學,我們就要找準突破口,從“趣”入手,奏起“趣”的四部曲,讓孩子在課程中享受快樂,享受成果,并真正鍛煉自己的能力,以此服務于未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城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