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林泉 張毅超(浙江省德清縣武康鎮(zhèn)農業(yè)公共服務中心3300;德清縣武康鎮(zhèn)興農食用菌場)
靈芝代料栽培試驗初報
姚林泉1張毅超2
(1浙江省德清縣武康鎮(zhèn)農業(yè)公共服務中心313200;2德清縣武康鎮(zhèn)興農食用菌場)
浙江地區(qū)多采用段木栽培靈芝,但是湖洲地區(qū)段木資源較少,為此我們利用本地容易獲取的雜木屑、竹屑、茭白葉、麥麩等為主要原料,開展人工栽培靈芝試驗。德清縣武康鎮(zhèn)農業(yè)公共服務中心與興農食用菌場合作,通過近2年不斷試驗改進,積累了大量有效降低污染、提高產量的經(jīng)驗,栽培技術有所提高,現(xiàn)將試驗情況總結如下。
靈芝屬于高溫結實型菌類,子實體形成溫度范圍20~35℃,最適溫度25~28℃。代料靈芝接種后培養(yǎng)50~60d進入生理成熟階段,菌包開袋后15~20d出幼芽。根據(jù)德清縣的氣候條件,一般在1月下旬制作栽培筒袋。選用滬農靈芝1號,其適應性強,菌絲萌發(fā)快,子實體和孢子粉產量較高,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益。
2.1制作培養(yǎng)料
靈芝是1種腐生菌,對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等具有較強的分解吸收能力。我們選擇本地容易獲取的雜木屑、竹屑、茭白葉為主要原料,設計3個配方:(1)木屑78%、麥麩20%、蔗糖1%、石膏粉1%;(2)竹屑44%、木屑44%、麥麩10%、蔗糖1%、石膏粉1%;(3)茭白葉38%、木屑20%、竹屑20%、麥麩20%、蔗糖1%、石膏粉1%。按配方稱取原輔料,先干拌再濕拌,要求原輔料混合均勻、干濕均勻,含水量60%~65%,以用力握指縫間有水但不滴出為宜,pH值4~6。選用直徑15~17cm、長28~30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專用袋,每袋裝料(干)0.26kg??捎檬只驒C械裝袋,裝料應松緊適度,用塑料頸圈加棉塞封口或用繩子直接扎口。
2.2滅菌
用塑料布包裹培養(yǎng)料,利用蒸氣常壓滅菌。滅菌時,預熱升溫階段火盡量大一些,使溫度迅速升至100℃;達到100℃后,保證蒸鍋內蒸氣充足,使蒸鍋汽孔連續(xù)不斷噴出蒸氣,保證蒸氣到達培養(yǎng)料堆的各個部位,不留滅菌死角,保持8~10h,可達到消毒滅菌目的。消毒滅菌完成后,揭開塑料布,把料包移入接種室,待培養(yǎng)料降至室溫即可接種。
2.3接種
可在小型接種室或大棚內接種。如在大棚內接種,先把滅菌后的培養(yǎng)料集中放置在大棚內,然后用塑料布圍起1個面積為10~20m2的封閉空間,用氣霧消毒劑消毒。操作人員進入臨時接種室后,將塑料布密封嚴實,防止含有雜菌的空氣進入,雙手用75%酒精擦拭消毒,接種過程中也須經(jīng)常消毒。接種用的工具(接種勾、鑷子、接種勺等)也需用75%酒精擦拭,栽培種的表面在打開之前也需用酒精消毒,把整個外壁擦拭1遍后再接種。接種時,取出3cm大小的栽培種,打開培養(yǎng)料袋口,將菌種放入袋口后及時綁扎嚴實。為了提高接種效果,可在培養(yǎng)料的兩頭都接種。接種的人員要有無菌操作意識,嚴禁吸煙、喝酒、大聲說話、走動,接種動作要協(xié)調、熟練、輕緩、快速,各種工具不可亂放,要一直保持在無菌的容器里。接種后,工作人員退出接種室,用專用的熏蒸消毒劑對培養(yǎng)料進一步消毒。
2.4菌袋培養(yǎng)
接種后氣溫較低,1周內應注意保溫,有條件的培養(yǎng)室溫度穩(wěn)定在20~28℃,以利于菌線萌發(fā)定植。菌絲生長中后期,若發(fā)現(xiàn)袋內產生大量水珠,應加強通風降溫,刺孔放氣,減少袋內積水,促進菌線向菌包底部深層生長。經(jīng)過2個月左右的室內培養(yǎng),菌絲達生理成熟即可出田移至畦面上。
2.5出芝管理
2.5.1光照靈芝子實體生長需要一定散射光,陰棚的透光度應高于香菇棚,以四陽六陰為好,過陰子實體柄長蓋小。光線的調控掌握前陰后陽原則,前期光照度低,有利于菌絲恢復和子實體形成;后期光照度高,有利于靈芝菌蓋增厚和干物質積累。
2.5.2溫度靈芝子實體正常生長溫度為20~ 35℃,最適25~28℃,在最適溫度下20d左右即可形成菌芽。菌柄長到一定程度,光照、溫度、濕度適宜時菌蓋開始分化,此時若溫度變化過大,不利于子實體形成和發(fā)育,容易產生厚薄不均的分化圈。田間管理過程中應合理調控溫度、濕度之間的矛盾,中午氣溫高時應揭膜通風。氣溫過高時,應注意觀察已展開的分化圈的色澤變化,防止空氣濕度過低(<75℃)造成靈芝分化圈變成灰色,一旦發(fā)生再增大濕度也難以恢復。
2.5.3濕度靈芝生長需較高濕度,晴天多噴水,陰天少噴,雨天不噴。菌芽發(fā)生到菌蓋分化而未成熟前,保持空氣濕度85%~95%,促進菌芽表面細胞分化;菌蓋分化到子實體成熟前保持空氣濕度80%~90%、土壤畦面濕潤。
2.5.4空氣靈芝屬好氣型真菌,通風透氣是確保靈芝菌蓋正常展開的關鍵。當畦面二氧化碳含量超過0.1%時,只長菌柄、不分化菌蓋而形成鹿角芝。在出芝管理過程中,夜間關閉畦上小棚兩端的薄膜,增加畦內空氣濕度;白天打開薄膜,降低畦內二氧化碳濃度,以利菌蓋分化;氣溫較高時,中午揭開整個小棚薄膜,但要注意防止雨淋、泥沙濺到菌蓋,造成傷疤影響靈芝商品價值。
3.1不同袋料靈芝菌絲體生長速度及菌絲長勢
由表1可知,茭白葉營養(yǎng)料配方菌絲生長最快,15d后達到13.85cm;雜木屑營養(yǎng)料配方菌絲生長相對較慢,為12.45cm;竹屑營養(yǎng)料配方菌絲生長速度居于兩者之間。
表1 不同營養(yǎng)料配方菌絲生長速度與長勢
3.2不同代料靈芝產量
由表2可知,木屑營養(yǎng)料配方栽培靈芝最高轉化率達到73.4%,其次為竹屑、茭白葉營養(yǎng)料配方。靈芝外觀尺寸相差不大。
表2 不同代料培養(yǎng)靈芝產量及性狀
3種代料經(jīng)適當處理,用于栽培靈芝均可獲得較好效率。栽培結果表明,3種農副產品下腳料均可培養(yǎng)靈芝,基質的配方和管理技術決定靈芝的高品性狀和生物轉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