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芳
歷史反映的是已經發(fā)生的事實,歷史是不可重現(xiàn)也不可通過實踐來使人再次感知的。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教師教得枯燥,學生學得乏味,難以達到新課改的要求,違背高效課堂的理念。
隨著社會發(fā)展的不斷加快以及教育的全面改革,高效課堂開始受到教師的關注。真正的歷史課堂應該是高效的課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課堂呢?我認為,高效課堂是指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效率較高、效果較好的課堂。對教師來說,高效就是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對學生來說,高效就是獲得顯著提高。本文通過對初中歷史教學特點以及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重要性的分析,就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提出建議,從而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供參考。
一、初中歷史教學的特點
1.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較低。
由于初中生年齡較小,缺乏自制力,因而課堂秩序常常難以維持。初中歷史課堂上最常見的現(xiàn)象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開小差,教師要不斷維持課堂秩序。這導致初中歷史教學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學生對歷史學習缺乏興趣。
長期以來,歷史課一直被學生認為是副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學生在歷史學習上普遍有“及格萬歲”的思想,認為只要不讓歷史拖低整體分數就行,沒有必要追求高分。正是由于這種錯誤思想的存在,學生在歷史課上往往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學習興趣。學生對待歷史學習的消極態(tài)度導致了歷史教師無法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無法實現(xiàn)高效教學。
3.歷史教學模式化嚴重。
從目前部分中學歷史教師的教學情況來看,其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相當陳舊。由于考試評價制度依然存在,教師普遍追求功利性教學,考綱要求什么就教什么,考綱不要求的就根本不教。新課改確立了“教是為學服務”的基本理念,學生真正要學的,就應是教師真正要教的。因此,教師必須在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斷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由此可知學習歷史的重要性。而且初中歷史的學習是學生了解歷史,指導現(xiàn)實生活,提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人格的重要途徑。
三、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措施
1.把握課標和教材,優(yōu)化課堂教學。
歷史課程標準是歷史教學的依據,因此歷史教師必須認真研究課標,領會課程設計新理念與新思路,明確歷史教學目標,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歷史教材是歷史教學的基本工具,因此歷史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這就要求歷史教師不斷學習教學理論和史學理論,掌握歷史專業(yè)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打牢教學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高效教學。
2.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倡自主學習。
教學的關鍵不是教師教了什么,而是學生掌握了什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感悟歷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要想打造高效課堂,就必須擺正位置,把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組織學習小組,重視課后實踐。
教師可以組織課后歷史學習小組,將教材中的歷史知識轉變?yōu)檎n外實踐活動,從而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豐富學生的理性和感性知識。課外活動形式靈活,有助于教師開展教學工作。課外活動強調手腦并用,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還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綜合能力,如社會交際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
總之,雖然新課改已經實行多年,但由于部分歷史教師教學方式陳舊、學生對歷史學科存在偏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仍然較為低下。因此,在初中高效課堂的打造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教師去解決、很多困難需要教師去克服。高效課堂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終身發(fā)展的負責任態(tài)度,因而應該成為初中歷史教師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