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福建省安溪一中)
高中生物差異教學中的分組策略與反思
劉瑩
(福建省安溪一中)
生物的差異教學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利于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潛力挖掘。對生物差異教學的分組策略進行研究,重點討論了有效分組的一些心得。
差異教學;合作學習;分組
目前,高中班級學生人數逐漸增多,學生個體差異也越發(fā)明顯,而我國國情決定需立足于集體教學。差異教學是目前操作性較強、較能發(fā)展學生綜合能力的改革嘗試之一。鑒于高中生物差異教學的實踐研究很少,我校借鑒國內外的經驗,緊扣本校實際,秉承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的原則,在2013級高一年段進行了分組差異教學研究。分組是差異教學成敗的起點,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較為合理地分組,分組中應注意什么問題?經過實踐檢驗,以下分組策略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傳統的按分數分組在實踐中效果并不理想,按學生興趣、性格分組也存在諸多問題。經過實踐論證,當結合成績、性格(多血型、膽汁型、黏液型和抑郁型)、興趣、性別以及學生平時的表現等綜合信息進行分組,能較好并持久地提升學生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潛力。作為縣中學,雖拔尖生源不多,但生源整體素質較好,學困生較少,平行班人數54人左右。我們通常分為9組,4~6人/組,分組原則是“組間異質、組內異質”,組間異質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分層,組內異質又能促進學生的互補。我們先按生物基礎考評為第一依據,然后在各分數段再考慮性格、興趣等因素,具體為2個A組(基礎組),4個B組(發(fā)展組),2個C組(沖刺組),1個D組(尖兵組)。初始分組的時候,部分班級出現了A組的學生積極性受到打擊,這也在預料之中。當我們多次鼓勵學生勇于正確認知自我、超越自我,也有機會提升到更高層次的組的時候,當踐行差異教學的班級學生的學習熱情、成績逐漸拉開傳統教學對照班級的時候,學生對分組的滿意率從73.4%提高到96.5%。
《孫子兵法》曰:“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斗眾如斗寡,形名是也?!睂O子指揮人數眾多的大軍,也如同管理和指揮人數少的部隊一樣容易,秘訣在于有明確的組織編制。小組成員要明確分工、精誠合作,逐漸發(fā)展成一個秩序優(yōu)良的集體。組員及職責分配為:(1)小組長:領取和分配小組任務,引領有效討論,維持小組紀律;(2)中心發(fā)言人:匯報、展示小組活動的成果;(3)資料員:查找、收集、分享資料;(4)教練員:充當“老師”角色,負責小組專業(yè)問題的解答;(5)記錄員:收集作業(yè),檢查并反饋小組共同的問題、有價值的疑問;(6)觀察者:積極參與,在團隊幫助下加速成長。
課題開展期間,我們嘗試使用5種座位排布,4~6人/組,并對任課老師、學生等進行滿意度調查,發(fā)現了各自的優(yōu)缺點和適用性。
圖1對D組較為適用,該組學生自學能力較強,學習自覺,組員少,開展活動靈活,操作性強,進行差異教學時無需調整座位。圖2增加了組員人數,討論氛圍更濃厚,但因傳統排座,學生容易出現思維定勢,猶如座位排布無新意。圖3最有利于活動的展開,但在學生聽課、做筆記時較為不便,課題開展一段時間,發(fā)現了學生的斜視和頸椎損傷問題,所以較適用于動手實踐多、無需長時間觀察黑板的課時。圖4雖操作簡便,但未取得明顯效果。圖5多了一張“討論桌”(黑色方框表示),6位同學無活動時如圖就座,需討論時1號、2號同學只需反轉椅子圍繞“討論桌”即可,既不危害頸椎、腰椎、用眼健康,也能隨時進入活動模式,值得推廣。
無論哪種分組方式,都需一定的鼓勵機制,以刺激學生不斷完成自我超越。如我校常用的方式有:(1)定期召集小組長,推薦進步最大的可從A組提升到B組,依此類推;D組的同學如被認定為較差,則回歸到A組,形成比賽氛圍。(2)組內成員間的角色要輪換,進行換角度反思和交流,以不斷完善各角色的任務分配。(3)定期對小組長進行再培訓,如通過網絡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差異教學視頻,鼓勵學生參加校外專家的培訓課程,帶部分優(yōu)秀的小組長到相應的課改學校見習等。(4)根據課程內容需要,有時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分組,讓學生變換思維。
在差異教學嘗試中,我們可謂摸著石頭過河,理論應用于實踐中,再從實踐中總結有價值的經驗推廣提高。分組作為差異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可謂萬丈高樓的地基,我們期待進一步的研究成果。通過對我校2015屆畢業(yè)生高考生物成績和滿意度調查,還有2016屆大批學生在省生物學聯賽中獲得一等獎,其中林秋全、王志林同學進入省隊參加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獲得國家金牌并保送清華,陳建輝獲得國家銅牌保送北大等佳績,給我們深入課題研究增添了巨大動力。
[1]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彭曉春.差異+合作教學模式研究探索:以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為例[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274-275.
注:本文為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第二批)規(guī)劃立項研究課題。
·編輯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