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宋代節(jié)日詩的游戲精神與諧趣書寫

      2015-09-29 07:11:27李懿
      文藝評論 2015年4期
      關鍵詞:詩人兒童游戲

      李懿

      宋代節(jié)日詩的游戲精神與諧趣書寫

      李懿

      節(jié)日、游戲和詩歌在本質上有著內在的相通性,節(jié)日體系在宋代的定型促使節(jié)俗活動日漸繁盛,宋代詩人敏銳地捕捉到節(jié)慶中的游戲因子,以在場者的心態(tài)對意趣橫生的節(jié)物、節(jié)俗和節(jié)日傳說進行細筆書寫,真實地再現了宋人節(jié)慶生活的原生態(tài)風貌,尤其從獨特視角描摹了節(jié)日中的兒童習俗和游戲,并采用俳諧、樂府等有意味的詩體形式和清新鮮活、富于口語化的語言記錄下這些幽默風趣的節(jié)日場景。這些詩作不僅豐富和擴大了宋詩創(chuàng)作的題材和表現日常生活的范疇,顯示出宋詩以文為戲的時代特色,進而體現出節(jié)日民俗與文學創(chuàng)作之間的相互影響與滲透,具有較高的詩學價值和文化意蘊。

      作為人類社會特殊現象的游戲是連接節(jié)日和詩歌的關鍵觸媒。首先節(jié)日和游戲在本質上相通。節(jié)日和游戲皆有別于日常,二者都使人打斷普通的循環(huán)時間感受,從平淡的日常時間中疏離出來獲得內心的快樂?!坝螒蛱幪幈憩F出一種明顯確定的行動質量,從而有別于‘平常’生活”①,“兩者都宣告平常生活的停止;兩者都有歡樂愉悅支配”②。其次節(jié)日和游戲都在特定的時空進行,節(jié)日包含游戲,游戲寓于節(jié)日,伽達默爾說:“節(jié)日是一種自由的、不以概念為目的的游戲?!雹酃?jié)日和游戲相關聯,源于游戲本身所蘊含的三個主要特征,“第一項主要特征:它是自主的[free],實際上是自由的[freedom]。突出游戲是“不嚴肅的東西”,第二個特征與此密切相觀,即游戲不是“平常的”或“真實的”生活。毋寧說它走出“真實”生活而進入一個暫時的別具一格的活動領域。第三個特征:游戲的發(fā)生地點和時間都有別于“平?!鄙睿母綦x性,它的有限性,它在特定范圍的時空中“演出”,它包含它自身的過程和意味?!雹?/p>

      游戲和詩在本質上也相通。一是創(chuàng)作本源,詩都產生于“神圣的崇拜游戲、宮廷的節(jié)日游戲、競爭的軍事游戲、好爭辯的吹牛游戲、嘲笑與辱罵、機智與敏捷的巧妙游戲”⑤,“我們所言的詩的創(chuàng)造性功能植根于一種甚至比文化本身更為原初的功能中,它便是游戲”⑥。二是詩在本質上即是游戲,詩歌創(chuàng)作本身就是啟迪心智、輕松娛情的“游戲”之舉:“詩,在其原始的文化生成習性上,毫無疑問源于游戲并生成為游戲——神圣的游戲;然而,甚至在其神圣性上,它也總是接近無拘無束、愉悅和歡鬧?!雹呷窃姼柙诰唧w創(chuàng)作方法上和游戲共通。詩歌常常使用滑稽、打趣、俳諧、喜劇、笑、愚駑等藝術手法來表現日?;纳钋榫?,它們都體現著游戲的特征,“Poiesis[詩],實際上就是一種游戲功用。它在心智的游戲場、在心智為了詩所創(chuàng)造的自身世界中展開。在那里事物具有一副迥異的面貌,它們披戴著“普通生活”的裝束,并受到不同于邏輯因果律的關系的約束。如果嚴肅的陳述可以定義為清醒生活中產生的陳述,那么詩就永遠不會提升到嚴肅性的層面?!雹?/p>

      游戲是聯系節(jié)日和詩歌的媒介,宋代詩人常用打趣的語言和文學形式來表現好玩的節(jié)日民俗和傳達節(jié)日中產生的游戲觀感。“美和審美在對象和主體兩方面的共同特點,這個共同特點便是積淀:內容積淀為形式,想象、觀念積淀為感受?!雹嵊螒蚓袷撬未?jié)日詩最顯著的特征之一,“以文為戲”成為節(jié)日諧趣書寫的重要途徑之一。

      “詩有諧趣,必意味著游戲為詩。而說到以詩為戲,則正是宋詩的特點之一。”⑩宋代詩人以極具游戲意味的詩性語言描摹節(jié)慶的歡快場景,這些詩作在審美內涵和藝術表現等方面皆呈現出和前代截然不同的風貌。

      (一)從創(chuàng)作心態(tài)來看,宋代詩人多以節(jié)日游戲在場者的身份來觀察或親身經歷其過程,再將諸體驗付諸文字,故其詩更能再現當時活潑的節(jié)日畫面。楊萬里《上元夜。里俗:粉米為繭絲,書吉語置其中,以占一歲之福禍,謂之繭卜。因戲作長句》:“去年上元客三衢,沖雨看燈強作娛。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無燈惟有雨。隔溪叢祠稍簫鼓,不知還有游人否?兒女炊玉作繭絲,中藏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先生平生笑兒癡,逢場亦復作兒嬉。不愿著腳金華殿,不愿增巢上林苑。只哦少陵七字詩,但得長年飽吃飯。心知繭卜未必然,醉中得卜喜欲癲?!?詩歌描寫詩人家鄉(xiāng)江西吉水地區(qū)元夕特有的“繭卜”民俗,繭絲是以米、麥粉摶制的面繭,古代正月十五日夜摶米、麥粉若繭狀,書事置于其中,以占一年之事。楊萬里《姑蘇館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觀燈之集》也提到“粉繭鄉(xiāng)風憶故園”。其小注云:“廬陵之俗,元夕粉米為繭,中藏吉語,剝之以占一歲蠶事。”?詩人細述小兒女的祈愿過程后很有意思地說“心知繭卜未必然”,一邊“笑兒癡”,一邊“逢場亦復作兒嬉”,然“醉中得卜喜欲癲”一句卻畫龍點睛地摹寫出詩人占得吉卜歡喜欲狂的神態(tài)。詩人的這種心態(tài)和其它詩人對俗信占卜不屑一顧的態(tài)度差別很大,從描摹兒女之神情再到抒寫自己的內心活動,他都以一個“在場者”的姿態(tài)和家人一起進行繭卜占驗,并將愉悅的體悟行諸歌詠。

      (二)宋人節(jié)日詩諧趣化最突出的表現是,用幽默風趣的筆調直接刻畫了頗有意味的節(jié)俗節(jié)物,表現出發(fā)人逗樂的節(jié)慶圖景和節(jié)日之際詩人獨特奇妙的體悟。元宵觀燈是宋代最熱鬧的節(jié)日活動之一,宋代女性大多盛裝出游。何應龍《元夕戲題》曰:“從教香月轉亭西,貪看燈球忘卻歸。挨得玉梅零落盡,蛾兒猶傍鬢邊飛?!?“玉梅”、“蛾兒”本為其典型發(fā)飾,詩人為了凸顯女子元夕賞燈樂而忘返生動情景,故以“蛾兒猶傍鬢邊飛”形象描摹出“玉梅”散落只有“蛾兒”在鬢、女子玩樂至極而不顧發(fā)飾幾盡零落,詩句充滿著戲笑的興味。

      堆塑雪獅、裝點雪燈是宋代社會歲末的傳統習俗?!段淞峙f事·賞雪》載:“禁中賞雪多御明遠樓。后苑進大小雪獅兒,并以金鈴彩縷為飾,且作雪花、雪燈、雪山之類,及滴酥為花及諸事件,并以金盆盛進,以供賞玩?!?張耒《戲作雪獅絕句》曰:“六出裝來百獸王,日頭出后便郎當。爭眉霍眼人誰怕,想你應無熟肺腸。”?全詩并未著意于細描雪獅子的外形或如何塑造的過程,而是抓住節(jié)物日出消融的特質,栩栩道出雪獅雖有爭眉之態(tài)卻空有其表的事實,語近調侃,讀之令人解頤。又如顏度《冬至》:“至節(jié)家家講物儀,迎來送去費心機。腳錢盡處渾閑事,原物多時卻再歸?!?宋人視冬至如年節(jié),這天彼此慰問祝賀。“自寒食至冬至,久無節(jié)日,故民間多相問遺。至除歲,或財力不及,不復講此俗。諺有‘肥冬瘦年’之語,蓋謂冬至節(jié)多饋遺,除夜則不然也?!?周遵道《豹隱紀談》:“吳門風俗多重至節(jié),謂曰肥冬瘦年,互送節(jié)物?!?此詩用詼諧的語言勾畫了宋人冬至節(jié)互贈節(jié)物,而禮物在頻頻傳遞過程中回到本家的有趣現象。

      宋代詩人亦常常以戲筆圍繞傳統節(jié)日傳說而發(fā)論。七夕節(jié)歷史悠久,有關七夕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比比皆是,因而詩人最喜就七夕抒發(fā)感慨。按《風土記》、《淮南子》、《歲時雜記》所載,相傳七夕夜烏鵲填河成橋以渡牛女。韓駒《世謂七夕后雨為洗車雨。又七夕后,鵲頂毛落俗謂架橋致然,戲作二絕》其二:“上界鸞驂鳳駕多,不消野翮強填河??蓱z無數顛毛落,只得云軿一再過?!?前兩句謂天上鸞鳳眾多自可駕車,無須不起眼的烏鵲強來填河。后二句宕開一筆,戲謔烏鵲頂毛盡落以架橋。乞巧是七夕的典型節(jié)俗之一,民間對此俗甚是推崇。朱淑真《七夕》:“拜月亭前梧葉稀,穿針樓上覺秋遲。天孫正好貪歡笑,那得工夫賜巧絲?!?此詩用逗笑的口吻說織女亦忙著玩耍,沒有時間恩賜下民,詩人以游戲精神對傳統節(jié)俗內容進行了藝術層面的改造。

      鄭剛中《建炎丁未,自中夏徂秋不雨,七夕日戲成一詩,簡牛郎織女云》曰:“今夕知何夕,織女逢牽牛。云軿擁高漢,仙事傳風流。人間適焦窘,龜兆生田疇。當時大軍后,皆抱糠籺憂。我勸二星者,鵲橋無謾游。曷不攀天河,駕浪鞭龍頭。共化油然云,白雨淋九州島。無庸事機巧,下副兒女求。良宵幸款曲,愿爾深自謀。無令一年中,虛煩天地秋?!?宋代七夕詩詠牛女相會情事者頗多,而此詩一反俗調,借牛女鵲橋漫游神話澆胸中之塊壘,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將浪漫的男女相思際遇轉向現實祈雨之事。衛(wèi)宗武《星節(jié)前戲成》:“依稀橋鵲布銀潢,又見天孫作婦忙。已向煙蘿深遁跡,不煩云錦粲成章。追思高會飲傳燭,徒得清眠夢熟粱。卻喜連朝天沛澤,應為月姊釀秋芳?!?星節(jié)即七夕節(jié),最后二句將普降甘霖比作月中仙子釀造菊花酒,想象奇特,甚為機巧。

      (三)宋人節(jié)日詩的諧趣書寫還鮮明地體現在描摹節(jié)日中的兒童習俗和游戲?!白钣袃和攸c的是寫兒童游戲的詩。愛玩是兒童的天性。”?“小兒逢節(jié)喜欲舞”(蘇轍《冬至日作》)?、“兒童趁節(jié)歡如沸”(黎廷瑞《里中社》)?是兒童過節(jié)的常態(tài),從元日到除夜隨處可見兒童忙碌的身影。因此對兒童游戲性節(jié)俗的關注成為宋人描摹節(jié)慶的一大特色。

      元夕踏歌擊鼓和“照田蠶”是趣味十足的兒童節(jié)日民俗。趙文《聽兒童歌船作竹枝助之》云:“田舍兒童走似麞,踏歌椎鼓斗顛狂。元宵乞汝閑幾日,元宵過后種田忙?!?全詩以竹枝詞的文體風格進行寫作,“走似麞”、“斗顛狂”形容村童忘乎所以的玩樂之舉,“元宵乞汝閑幾日,元宵過后種田忙”,更以口語化的表達暗示了村童如癡如狂的過節(jié)狀態(tài)。趙蕃《上元口號呈莫令三首》其一云:“令君憂樂與民同,燈火隨時祝歲豐。我亦頗懷歸去樂,田蠶處處逐兒童。”?詩中“照田蠶”在上元舉行,其時間與范成大《臘月村田樂府十首·照田蠶行》所言臘月二十五日夜晚略有小異。范詩中只字未提到兒童,而此詩中隨處追逐的兒童卻是“照田蠶”的主要參與者。一直到清代,農村仍盛行此風,此俗成為兒童誦唱的風謠。清佚名《童謠》云:“燈籠亮,火把紅。正月十五炸麻蟲。場頭田邊都炸到,炸得害蟲影無蹤?!?以兒童天真活潑的口吻將“炸麻蟲”這一農事禳災活動清晰呈現。

      楊萬里《觀小兒戲打春牛》、張镃《壬寅立春》其二專門描寫兒童立春戲打、戲觀春牛。楊詩曰:“小兒著鞭鞭土牛,學翁打春先打頭。黃牛黃蹄白雙角,牧童綠蓑笠青箬。今年土脈應雨膏,去年不似今年樂。兒聞年登喜不饑,牛聞年登愁不肥。麥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復珠盈斗。大田耕盡卻耕山,黃牛從此何時閑。”?宋時官府行打春之儀多由成人執(zhí)行,楊萬里詩描寫的是別致的兒童打春之戲。詩題“戲打”二字盡現游戲意味。年幼小童手執(zhí)春鞭模仿長輩率先擊打土牛頭的模樣,“綠蓑笠青箬”生動點畫兒童衣著,“兒聞年登喜不饑,牛聞年登愁不肥”,表現兒童面對豐收的欣喜之情,全詩描摹兒童頑皮情態(tài)同時表達農事豐稔的喜悅?!罢\齋體的偉大,在于充溢其間的童心、童趣。過去對這一點論述得似乎還不夠充分,還沒有哪一位古代詩人像楊萬里那樣,寫出過那么多的生氣勃勃的兒童形象,保存那么多率真活潑的生活氣息?!?

      宋代七夕是兒童的盛會,吳中地區(qū)將此節(jié)稱作“小兒節(jié)”。李復《七夕和韻》:“兒童不眠看星會,白光奕奕搖飛旆。整衣低首祝深心,未祝焚香先再拜?!?李詩寫兒童不眠觀星之事,貼切地點畫其祭拜時天真執(zhí)著的心態(tài)?!稓q時雜記》云:“七夕京師諸小兒,各置筆硯紙墨于牽牛位前,書曰“某乞聰明”,諸女子致針線箱笥于織女位前,書曰‘某乞巧’。”?李詩中的兒童基于這種心理而祈愿,其迫不及待虔誠禮拜的樣子令人忍俊不禁。

      范成大《賣癡呆詞》描寫兒童售賣癡呆的情形,賣呆即賣懵懂,呆意與懵懂相近,懵懂意謂糊涂、迷糊。此俗流行于宋,多兒輩為之,一般在除夜或元日進行。詩云:“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買。二物于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余。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捓揄。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云:“翁買不須錢,奉賒癡呆千百年!”?《臘月村田樂府十首·序》:“分歲罷,小兒繞街呼叫云:‘賣汝癡!賣汝呆!’世傳吳人多呆,故兒輩諱之,欲賈其余,益可笑。”?詩人勾勒兒童除夜高調賣呆的過程,將其穿街走巷爭唱賣呆歌,出售不得,相逢大笑,揶揄之貌一一道出,老人問售價幾何,兒童趣答“翁買不須錢,奉賒癡呆千百年”,短短二句巧引兒童語,將全詩的喜樂意味推向極致。范成大站在兒童的立場敘述兒童自己的節(jié)俗,特別是用近乎兒童的口吻進行寫作,靈動地點染出兒童的稚氣。類似的描寫又如洪咨夔《除夜》:“市兒數十百,挾炬相追奔。爭唱賣呆歌,祈以昭易惛。我呆大如屋,幾臘擁敗垣。群雛勸我賣,急售價莫論。弄巧或成拙,太清不如渾。老鐵無孔錘,甘守鈍性根?!?此詩前四句寫出數百群兒持燭追奔、爭先唱歌賣呆的情景,此詩兒童不但自己賣呆,且勸成人也加入此俗,“群雛勸我賣,急售價莫論”,將稚子了無心機、一心勸人售呆的神情語態(tài)真切地畫出。

      (四)“以文為戲”是宋代詩人節(jié)日詩創(chuàng)作的常用手法,意謂用嬉戲之筆表現令人捧腹的節(jié)日物事。趙翼《甌北詩話》卷五:“蓋文人之心,無所不至,亦游戲之一端也。”?錢鐘書亦云:“涉筆成趣,以文為戲,詞人之所慣為。”?由于“文體是文學作品最直觀的形式”,故節(jié)日詩常常采用俳諧、樂府等詩體來增強詩歌的游戲意味,因為“有意味的形式引起審美情感,而審美情感又來源于有意味的形式”?。

      《說文解字》卷八上曰:“俳,戲也。從人,非聲?!?《文心雕龍·諧隱》:“諧之言皆也。辭淺會俗,皆悅笑也?!?俳諧體即文學作品中內容詼諧的游戲之作,“俳諧體謂謔語也”?。唐人稱俳諧體為打油體或覆窠體,皆指淺俗之詞。俳諧講求詞句通俗詼諧、不拘于平仄韻律,和古詩、律詩、絕句等正統詩體在用語、格調上大有不同,因此受到傳統文學理論家的質疑:“調笑叉語,似謔似讖,滑稽皆為詩贅,偏入嘲詠,時或有之,豈足為文章乎?”?“雖含諷諭,實則詼諧,蓋皆以文為滑稽爾,不足取也”?。盡管如此,俳諧體仍以其別致的語言風格和表述方式而自成一體。

      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jié)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是用俳諧筆法記錄上元節(jié)俗的代表作。明代屈翀霄仿范成大作《丙午新春和宋人范至能紀吳下上元節(jié)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此詩收入《舂音集》卷七。宋代上元節(jié)的“狂歡性”大大消解了官方莊重嚴肅的色彩,而“狂歡化的淵源,就是狂歡節(jié)本身。此外,狂歡化有構筑體裁的作用,亦即不僅決定著作品的內容,還決定著作品的體裁基礎”??!渡显o吳中節(jié)物俳諧體三十二韻》體現了俳諧體“同狂歡節(jié)民間文藝有著深刻的聯系,它們或多或少都浸透著狂歡節(jié)所特有的那種對世界的感覺。其中有些就是狂歡節(jié)口頭民間文學體裁的翻版”?。此詩可視作一篇押韻的“吳中節(jié)日志”,所記物事大多為現實場景,用語近似吳中口語,體現宋詩“以俗為雅”的特色。全篇重在勾繪街上的燈市、社舞傀儡表演、飲食、各種占卜等幾方面,從“篔筜仙子洞”至“轉影騎縱橫”分別細繪荷花燈、星燈、犬燈、鹿燈、水晶燈、萬眼羅、梔子燈、葡萄燈等各式燈樣,宋代江南經濟的蓬勃發(fā)展使人們有能力在花燈品種上不斷翻新,使節(jié)物日益趨向藝術化、精致化。詩歌寫到質樸滑稽的民間鼓樂、栩栩如生的陸地旱船戲和水中傀儡戲、眾人爭道圍觀樂棚之景,還論及寶糖、烏膩、圓子等節(jié)食和末俗以帚、箕、針、葦占卜吉兇休咎之事。范成大用全景式的鏡頭宏觀呈現吳地元夕節(jié)的景況,能證補民俗史之不足,凸顯了游離于傳統文體之外以戲樂為主的文學取向,這種言辭詼諧的紀俗長詩在前代節(jié)日詩中極其少見,在宋詩史上亦甚為獨出。

      又如方回《久苦春寒三月三日戲作俳體》:“似惜殘紅未放稀,佳人怯試薄羅衣。桃花水漲冰猶凝,燕子泥融雪更飛。老去尋芳元自懶,病來吹霎不如歸。常嫌禊帖書清朗,爾許奇寒可浴沂。”?俳體指俳諧體。此詩所言禊帖即《蘭亭序》帖的別稱?!霸∫省敝^在沂水洗澡,語出《論語·先進》,后世多用“浴沂”比喻寧靜淡泊的高尚情操。方詩前六句描繪春天久寒之苦,最后兩句別出機杼借王羲之上巳節(jié)所作《蘭亭集序》中的語句和浴沂的典故來表達自己對長久春寒的解嘲。《蘭亭集序》描寫會稽上巳天氣清和、和風習習,毫無春寒料峭之征候,此處詩人以插科打諢的口氣謂褉帖所書不實,如此寒冷天氣怎可在沂水中洗澡呢,用游戲之筆表達對于苦寒天氣的嘲解。

      以樂府形式表現趣味性節(jié)俗的詩歌是范成大《臘月村田樂府十首》。黃侃《詩品講疏》說:“凡非大禮所用者,皆俳諧倡樂,此中兼有樂府所載歌謠?!?這組詩歌專記石湖農村歲末鄉(xiāng)俗,其語言通俗明快、平易淺白,詩歌不僅清晰表現農家的生活情景,且將農家的節(jié)俗心理如祭灶、分食口數粥、照田蠶、分歲、打灰堆時的祈祝禳災心愿,用符合農人性格的日常語言,展示出迥異于官方歲末節(jié)俗的生存狀態(tài)和極富諧趣的草根文化精神?!稛羰行小方Y尾二句“儂家亦幸荒田少,始覺城中燈市好”?,乃直接擬作農家口語。又范成大在《祭灶詞》中預想農家送灶君時說的話:“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云,乞取利市歸來分!”?諸詩摹田家祭灶日常語,瑯瑯上口,富有生活氣息。

      除俳諧體、樂府以外宋代詩人還通過戲作來傳達自我節(jié)日觀感。古代社會有重陽賞菊的固定習俗,重陽節(jié)這天詩人大都會創(chuàng)作和菊花有關的作品。強至《純甫以予去歲九日赴東陽今年復趨府作菊花問答見遺因以戲答》其一曰:“問籬菊,何事秋香欠春馥。淵明歲歲走征途,冷落重陽誰采劚?!?其二曰:“籬菊答,自古人生有離合。不得淵明泛玉觴,還有子真攜酒榼。”按《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漢代褒中人鄭樸居谷口,世號谷口子真,修道守默,漢成帝時大將軍王鳳禮聘之,不應,耕于巖石之下,名動京師。強至二詩突破以往直接描摹菊花的寫物方式,將籬菊擬人化,以設為問答的新穎形式表達人生無常當隨緣自適的灑脫情懷。

      韓經太曾說:“宋詩之有諧體,恰說明宋人的時代性格有詼諧的一面,而宋人之詼諧與宋詩之諧趣的關系,是互為因果的?!彼稳藢τ诳鞓飞畹淖非蠹捌浜醚胖o的文化性格,通過節(jié)日與詩歌的相互作用得以最充分的體現。游戲是貫通節(jié)日和詩歌的重要觸媒,宋代詩人敏銳地捕捉到節(jié)慶中的游戲因子,以在場者的心態(tài)“以文為戲”,將節(jié)日趣事和觀感用俳諧、樂府等有意味的詩歌形式表現出來,真實地再現了宋人節(jié)慶生活的原生態(tài)風貌,尤其從新異視角描摹了節(jié)日中的兒童習俗和游戲,這種諧趣化的書寫使宋代節(jié)日詩明顯區(qū)別于前代同類詩作。這些詩作不僅豐富和擴大了宋詩創(chuàng)作的題材和表現日常生活的范疇,顯示出宋詩以文為戲的時代特色,進而體現出節(jié)日民俗與文學創(chuàng)作之間的相互影響與滲透,具有較高的詩學價值和文化意蘊。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100084)】

      ①④⑤⑥⑦⑧[荷蘭]約翰·赫伊津哈《游戲的人》,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4、9-11、142、146、134、131頁。

      ②③[德]伽達默爾《美的現實性——作為游戲、象征、節(jié)日的藝術》,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版,第24、47頁。

      ⑨?李澤厚《美學三書·美的歷程》,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4頁。

      ???楊萬里《楊萬里集箋校》,辛更儒箋校,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67、1492、619頁。

      ?周密《武林舊事》,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93頁。

      ?金盈之《新編醉翁談錄》,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頁。

      ?陶宗儀《說郛》(第2冊),中國書店1986年版,第18頁。

      ?高帆《中國古代兒童詩淺探》,《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

      ?孫民選注《古代風俗詩畫》,王弘力插圖,遼寧美術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頁。

      ?黎烈南《童心與誠齋體》,《文學遺產》,2000年第5期。

      ?陳元靚《歲時廣記》,《續(xù)修四庫全書》(第885冊),《續(xù)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版,第361頁。

      ????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13、409、410、411頁。

      ?趙翼《甌北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第61頁。

      ?錢鐘書《管錐編》(第二冊),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459頁。

      ?許慎《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80頁。

      ?劉勰《文心雕龍注》,范文瀾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270頁。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羅根澤校點,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162頁。

      ?[日]弘法大師《文鏡秘府論校注》,王利器校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319頁。

      ??巴赫金《巴赫金詩學》(第六卷),白春仁譯,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173、141頁。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7頁。

      猜你喜歡
      詩人兒童游戲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飛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戲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小學科學(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宜昌市| 新源县| 东海县| 三门县| 南漳县| 南华县| 镇坪县| 奈曼旗| 武安市| 汾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开阳县| 贞丰县| 日土县| 恭城| 合水县| 饶平县| 吉安县| 句容市| 杭锦旗| 吴堡县| 内乡县| 仪征市| 高平市| 弥渡县| 外汇| 武定县| 乌拉特后旗| 桦川县| 香港 | 黄石市| 玉树县| 陆丰市| 阳春市| 叶城县| 织金县| 旺苍县| 鹤峰县| 二连浩特市| 云龙县|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