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評論
- “性情說”與“原心說”的并立
——論龔鼎孳詩文觀的理論張力 - 西魏、北周洛陽文學在關中地區(qū)的傳播及影響
- 佛學理趣與南朝文章
- 南宋方志與地域總集編纂關系論
——以李兼臺州、宣城地域文化建樹為中心 - 小說經(jīng)典形成、擴容與明清小說的文學經(jīng)典性
- 馮夢龍“情教”思想與“三言”編撰
- 鐘伯敬本《水滸傳》批語略論
- 士大夫對淑世責任的自覺承擔
——晚清文言小說《啖影集》創(chuàng)作意識論 - 中國緣事詩評考辨
- 論唐代音樂詩對音樂的表現(xiàn)
- 宋代節(jié)日詩的游戲精神與諧趣書寫
- 漢詩在明代“古體宗漢魏”地位的確立
- 中國古代的酒歌略論
- “敦煌曲子詞”文學性質探析
- 宋詞創(chuàng)作中的地理記憶及呈現(xiàn)
——以襄陽地區(qū)為考察對象 - 蘇軾諧趣詞對辛棄疾詞的影響
- 雍容婉諧的《醉蓬萊》詞調
- 走出“蠻荒”的陰影:唐代科舉與閩地文士的文化認同
- 從《世說新語》看玄學對晉人淡美趣尚之影響
- 劉壎對江西詩學精神的繼承與提升
- 孔子定《禮》考論
- 明代武當山志載錄藝文考論
- 近三十年《國語》與史官文化研究綜述
- 憂國憂民:晚唐道家與道教學者的悲憫情懷
- 漢代災異話語與刑罰實踐
- 論李淳風《乙巳占》的氣象學貢獻及其意義
- 德國哲人與“四書”(1700-1950)
- 唐詩格成因探微
- 陸游詩中的“書生”形象與心態(tài)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