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壎對江西詩學精神的繼承與提升

      2015-09-29 07:11:27崔花艷
      文藝評論 2015年4期
      關(guān)鍵詞:詩論詩派宋詩

      崔花艷

      劉壎對江西詩學精神的繼承與提升

      崔花艷

      劉壎,字起潛,號水村,江西南豐人,宋元之際的詩論家。劉壎學問廣博、著述頗豐,現(xiàn)存有筆記《隱居通議》、文集《水云村稿》和詩集《水云村吟稿》等?!峨[居通議》三十一卷,有論詩文字七卷,是重要的詩學文獻,但其詩論價值至今未被研究者所認識。在這部筆記體著作中,劉壎不僅通過個人的品評,還通過摘錄他人的論詩文獻,來表現(xiàn)自己的詩學觀。元初詩學是在對宋季文風批判和反思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在宋代,以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學習杜詩的創(chuàng)作方法,為詩人提供了通過學習和借鑒前人而作詩的創(chuàng)作路徑。但南宋末江西詩派末流“左規(guī)右矩,不遺余力”①而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頗受人詬病。作為宋元之際的江西文人,劉壎始終以江西文脈為榮,對江西詩派非常推崇。江西詩派主張學杜、注重詩歌創(chuàng)作的聲律、句法,重學問、多用典等詩法精神在劉壎的詩論中皆有體現(xiàn)。同時,劉壎又看到江西詩學的弊端,他的詩論主張也體現(xiàn)出對江西詩學精神的進一步提升。

      一、學杜問題上的肯定與超越

      江西詩派的創(chuàng)立者黃庭堅推尊杜甫詩歌,并大張旗鼓地以學杜相號召。但其他江西詩派詩人如韓駒、饒節(jié)、謝逸等則主要只是受到黃、陳詩歌的影響,視野比較狹窄。正如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所說:“近時學詩者率宗江西,然殊不知江西亦學少陵者也。故陳無己曰:‘豫章之學博矣,而得法于少陵,故其詩近之?!裆倭曛姡笊倌瓴粡瓦^目,抑亦失江西之意乎!”②宋末元初的方回發(fā)展江西詩派詩論,重振江西詩派旗鼓,將杜甫推為江西詩派詩法淵源之祖。他在《瀛奎律髓》中說:“惟山谷法老杜,后山棄其舊而學焉,遂名黃、陳,號‘江西派’,非自為一家也,老杜實初祖也?!雹叟c江西學杜之詩法精神一脈相承,劉壎論詩也推尊杜甫,主張學習杜詩句法,并對江西詩派代表人物黃庭堅、陳師道二人的學杜成就予以肯定。但與江西詩派學杜注重杜甫詩法不同,他更關(guān)注杜詩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精神。

      劉壎詩論對杜甫推崇備至,這從他所摘錄的前人詩論中可以看出。如宋人許尹的《黃陳詩集注序》對于魏晉至唐代的詩歌名家都一一褒貶,而獨推杜詩:“惟杜少陵之詩,出入古今,衣被天下,藹然有忠義之氣。后之作者,未有加焉?!雹堋峨[居通議》摘錄其文并大加贊許,稱其評論“深合繩尺”“彌不的確”⑤。其所收錄的曾原一《蒼山序唐絕句》,在歷論唐宋詩詞名家之后亦推尊杜甫:“老杜鈞樂天籟,不可與諸子并?!雹夼c宋代江西詩派相比,作為宋元之際的詩論家,劉壎還比較注重從唐宋詩淵源上肯定杜詩的地位。如其所錄傅自得《四詩類苑序》說:“宋朝之詩,金陵、坡、谷三大家,或以其精,或以其博,或以其雅,體雖不同,而氣壯語渾,同出于杜,此則詩之正派也。”⑦認為宋代的代表詩人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的詩歌風格雖然有精、博、雅的區(qū)別,但都從杜甫而來。

      劉壎還對黃、陳二人學杜的成就予以肯定。《隱居通議》所錄許尹《黃陳詩集注序》稱黃庭堅、陳師道為宋之“以詩名世者”,稱“二公之詩皆本于老杜而不為者也?!雹鄤秾Υ嗽u論深表認同,認為此文“斷制古今詩體,深合繩尺?!邳S陳所學,又窺其奧,信名言矣?!雹峒凑J為黃陳所學,得杜詩精髓,但自有風格。劉壎在《隱居通議》卷六《李杜蘇黃》條也說:“少陵詩似《史記》,太白詩似《莊子》,不似而實似也;東坡詩似太白,黃陳詩似少陵,似而又不似也?!雹舛鸥υ娕c《史記》,李白詩與《莊子》的時代、文體雖然都相差甚遠,但杜詩的“詩史”精神有與《史記》相通處,太白詩與《莊子》的雄奇奔放的境界是相通的。東坡詩與太白詩雖都有仙氣,但太白是“仙而人者”的苦惱,東坡則是“人而仙者”的放達。?黃、陳詩雖都學杜詩,但各得其妙,自成風格。黃、陳二人作為江西詩派和宋詩風格的典型代表,都能學杜而不似杜,推陳出新,自成一家,而這也正是宋詩在唐詩之外能別有開辟的原因所在。

      江西詩派學杜,重在杜詩的章法、句法和聲律。劉壎也注重杜甫的句法,他在《隱居通議》中也摘錄了許多杜甫的五、七言律句,并稱“以上皆少陵句法,或以豪壯,或以巨麗,或以雅健,或以活動,或以重大,或以涵蓄,或以富艷,皆可為萬世格范者。今人讀杜詩,見汪洋浩博,茫無津涯,隨群尊慕而已。莫知其所從也,因摘數(shù)十聯(lián)表而出之。其他殆不勝書,姑舉其概,善學者固可觸類舉隅矣?!?可見劉壎摘錄杜甫詩句的目的是為學詩者學習杜詩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門徑。而他所摘錄的這些杜甫律句也鮮明地體現(xiàn)了杜詩的特點,如:“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的煉字之工;“哪知根無鬼神會,已覺氣與嵩華敵”“反思前夜風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的流水對,語意流轉(zhuǎn),自然而不板滯;“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的善于融化典實,而文從字順;“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fā)船何處郎”的拗字用法,氣勢頓挫而語句渾成。而這些詩句中所體現(xiàn)的“少陵句法”正是以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學杜的不宣之秘。

      劉壎所謂“少陵句法”,其句法概念決不僅僅指文字技巧法度,其所摘錄的杜甫詩句多體現(xiàn)詩人對家國天下的關(guān)注,對動亂不已的憂思。而這些內(nèi)容如何用詩的語言來表達,在劉壎看來,也屬于詩法。從詩歌風格來看,所舉例句多沉郁頓挫、慷慨悲歌,不僅對仗工穩(wěn),更以深厚的情感內(nèi)涵和思致力度取勝。與江西詩派學杜關(guān)注杜甫的律詩相比,劉壎還關(guān)注杜甫的古體詩。劉壎《隱居通議》的詩論中摘錄了很多杜甫古體詩的詩句,作者或予以稱贊,或摘句并加以評點。前者如《冬狩行》、《哀江頭》、《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遣興》,后者如《石龕》、《石壕吏》、《新婚別》、《大麥行》、《苦戰(zhàn)行》、《光祿阪行》。作者稱《石龕》“此體奇甚而有楚騷風味”?。評《新婚別》“沉郁頓挫、哀而不傷,發(fā)乎情、止乎禮義之言也”?。所選錄的杜甫古體詩,或表達對國家衰落的擔憂,如“朝廷雖無幽王禍,得不哀痛塵再蒙?!保ā抖餍小罚┗蚴菍?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的悲慨,如“大麥干枯小麥黃,婦女行泣夫走藏?!保ā洞篼溞小罚┗蚴莵y離奔走之感嘆,如“馬驚不憂深谷墜,草動只怕長弓射?!保ā豆獾撢嫘小罚o不沉郁悲歌,傷時憂國之情,溢于言外。

      從劉壎對杜甫名篇的選擇、摘錄和評點可以看出其詩論尊崇杜詩的特點。雖然劉壎論詩也推崇“少陵句法”,但相對于宋代江西詩派對杜甫詩法的青睞,他更注重的是杜詩的深刻思想內(nèi)容所引起的情感共鳴。

      二、句律鍛煉與自然風格的并重

      江西詩派注重詩歌聲律和句法的鍛煉。劉壎繼承了江西詩派的這一精神,但他還提倡詩歌風格的自然,以彌補江西詩派由于過度追求鍛煉之工導致的缺少詩味之弊,這也是對江西詩論的超越。

      自黃庭堅始,江西詩派便十分注重詩歌聲律和句法的鍛煉。黃庭堅推崇杜甫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杜詩“句律精深”?、“格律謹嚴”?。唐代詩人韓愈是以善用奇字險韻而著稱的,黃庭堅詩歌也有這種傾向。黃庭堅還效法杜甫用拗體寫律詩,大量創(chuàng)作拗體七律,形成了奇險峭拔的風格。這些都表現(xiàn)出黃庭堅對詩歌聲律的重視和利用詩歌聲律來塑造獨特詩風的努力。清人趙翼評說道:“自中唐以后,律詩盛行,競講聲病,故多音節(jié)和諧,風調(diào)圓美。杜牧之恐流于弱,特創(chuàng)豪宕波峭一派,以力矯其弊。山谷因之,務為峭拔,不肯隨俗為波靡,此其一生命意所在也?!?劉壎也比較重視詩歌的聲律,其論詩文字,多與律詩有關(guān)。他在《新編七言律詩序》中說:“夫律,圣人制作之初,測陰陽,定清濁,應高下,和神人,一累黍不中不曰律,詩亦如之。”?他將詩歌的律法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將詩律看作是與歷法、音律等一樣淵源久遠、不可變易、萬古長存的法則。在《隱居通議》卷八《山谷諸作》一條中錄南豐先達孫瑞論詩之語,表現(xiàn)出對于黃庭堅詩歌刻意求險韻之特征的推賞:

      此堂先生瑞,南豐先達名儒也。嘗謂余曰:“山谷作詩有押韻險處妙不可言,如東坡效庭堅體詩云:‘我詩如曹鄶,淺陋不成邦。公如大國楚,吞五湖三江。赤壁風月笛,玉堂云霧窗。句法提一律,堅城受我降。’只此一‘降’字,他人如何押到此?奇健之氣,拂拂意表?!?

      此處并非東坡效“黃庭堅體”詩,而是黃庭堅對于東坡所作的《送楊孟榮》詩的次韻詩。此詩語言詼諧機趣,設譬奇警,文氣拗折,善于融化典實,自出新意。與蘇詩一樣,押平聲韻部中含字最少的“江”韻,絕不旁入他韻。黃庭堅次韻此詩,“舉重若輕,次韻而如己出”?,“因難見巧,愈險愈奇”?,“奇健之氣,拂拂意表”彰顯了作者深厚的學術(shù)涵養(yǎng)和藝術(shù)功力,也體現(xiàn)了宋詩學的基本精神。

      與江西詩派注重詩歌律法相比,劉壎還注重詩歌的自然合律。這一點無疑也體現(xiàn)了對江西詩學精神的提升。如《隱居通議》卷六《桂舟評論》條摘錄諶祐詩論說:“嘗謂五十六字乃一篇有韻之文,分寸、節(jié)度有一字位置不安,即不純熟。此又陰有合五音六律,自然之妙也?!?就認為詩歌佳處就在于妙合音律。在《律選》中,他也說:“蓋必雄麗婉活、默合宮徵,始可言律,而又必以格律為主乃善,儻止以七字成句,兩句作對,便謂之詩,而重滯臃腫,不協(xié)格調(diào),恐于律法未合也?!?可見,在他看來,詩歌表面的“七字成句,兩句作對”而“重滯臃腫”還不能算合于律法,只有“雄麗婉活、默合宮徵”,既有晚唐的圓轉(zhuǎn)流麗之風,又合于自然之聲律,讀之自然流暢,方為好的律詩。

      重視句法也是江西詩派詩學精神之一。黃庭堅的詩歌創(chuàng)作便非常重視法度的謹嚴,注意篇章結(jié)構(gòu)的慘淡經(jīng)營和字句的精心鍛煉。他在《題意可詩后》中說:“寧律不協(xié),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句俗,此庾開府之所長也?!?雖然庾信詩歌的“不俗”、“不弱”并非刻意為之,但這卻是江西詩派注重字句鍛煉想要達到的境界。江西詩派的另一代表陳師道“運思欲幽,造語欲僻”?,還倡“寧拙毋巧,寧樸毋華,寧粗勿弱,寧僻勿俗”?之論,也表現(xiàn)出對詩歌句律鍛煉的重視。對此,劉壎予以肯定。他在《隱居通議》卷八《后山》條中說:“后山翁之詩,世或病其艱澀,然揫斂鍛煉之工,自不可及。”?并舉其《寄答王直方》、《示三子》、《觀兗國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寄黃充》、《別三子》中詩句稱:“凡此皆語短而意長,若他人必費盡多少言語摹寫。此獨簡潔峻峭,而悠然深味,不見其際,正得費長房縮地之法。雖尋丈之間,固自有萬里山河之勢也。凡人才思泛濫者,宜熟讀后山詩文以藥之,他如《妾薄命》、《贈二蘇公》諸篇,深婉奇健、妙合繩尺,又古今之絕唱?!?他對陳師道詩歌的“揫斂鍛煉之工”表示贊賞,認為陳詩可以醫(yī)學詩者“才思泛濫”之病。從重視句法的鍛煉出發(fā),劉壎還贊賞禁體詩的體物精切。禁體詩是在宋代興起的一種遵守特定禁例寫作的詩體,“以不露題字為工,以能融題意為妙”?他在《禁題絕句序》中說:“體物精切者,詩家一藝也。于是搜幽抉秘,窮極鍛煉,其天巧所到,精工敏妙,有令人賞好不倦者,真文人樂事也歟……”?他認為體物精切也是詩家一藝。如果作詩者能創(chuàng)作出巧奪天工、精工敏妙、讓人賞好不倦的詩歌,亦不失為文人樂事。

      詩歌創(chuàng)作如果過于追求鍛煉之工,則會使作品缺少詩味。有鑒于此,劉壎提倡詩歌風格的自然,以彌補江西詩派的這種流弊。他在《隱居通議》卷十八《經(jīng)文妙出自然》中說:“淵明所以獨步千古者,以其渾然天成,無斧鑿痕也。韋柳法陶,純是作為,故評者曰:陶彭澤如慶云在霄,舒卷自如?!?于此表現(xiàn)出他對陶詩渾然天成之美的推崇。他稱贊鄧月巢之詩說:“凡此皆寫當時之景而不待雕鐫,自然成韻?!?在評價唐人詩和與之內(nèi)容相近的劉攽、王安石、賀鑄三人之詩時,他也說:“四詩意雖相近,然論其自然,則荊公、貢父所作為勝?!?這都以是否自然作為評判詩歌高下的標準。劉壎的詩論既表現(xiàn)出對重聲律、重句法等江西詩學精神的推崇和繼承,又體現(xiàn)出對詩歌聲律之自然和自然風格的崇尚,而這無疑是對江西詩派為代表的宋人刻意為詩的一種修正。

      三、注重學問而不礙吟詠性情

      重學問也是江西詩學精神之一。但重學問追求過度又往往造成“以學問為詩”?,而性情都無的流弊。劉壎的詩論不僅重學識,同時又非常重視“吟詠性情”。

      江西詩派作詩重學問、多用典的傳統(tǒng)也肇端于黃庭堅。黃庭堅在《跋高子勉詩》中說:“高子勉作詩以杜子美為標準,用一事如軍中之令,置一字如關(guān)門之鍵,而充之以博學,行之以溫恭,天下士也。”?他稱贊高子勉以杜甫為法,使事用字,精準妥帖,強調(diào)學識的積累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作用。黃庭堅和陳師道的詩歌創(chuàng)作都有用典深密的特點。任淵稱黃、陳二人之詩“一字一句有歷古人六七作者。蓋其學該通乎儒釋老莊之奧,下至于醫(yī)卜百家之說,莫不盡摘其英華,以發(fā)之于詩?!?江西詩派其他詩人的創(chuàng)作也多以黃庭堅、陳師道為榜樣,風從響應,以至于“以學問為詩”,失卻了詩歌吟詠性情之本。劉壎詩論也非常重視創(chuàng)作主體學識的積累。他在《跋石洲詩卷》中說:“抑嘗聞之師曰:‘詩不易作,亦不可茍作?!耶斒剐刂杏袛?shù)百卷書,韻度不俗,乃可下筆。子歸,試取《六經(jīng)》、子、史精讀之,又取諸傳記、百家、雜說博讀之,又取《騷》、《選》、陶、韋、柳與李、杜,盛唐諸作熟讀之。山谷先生所謂用一事如軍中之令,置一字如關(guān)門之鍵,涵泳變化,優(yōu)孟似叔敖矣!”?劉壎認為作詩者須具有深厚的學養(yǎng),韻度不俗,方可作詩。在劉壎看來,提升個人涵養(yǎng)的途徑就是博覽群書,對經(jīng)、史、子、集廣泛涉獵,惟其如此,方能驅(qū)遣文字,游刃有余,使事用字,融洽無跡。他還對江西詩派的“無一字無來處”?、“奪胎換骨”?的詩學理論深表推崇。其《隱居通議》卷七《杜句皆有出處》條說:

      家藏小冊一本,字畫甚古,題曰《東坡老杜詩史事實略》。舉杜句有曰:“賤子請具陳。”引毛遂云:“公子試聽吳越之事,容賤子一一具陳,公子可行即行,可止則止。”杜句曰:“下筆如有神?!币偈妗洞鸩摺罚骸跋鹿P疑有神助。”杜句曰:“青冥卻垂翅?!币钏乖唬骸罢煞蛉缣峁P鼓吻,取富貴易若舉杯,何青冥之翮與鴳共垂翅乎?”杜句曰:“崆峒小麥熟,且愿休王師?!币涞塾懳髑?,耿遜諫曰:“今崆峒小麥方熟,陛下宜休王師?!比绱苏叻彩?,乃知杜句皆有根本,非自作語言也。山谷云:“杜詩、韓文無一字無來處,今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庇璩跷匆源苏f為然,今觀此集,則此言信矣!后世作詩者無根之言耳!?

      對于黃庭堅的“杜詩、韓文無一字無來處”之論,劉壎引用《東坡老杜詩史事實略》中對杜甫四句詩的史事考索為證,證明杜詩皆有出處,并批評后世作詩者讀書少、見識淺,所作詩歌多無根之言。對于黃庭堅提出的“奪胎換骨”詩法,他也表示嘆服。他說:“唐劉禹錫作《柳州文集序》云:‘韓退之曰:“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崔、蔡不足多也?!薄拗^崔瑗,蔡謂蔡邕。山谷詠張文潛詩亦用此意。有曰:‘晁張班馬乎,崔蔡不足云。’其善于奪胎換骨如此,而世或未之知也。”?劉禹錫《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中引韓愈之言以稱贊柳宗元文章的藝術(shù)成就,黃庭堅則以“奪胎換骨”的方法對韓愈之言進行點化,用以評價張耒詩歌。劉壎于此對黃庭堅點化前人文句的功夫深表嘆服。

      以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重學問、多用典,這的確為讀書人提供了一種便捷的作詩方法,但卻往往造成“以學問為詩”的弊端。南宋劉克莊在《韓隱君詩》中說:“古詩出于情性,發(fā)必善;今詩出于記問博而已?!?就對當時“以學問為詩”的詩壇風氣進行了批判。與此相比,劉壎非常重視“吟詠性情”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其《無名先生藏山詩稿序》稱無名先生道:“間為詩,詩不求甚工,亦不示人,顧時時不輟手,曰:‘詩以吟詠性情,非以求時人知也。’”?在《自志》中,他也認為詩歌在于:“寄吾興,陶吾情,奚用人知?”?這是說,詩歌的作用只是用來陶冶自己的性情,抒發(fā)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并不是要求知于人。他在《雪崖吟稿序》中記載自己曾與好友易仲信論詩:“予為言杜、黃音響,又為言陶、柳風味,又為溯《江沱》、《汝墳》之舊,《生民》、《瓜瓞》之遺,又為極論天地根源,生人性情。語未竟,君嘆曰‘旨哉!’”?在他看來,杜甫、黃庭堅的詩極見格律鍛煉之工,但杜詩“終欠風韻”?,黃詩“雅多而風少”?。因此,在“杜、黃音響”之外,他還強調(diào)“陶、柳風味”,并由此上溯至《三百篇》,最終以“天地根源”、“生人性情”為旨歸。他雖然推崇黃庭堅,但反對江西詩派執(zhí)守杜、黃之皮相。江西詩派以“杜、黃音響”為學詩的標的,他則認為這僅僅是學詩的起點,學詩的旨歸應在于“天地根源、生人性情”。這些都體現(xiàn)出對江西詩派詩學精神的繼承和提升。

      四、余論

      作為宋元之際的江西詩論家,劉壎推崇江西詩派。他既看到江西詩學的價值,又看到江西詩派的弊端,他的詩論中體現(xiàn)出對江西詩學精神的繼承和提升。與此相類,劉壎對于承載江西詩學精神的宋詩也有客觀的認識。南宋嚴羽批評宋人“以議論為詩”?,劉壎對宋詩此弊也有深刻的認識。其《隱居通議》卷十《后村論詩有理》錄劉克莊《序竹溪林公希逸詩》:“入宋則文人多詩人少,三百年間,雖人各有集,集各有詩,詩各自為體,或尚理致,或負材力,或逞辨博,少者千篇,多至萬首。要皆經(jīng)義策論之有韻者爾,非詩也?!?他對劉克莊之論深表贊同,認為“后村‘經(jīng)義策論之有韻者’一句最道著宋詩之病”?。由此可見,他對宋詩因議論過多而失去了詩歌本質(zhì)也深表不滿。但是他對宋詩并沒有由此而完全持否定立場,而且不反對在詩中運用賦法。在《隱居通議》卷七《曾南豐》條,他通過批駁眾人的“曾子固不能作詩之論”,得出宋詩“尚賦而比與興寡”的結(jié)論,進而認為,唐、宋詩歌風格不同與其表現(xiàn)手法不同有關(guān),他說:“唐詩之清麗空圓者,比與興為之也;宋詩之典實閎重者,賦為之也?!辟x、比、興都淵源于《詩經(jīng)》,唐人多用比興,因而清麗空圓;宋詩多用賦法,因而典實宏重。劉壎認為宋詩自有其不同于唐詩的獨特之處,而這正是宋詩的價值所在。

      在宋末元初宗唐抑宋的大背景下,劉壎獨樹一幟,力主宋詩,為江西詩學張目,可以說是“在元初真正延續(xù)江西詩學”之人。劉壎既推崇江西詩派,又看到江西詩學的弊端,他的論詩主張體現(xiàn)出對江西詩學精神的繼承和提升。劉壎還肯定宋詩的價值,對宋詩的特性有獨特的認知,這對光大江西詩學,樹立宋詩的典范地位,功莫大焉。劉壎詩論也是元代詩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詩論中對杜甫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尊崇,對自然風格的推賞和對詩歌創(chuàng)作抒發(fā)個人性情作用的重視,都代表了當時元代詩學的發(fā)展趨向。因此,對劉壎詩論的梳理和研究,對于全面了解元代詩學發(fā)展的基本面貌也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文學院(300071)】

      ①②《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十九),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第333、332頁。

      ③《瀛奎律髓匯評》,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頁。

      ④?黃庭堅《黃庭堅詩集注》,任淵、史容、史季溫注,劉尚榮點校,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2、2、1頁。

      ?葉嘉瑩《葉嘉瑩說初盛唐詩》,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241頁。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十九),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第112頁。

      ?蔡絛《西清詩話》,《稀見本宋人詩話四種》,張伯偉編校,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頁。

      ?趙翼《甌北詩話》(卷十一),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第169頁。

      ???????劉壎《水云村稿》,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五、卷五、卷五、卷七、卷五、卷八、卷五。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38頁。

      ?歐陽修《六一詩話》,《歷代詩話》(上),何文煥輯,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272頁。

      ?黃庭堅《題意可詩后》,《黃庭堅全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665頁。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525頁。

      ?陳師道《后山詩話》,《歷代詩話》(上),何文煥輯,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311頁。

      ??嚴羽《滄浪詩話校釋》,郭紹虞校釋,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版,第26、26頁。

      ?黃庭堅《跋高子勉詩》,《黃庭堅全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669頁。

      ?黃庭堅《答洪駒父書》,《黃庭堅全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頁。

      ?惠洪、朱弁、吳沆撰《冷齋夜話風月堂詩話環(huán)溪詩話》,陳新點校,中華書局1988年,第15-16頁。

      ?劉克莊《韓隱君詩》,《后村集》,四部叢刊景印舊鈔本,卷九十六。

      安徽省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重點項目(編號:AHSKHQ2014D06)】

      猜你喜歡
      詩論詩派宋詩
      一篇精辟獨到的現(xiàn)代詩論——讀《毛澤東的詩詞觀》有感
      中華詩詞(2023年8期)2023-02-06 08:52:22
      杜甫《戲為六絕句》詩論對我們的啟示
      中華詩詞(2022年6期)2022-12-31 06:42:34
      宋詩五首(書法)
      宋詩新解
      中華詩詞(2021年11期)2021-12-31 09:00:40
      宋詩新解
      中華詩詞(2021年7期)2021-12-31 08:34:32
      《詩論與詩評》近日出版
      中華詩詞(2020年6期)2020-11-18 22:00:08
      《詩》第27卷·三個“十”特大卷征稿
      鴨綠江(2020年17期)2020-11-17 10:06:12
      當代詩詞史稿(八)——“三友詩派”給我們的啟示
      中華詩詞(2020年8期)2020-02-06 09:27:22
      I Like Drawing
      徐志摩的詩論
      西南學林(2011年0期)2011-11-12 13:05:40
      定陶县| 佛坪县| 平顶山市| 宁海县| 荥阳市| 沙河市| 文水县| 江北区| 河曲县| 十堰市| 郁南县| 北安市| 哈尔滨市| 耒阳市| 延川县| 阿城市| 烟台市| 马尔康县| 军事| 东乌珠穆沁旗| 陆良县| 星座| 兰西县| 崇左市| 枣庄市| 锡林浩特市| 桐城市| 嘉义市| 临武县| 西乌| 临武县| 大丰市| 茂名市| 寿光市| 诸城市| 邯郸县| 兴宁市| 镇沅| 永济市| 家居|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