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視唱練耳與民族音樂的融合與實踐

      2015-09-29 00:34:30楊昭
      藝術評鑒 2015年18期
      關鍵詞:視唱練耳民族音樂音樂教學

      摘要:視唱練耳是音樂教學的基礎,長期以來,我國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采用的都是西方音樂素材,而忽視了對民族音樂的發(fā)掘和繼承。我國歷史悠久,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化發(fā)展的今天,重視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國家力量的顯示和民族的象征。因此在音樂視唱練耳中使用民族音樂素材,具有傳承和振興民族文化的意義。

      關鍵詞:民族音樂 視唱練耳 音樂教學

      一、民族音樂的內(nèi)涵和傳承現(xiàn)狀

      民族音樂指的是中國人創(chuàng)作并且符合中國音樂總體風格的音樂作品。民族音樂的范疇很廣,它包括漢族音樂,也包括少數(shù)民族音樂;既包括古典音樂也包括現(xiàn)當代音樂。傳統(tǒng)音樂如果細分,可分為文人音樂、宗教音樂、民間音樂和宮廷音樂。

      文人音樂指的是古代詩人自己度曲并用古琴演奏的音樂,宗教音樂則是流傳于我國的佛教和道教音樂以及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薩滿教之類的音樂。而民間音樂范圍最廣,它包括各民族的民間小調(diào),還包括地方戲曲。宮廷音樂指的是宮廷宴樂和大型祭祀的音樂。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的民族音樂越來越走向衰落。這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我國傳統(tǒng)音樂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是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我國傳統(tǒng)音樂在流傳中自身存在的原因主要是除了民間音樂之外,文人音樂和宮廷音樂都具有“曲高和寡”的特性,像文人音樂就是流傳于文人之間,而宮廷音樂與民眾太遠。在傳承方式上,我國的古琴使用的工尺譜之類的記譜方式大多數(shù)人難于掌握;而宗教音樂則是利用師徒之間口口相傳的方式。只有民間音樂和地方戲曲由于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喜愛和接受才得以流傳至今。

      在音樂教育方面,自從20世紀國門打開之后,西方音樂進入我國,我國的音樂教育就開始采取西方音樂理論進行教學,因為西方音樂中的五線譜和簡譜方式方便樂曲流傳。但這種教學方式卻使我國的傳統(tǒng)音樂沒有得到發(fā)揚和傳承,一個世紀過去,現(xiàn)在的青年一代大多數(shù)對自己的民族音樂陌生了,這種現(xiàn)狀引起全社會深思。

      然而,繼承和發(fā)揚民族音樂的關鍵就要從音樂教學開始,因此在視唱練耳中融合民族音樂就有重要意義。

      二、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一)民族音樂教育的意義

      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和民族歷史的發(fā)展是一脈相承的,它的地位和民族語言一樣久遠,是各民族勞動人民在歷史發(fā)展中情感的體現(xiàn)。以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為例,它是一部民歌總集,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生活面貌,有普通百姓的勞動和愛情,也有貴族的狩獵和祭祀,今天人們已經(jīng)將它當作史料來學習,以便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其后的《樂府詩》是漢代的民歌總集,和《詩經(jīng)》一樣,反映的是漢朝勞動人民的生活面貌。

      歷史發(fā)展到今天,民族音樂已經(jīng)成為一個國家的符號,像我國的《茉莉花》,英格蘭的《友誼地久天長》,人們聽到這些熟悉的旋律就會想起相應的國家和民族。

      加強民族音樂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文化史,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審美觀,因為民族音樂大多包含在民歌、民間戲曲之中,在這些音樂形式中,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特有的民族審美觀。

      學習民族音樂,還可以強化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因為民族音樂中包含了各民族的哲學、宗教、價值觀。學生可以通過音樂欣賞,來了解本民族特有的精神和氣韻,因而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我國民族音樂教育現(xiàn)狀

      目前,世界各國都重視發(fā)展自己的民族音樂,像日本就規(guī)定要以藝術音樂和民族音樂作為學校唱歌的教材;印度也要求中小學音樂教材要就地取材,要求用本國的不同的方言演唱本民族的歌曲,連教師教學使用的伴奏樂器也要使用本民族樂器。

      但作為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歷史的中國,在民族音樂教育中,卻存在著“崇洋媚外”的傾向。在20世紀新文化運動之后,西風東漸,我國的教育徹底改觀,文化教育實行的是現(xiàn)代教育模式,連音樂教育也以西風音樂理論為準則。摒棄了我國傳統(tǒng)的五聲音階而改用西方的七聲音階,連樂器也以鋼琴、小提琴為主。在演唱方面,也是以西方的美聲唱法為主,完全忽視了我國傳統(tǒng)音樂與中國人的欣賞習慣。

      翻開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材,充斥其中的都是五線譜、簡譜,所選的音樂欣賞也大多是外國兒歌和當代歌曲,民族傳統(tǒng)音樂只占極少的部分。一個世紀過去了,我國的音樂教育與大眾生活嚴重脫節(jié)。西方音樂在現(xiàn)實中成為“曲高和寡”,大多人還是喜愛民間小調(diào),對于那些西方最高音樂境界的代表作,大多數(shù)人還是聽不懂。

      改革開放之后,港臺流行音樂以自己的特殊方式成為大眾新寵。這種通俗音樂的生命力都不長,在短時間內(nèi)卻能風靡一時。這種狀況的出現(xiàn)不是大眾的欣賞力下降,主要還是音樂教育沒有做到民族化。

      三、民族音樂在視唱練耳中的運用

      視唱練耳是音樂教育中的基礎,能培養(yǎng)學生的讀譜能力以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但目前我國的視唱練耳課程中采用的是五線譜、簡譜,打擊樂也是西方樂器為主,這樣的做法從根本上將民族音樂排斥于外,因此,要在音樂教學中進行民族音樂的傳承,首先要從最基本的地方進行改革。

      (一)重視民族音樂的地位

      我國民族音樂傳承了幾千年,這和我國儒家教育提倡的學習內(nèi)容有著緊密聯(lián)系,儒家教育提出的“六藝”——禮、樂、射、書、數(shù)、御,其中的“樂”就是指音樂,在儒家教育體系里,音樂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歌總集《詩經(jīng)》也成為儒家經(jīng)典,這就是我國傳統(tǒng)音樂中文人音樂產(chǎn)生的根源。我國古代的文人中有很大一部人既是文學大家,又是古琴高手和古琴作曲家,像李白、柳宗元就是這樣的人才。

      我國的民族音樂還和文學發(fā)展有著唇齒相依的關系,除了《詩經(jīng)》《樂府詩》之外,唐詩中的《清平樂》也是音樂,宋詞也與音樂相關,元代的“小令”“散曲”,明清時期的“歌謠”“小曲”都是在一定的音律上填寫的歌詞。由此可見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地位。

      在音樂教學中重視民族音樂,首先要了解民族音樂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同時,我國一些優(yōu)美的民族音樂至今仍然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像流傳了上千年的《廣陵散》《漢宮秋月》《漁舟唱晚》。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通過對音樂聲音的描摹,可以發(fā)現(xiàn)當時的琵琶演奏已經(jīng)具有較高水準,而欣賞者不僅僅限于文人,包括大多數(shù)民眾都具備音樂欣賞水準,才使得琵琶女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我國的傳統(tǒng)音樂中也有很多著名的打擊樂,像“打十番”就是一種民間喜慶時特有的助興音樂,由十種不同的樂器組成小樂隊。還有蘇浙一帶流行的“舟山鑼鼓”“蘇南吹打”,以及流行在中原地區(qū)的“河北吹歌”等,這些打擊樂都可以成為視唱練耳中的教材。

      發(fā)揚民族音樂首先要讓學生知道我國民族音樂與我國文化,與我國歷代人民生活的關系,我國人民不僅在古代生活中離不開音樂,就是在今天,人們在婚慶、生日和喪事中還是離不開音樂助興。我國的民族音樂在表現(xiàn)情緒上具有明顯的特征,這些從民族樂器上就能感受到,像鑼鼓、嗩吶這些高音樂器表現(xiàn)的都是喜慶。而二胡由于聲音低沉,大多表現(xiàn)的是憂傷的情緒。在民間,看見樂隊準備的樂器就能知道是喜事還是喪事。這也是民族音樂的一大特征。

      (二)在視唱練耳教材中加大民族音樂的比重

      發(fā)揚民族音樂要從音樂教學做起,因此在編寫音樂教材時,就要將民族音樂編寫到中小學音樂教材中,首先從生活入手,讓學生了解到民族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讓他們認識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樂器,知道哪些樂器是表現(xiàn)喜慶,哪些是表現(xiàn)憂傷的。在讀譜訓練、音樂感受方面也盡量采用我國的民族音樂。目前我國的視唱練耳教材中采用的都是以鋼琴為主的音樂教具,應該在教材中實行多元化,要將鋼琴、我國的民族樂器都編寫進去,這樣一方面豐富了視唱練耳教學,另一方面也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

      我國目前通用的音樂教材缺乏系統(tǒng)性,既沒有普及好西方音樂,也沒有顧及民族音樂,因此要發(fā)揚民族音樂還是要從編寫系統(tǒng)的音樂教材入手。

      (三)提高音樂教師的民族音樂水平

      要在視唱練耳中普及民族音樂,少不了一支具有專業(yè)水準的音樂教師隊伍。目前,我國的音樂教師在學校還是以學習西方音樂理論為主,對于民族音樂雖然有所涉及,但沒有達到專業(yè)水準,因此,應該在各高等師范音樂專業(yè)開展視唱練耳與民族音樂相融合的教學,培養(yǎng)一批具有專業(yè)水準的民族音樂教師,才能進一步將民族音樂傳承給下一代。

      提高高師學生的民族音樂水平不能只在民族音樂上下功夫,因為我國傳統(tǒng)音樂的發(fā)展和歷史、文化緊密相連,應該從提高人文素質(zhì)開始,讓學生了解我國民族音樂與歷史發(fā)展的關系。只有音樂教師掌握了淵博的文史知識,才能在音樂教學中做到旁征博引,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浩瀚的民族文化。

      四、民族音樂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實踐

      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除了在教材上加大比重,培養(yǎng)民族音樂專業(yè)教師之外,主要還是在教學實踐中予以落實。

      (一)教學內(nèi)容方面的實踐

      視唱練耳教學本身比較枯燥,目前通用的教材中都是用西方經(jīng)典音樂作為教材的。如果將民族音樂運用到視唱練耳教學中,就可以選擇我國不同地區(qū)的民歌作為教材,因為我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qū)的民歌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題材、旋律、曲式結(jié)構(gòu)東南西北都不盡相同,這些民歌的特點用在視唱練耳教學上,不僅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也可以增加學生對祖國的自豪感。

      在我國民族音樂中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中,也存在各種變調(diào),像五聲加變宮,五聲加清角,這些變調(diào)在不同地區(qū)的民歌中都有所體現(xiàn)。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先認識各地民歌特征,然后將不同的民歌片段拿來作為視唱練耳教材的方式讓學生辨別。這樣豐富的教材內(nèi)容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我國的民族音樂常常具有敘事性,像《孟姜女》《江河水》《月牙五更》《小白菜》,這些民歌都是在相關的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形成的。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首先要了解這些民歌的背景,然后體會這些歌曲表達的思想感情。一些經(jīng)典民歌也成為我國民族樂器演奏的主要曲目,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熟悉這些民歌之后,再來分辨由什么樂器演奏。在教學中將聽記旋律和分析作品相結(jié)合,通過講聽彈唱的方式來了解整部音樂作品的思想。

      (二)緊跟時代,做好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對于傳統(tǒng)民族音樂開始重視,全國各地都有民族音樂培訓機構(gòu),一些文藝團體也為發(fā)揚民族音樂文化做出了貢獻,最著名的就是“女子十二樂坊”,用民族樂器演繹不同風格的樂曲,在繼承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基礎上又有創(chuàng)新。在視唱練耳教學中要將這種創(chuàng)新加以引進,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來傳承民族音樂。比方說對于樂譜、簡譜的方式就比工尺譜易記,在教學中就可以采用簡譜的方式進行視唱練耳,不一定非得用“宮商角徵羽”的方式去記。

      在視唱練耳中對民族音樂的選擇要在音程訓練中突出民族調(diào)性的常用音程訓練,在節(jié)奏訓練中要突出民歌、戲曲音樂和民族器樂特有的節(jié)奏,這些特點和我國民族地域有關,掌握了它們的節(jié)奏規(guī)律,就能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像陜北民歌的高亢、新疆民歌的歡快、江南民歌的委婉等,這些民歌在旋律和曲式結(jié)構(gòu)上都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將這些作為視唱練耳的教材,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楊曦帆.持守中國音樂的精神家園——“我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學術論壇綜述[J].人民音樂,2012,(05).

      [2]蘇敏.關于本科院校音樂專業(yè)視唱練耳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12).

      [3]張迎芬.民族音樂教育在國民音樂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01).

      作者簡介:

      楊昭,四川樂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視唱練耳民族音樂音樂教學
      傳統(tǒng)民族音樂在高職教育中的傳承——以高職民族音樂課程為例
      民族音樂處在“低谷”
      當代陜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24
      高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挖掘
      時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18
      運用多媒體加強高考生音樂視唱練耳輔導的幾點認識
      淺談學前音樂課中的有效教學
      音樂軟件EarMaster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
      藝術評鑒(2016年17期)2016-12-19 18:57:31
      淺析視唱練耳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探究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9:02:35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6:40
      茌平县| 金华市| 怀仁县| 永定县| 翼城县| 雅江县| 昂仁县| 涟源市| 虎林市| 闻喜县| 崇州市| 郁南县| 新民市| 济源市| 双峰县| 云梦县| 布尔津县| 简阳市| 广南县| 杭锦后旗| 高淳县| 淮阳县| 伽师县| 全南县| 东安县| 横峰县| 通海县| 呼伦贝尔市| 佛冈县| 石棉县| 镇坪县| 文安县| 河间市| 广南县| 米泉市| 库伦旗| 商城县| 随州市| 南昌市| 北宁市|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