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潔
(江蘇省溧陽市上黃中心小學,江蘇 溧陽 213314)
關(guān)于拓展閱讀資源的一點思考
蔣潔
(江蘇省溧陽市上黃中心小學,江蘇 溧陽 213314)
新課標要求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溝通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由語文課內(nèi)向課外的延伸??墒窃谡n堂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由于對開發(fā)拓展閱讀資源的意義與作用認識不清,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課本拓展的契機,把握課本拓展的火候,用好課本拓展這根“魔棒”,使拓展閱讀資源在閱讀課上變得有味、有效、有趣。
拓展;有味;有效;有趣
語文課堂中拓展閱讀資源近年來越來越受教師的關(guān)注。拓展閱讀資源是指是語文閱讀教學根據(jù)閱讀素材,去尋找更多的相關(guān)課外閱讀的素材,再加以一定的整理,從而加深或者拓展對文本的理解。但在開發(fā)與利用拓展閱讀資源的過程中,我們許多教師由于對于開發(fā)拓展閱讀資源的意義與作用認識不清,導致對拓展閱讀資源的選擇和運用出現(xiàn)不少問題,有的甚至是喧賓奪主、畫蛇添足的做法。一次,我聽了《天鵝的故事》一課,就非常具有典型性。
【案例】導入新課時:(1)老師想到了幾句名言: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yè);智慧+雙手+力量結(jié)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韋伯斯特)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馬克思)一致是強有力的,而紛爭易于被征服。(伊索)(2)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等你們學完《天鵝的故事》之后,你們會發(fā)現(xiàn)這幾句話在文中有著更深刻的演繹。
【教學反思】我們姑且不說該教師在解讀文本時對目標的定位是否正確,就以這樣的導入形式展開教學是值得斟酌的。教師不是讓學生首先接觸語言文字,不是在對語言文字的品讀、感悟中想象情境,而是“先入為主”,將文字資料過早呈現(xiàn),大大限制了課堂上學生們對課文的自主閱讀以及感悟,也束縛了學生們的思維。所以,我們看到,學生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淺顯的“團結(jié)力量大”上。而且學生們的感悟千篇一律,缺少個性化的解讀,更別說什么創(chuàng)新了。如果先引導學生自主朗讀,深入文本自主感悟,有了自己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后,再出示拓展的資料,就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因此,我們要切忌“以拓展閱讀資源代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語文課運用拓展閱讀資源要始終堅持一條,即“因時因需而用”。
【案例】引導學生感悟“眾天鵝團結(jié)破冰”是這樣設(shè)計的:學習這篇課文,老師的腦子里想起了幾篇類似的文章,你想到了嗎?老師還找到了幾個例子。(1)2003年春天,令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不寒而栗、終生難忘……當SARS病毒席卷神州大地的時候,我們?nèi)f眾一心,眾志成城,筑起了一道戰(zhàn)勝了非典的新長城。(《關(guān)心下一代周報》)(2)大家都知道從神舟5號到神舟6號,每一次成功的發(fā)射,它是無數(shù)航天人精誠團結(jié)、緊密合作的體現(xiàn),才實現(xiàn)了中華兒女數(shù)千年來的飛天夢想?。ā吨袊娇請蟆罚├蠋熃?jīng)常對你們說“團結(jié)就是力量”,這個世界沒有爬不過的高山,沒有越不過的險灘。只要我們團結(jié)合作,頑強拼搏,就一定會戰(zhàn)勝困難。
【教學反思】該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分析不夠準確,只從形式上去把握擴展閱讀材料和課文的相關(guān)性。眾天鵝的團結(jié)拼搏是一種為了生存而作出的智慧、勇敢的舉動。它和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團結(jié)力量大”的概念有所區(qū)別。而案例中教師對文本的處理大量時間放在了與文本主題無關(guān)的課外資料的拓展上。而丟了根本去追求浮華,為了拓展而淹沒了文本,純是“畫蛇添足”。拓展閱讀資源的運用并非多多益善,它“是一柄雙刃劍”,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明確文本和拓展的關(guān)系是拓展的,應為文本的主題服務,如果與主題相去甚遠,無論多好,寧可舍去。
【案例】引導學生體會老天鵝的勇敢。同學們,你知道冰層有多厚嗎?據(jù)有關(guān)資料介紹,冬天貝加爾湖的冰層有一米多高,老天鵝起飛的一剎那積聚的力量很大,下落的一瞬間釋放的力量更大,可縱然老天鵝使盡了渾身的力氣,那厚厚的冰面也只是被震得顫動了一下,想想,此時此刻,老天鵝已經(jīng)是怎么樣的狀況了?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教師引進這段資料的目的是讓學生來感受老天鵝的勇敢,可我們細細想想這段文字資源的合理性,假設(shè)貝加爾湖的冰層真的一米多高,天鵝用身體去撞擊那簡直就是無稽之談!是教參上提供的資料不真實嗎?不是,我們再去好好讀讀課文的開頭,故事開頭是這樣描述的:“那年的春天來得特別早,一些候鳥從南方飛來。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突然寒潮降臨,北風呼嘯,湖面上凍了?!倍虆⑸系馁Y料明明寫著“冬天貝加爾湖的冰層有一米多高”,教師如此生搬硬套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使文本失去了真實性,阻礙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因此,在引進資料拓展之前,教師必須根據(jù)文本的需要進行適當?shù)奶幚砗驼?,不能抱著“撿到籃里就是菜”的心理,這樣只能徒增無趣。
總之,拓展閱讀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一定要立足文本,不能讓拓展成為形式,為趕時髦,為追求課堂的熱鬧,為拓展而拓展。課外的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離開文本的拓展那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有牢牢記住這一點,我們才能合理開發(fā)與利用拓展閱讀資源,使拓展閱讀資源在閱讀課上變得有味、有效、有趣。
[1]葉瀾.教育研究方法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陳瑤.課堂觀察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G623.2
A
1008-3561(2015)21-0086-01
蔣潔(1979-),女,江蘇常州人,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