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0-0078-02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覺得語法教學很棘手,自覺教得再清楚仔細,簡明扼要,學生真正掌握得卻很少,在公開課上就盡量避開語法教學。那么怎樣講解英語語法既輕松有趣,又能使學生有效掌握及運用?以下是我結合平時的教學實際,得出的圖畫對比和游戲競賽法、形象的類比法、用“公式法”講解被動語態(tài)這三種語法教學方法:
一、圖畫對比法和游戲競賽法
(1)向學生一邊展示圖畫一邊用while來解說,如:
On a spring morning,the Smiths were having a picnic onahill.
Mrs.Smith was geting ready for the meal while Mr.Smithwas fishing.Andy was flying a kite while Amy was reading astory book.
While their grandparents were chaRing with each other,Eddie was sleeping.
(2)對于as的用法可以依樣畫葫蘆,如:
It is Tom's black day,on themoming,as Tom went intothe office,the phone rang.As he got the phone,the line broke.He wanted to sit down to started the computer as the electricitywas cut suddenly.
(3)當兩者進行合二為一時,如:
Yesterday is very strange,while I Was watching TV,it ra-ined(suddenly).So I thought I can write my diary about therain.But as the sun came out(suddenly),1 was writing it.So 1watched TV again,but it rained(suddenly)again while I waswatching TV.1went 0nto write my dairy,I Wa swriting as thesun Came out again.I thought I must be in a dream yesterday.
通過邊看圖畫邊解說以及對關鍵字詞標上記號,學生很快就能明白當一個動作在進行另一個動作也在進行時通常用while連接(應強調動作不分先后,while也可與狀態(tài)動詞連用)。當兩個短暫動作同時發(fā)生時,通常用as連接(應強調動作的同步性及短暫性)。當一個動作在進行的時候,突然發(fā)生另一個動作,while與進行的動作相連,而as則與突然的短暫動作相連(應強調用while與as不能同時使用)。只需進行適當?shù)木毩晛盱柟碳訌?,而無須多做其他不必要的解釋。如果給出一些詞語,對班上的學生進行分組,用while和as將所給詞語編輯小故事,看哪一組又快又精彩,然后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學生既能學到應學的語法知識,又能使知識得到應用,有趣又不會感到枯燥乏味。
二、形象類比法
對于初學者剛接觸句子結構時,不需要講得太過于死板,太過于復雜。最基礎的就是要清楚熟悉句子是如何按照一定的潛規(guī)則連接形成的。例如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事都有其相通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常用的五種簡單句子結構模擬勞技課來上。
問學生做番茄炒蛋需要什么?讓學生積極發(fā)言,什么油、鹽、味精、蔥花等:先炒番茄還是蛋,答案可能是天馬行空,但歸結之后就會如下:
(1)炊具≈S(主語)
(2)番茄和蛋≈O(賓語)
(3)炒(動作)≈v(謂語動詞)
因為你要做出這一道菜這些是必須的,而所提及的調味品、蔥花等即是菜的色與香,可以讓菜錦上添花,那么反射到句子中不就是起到修飾作用的定語嗎?至于間接賓語、直接賓語,我們通常是把蛋先炒成塊狀盛出,再把番茄入鍋炒出湯汁然后加蛋快炒熟即可。這樣反射到句中,便是蛋在前,為直接賓語;番茄在后,為間接賓語,從而引申出S+V+IO+DO。番茄水分多,具有祛斑美白的效果,蛋中的蛋白質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這不就補充說明番茄炒蛋這道菜的妙處嗎?因此,反射到句中便是賓語補足語了,那么S+V+DO+OC也就形成了。而番茄和蛋不一定要炒,我們還可以煮,煮成番茄蛋湯,那么煮就可以成為謂語動詞中的系動詞,這樣可以引申出S+V+P。到最后便可以歸納成課本上要求掌握的五種簡單句的結構:S+V:S+V+O;S+V+P;S+V+IO+DO;S+V+DO+OC。
雖然這樣的形象類比教學法并不準確、全面,但是通過生活中的家常事來詮釋句子結構很形象,讓學生在第一感覺上就會覺得學句子結構原來如此普通,卻又十分有趣。
三、用“公式法”講解被動語態(tài)
被動語態(tài)(passive voice)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重難點之一,也是同學們容易出錯的語法項目。那么,怎樣用“公式法”簡化被動語態(tài)呢?
1.牢記被動語態(tài)的基本結構形式,即be+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簡寫為:be+PP.)。這也是學好被動語態(tài)的基礎。
2.進一步掌握被動語態(tài)的時態(tài)變化。要學生掌握be在各種時態(tài)中及各種句型中的變化,還要學會靈活運用助動詞be的不同形式。
(1)被動語態(tài)的各種時態(tài)均由助動詞be的變化構成。
(2)被動語態(tài)的否定式和疑問式均由be動詞或其前面的助動詞構成,而帶有情態(tài)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則是通過情態(tài)動詞來體現(xiàn)的。
(3)人稱和時態(tài)的變化體現(xiàn)在be動詞上,而過去分詞在任何時態(tài)中都不改變。
由于被動語態(tài)變化復雜,既參雜各種人稱時態(tài)變化,又要考慮動詞過去分詞的變換,在課堂上強調要先寫其結構,后進行各種變化。多練習幾遍后就不易出錯了,還可進行自我檢查
3.最后一點是記牢過去分詞,尤其是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分詞。把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分詞分門別類,使其趨于系統(tǒng)、條理化。例如:根據(jù)不規(guī)則動詞的原形、過去式、過去分詞的規(guī)律,把它們分為:AAA型,如let,let,let;ABB型,如hear,heard,heard;ABC型,如see,saw,seen;ABA型,如:come,came,come。
從以上各種時態(tài)的被動語態(tài)“公式”中可以看出,只要把被動語態(tài)最基本的結構“be+過去分詞”與時態(tài)結構結合起來,攻破被動語態(tài)這個中學階段的語法堡壘將不費吹灰之力。
責任編輯 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