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鈺涵
四壁峰山,滿目清秀如畫。一樹擎天,圈圈點點文章。
時常會撐著頭看教室外的那棵銀杏。秋日的斜陽淺照,透過枝葉間的罅隙瀉下斑駁的光點。常說某些珍貴的片刻,其實都來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便是在那日落生息的瞬間,點點金黃融入陽光,泛起了心間的漣漪。
鴨腳百個,得之誠可貴。古時人們認為銀杏葉形似鴨的腳掌,便稱其為鴨腳。幾片葉落,便旋轉起古人心中的綿長思緒。歐陽修曾得詩友梅堯臣千里寄來的銀杏葉百片,如獲至寶,欣然提筆作詩回贈。君子之交,如此往來。一路期待著,我們乘上了刻印著“高中”字樣的列車,與人相逢,彼此陪伴,互相熟悉,逐漸依賴。也許是一同靜望遠處山光,看破曉闌珊。也許是倚欄沉醉晚風,到驟雨初歇。于是那些記憶與歡笑,隨著一片片銀杏落葉鋪滿了柔綠的草地,成為時光的底片。
百年公孫樹,滄桑而堅韌。公孫者,公種而孫食之。自行生長二十多年,守候枝頭的一次成熟。如此般的忍耐與執(zhí)著,也悄悄點燃了學子心頭生生不息的燈火。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夢想便不復輕盈。他開始用雙手掂量生活,更看重果實而并非花朵。千軍萬馬橫過獨木橋,十年寒窗一朝成名,會有不快樂的時候,也會有熱淚盈眶的時候。不會忘記烈日驕陽下一張張年輕的臉緊繃著堅毅,不會忘記惟一樓的闌珊燈火,燃燒著那么多年少熾熱的追求。但所有的夢,在經(jīng)歷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后終將完整。窗外銀杏挺拔,信念亦在。
百年前,惟一學堂開始起步。日復一日,廣益人默默堅守,點燃光火,執(zhí)寫厚重的履歷;年復一年,附中人薪火相承,風雨征程,凝練著成民族復興之大器的理想。銀杏扎根,落葉幾層,沉淀著附中人的堅忍。一樹擎天,彰顯著百年附中的氣度。如是生長。
于是,平淡歲月在其中逐漸豐盈起來。
[湖南師大附中141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