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成 溫興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108-01
現(xiàn)在的教學班幾十個學生匯聚一堂,老師只能按一種進度講課。這種進度,一般都是面向大多數(shù)學生的,比較適合中等程度學生的學習;有時還要照顧到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這樣,有一些學習基礎好,知識領會快,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就常常感到“吃不飽”。有的同學感到課堂的利用率低,浪費時間,于是就在課堂上悄悄地看課外書或其他事。這樣做好不好呢?當然不好!你不聽,總會有“精粹”被你落下;再則,課堂上的時間總是寶貴的,不用來學習課堂內容而去做別的事,實在可惜。那么“吃不飽”的同學又該怎樣學習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強化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搶先回憶就是在上課時搶在老師講課的進度之前,把自己預習中已經明白的學習內容回憶出來呢。邊回憶,邊聽講。要回憶自己的思路,回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回憶公式……通過聽老師的講解,來檢查自己回憶的準確率是多少。我們頭腦中儲存的信息每提取一次,就被加工和強化一次,這樣做不僅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有助于記憶。老師的講課雖然對你來說已不是新內容呢,但當你的搶先回憶和教師的講課,相結合時,不就等于有老師幫你復習和檢查自學的情況了嗎?
怎樣進行強化回憶呢?請看以下同學的李曉的作法吧。李曉是初三的學生,他的各們功課學的都較好,尤其是數(shù)學成績更加突出,他讀初三時已經自學了高一的數(shù)學課程,其他同學們問他,你怎么那么多時間,這位高材生說,我得訣竅把一節(jié)課當兩節(jié)課用,就是利用老師講課的間歇,立即回憶老師剛講過的內容。這樣我課前先預習一遍,老師講解我有學習一遍,加上課堂上在回憶一遍,所學知識在頭腦中反復被加工和回憶,理解深刻,課下寫作業(yè)的時間就少多了。余下的時間我用于預習和學習,感興趣的課外知識,看見了吧,李曉的竅門在于利用強化回憶的方法,提高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他養(yǎng)成了在課堂上迅速地思維習慣,獲得了學習上的高效益。這樣學習課上不會感到沒有事干。
二、比較思路,發(fā)展思維能力
思路就是指思考的具體過程。要達到一定的目的,可以選用不同的路線。路線有遠近之分,思路有新舊之別。盡管我們有時自認為對問題已經理解,但思路未見得合理、新穎、高明。因此,當老師課上所講的內容自己已基本掌握時,可把聽講的重點放在老師的思路上,從中學習老師解決問題時運用的思維形式、思維規(guī)律和思維方法。1979年獲全國高考第一名的 同學曾說:“雖然老師講課的內容大部分我早已掌握了,但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我還沒學到手。我聽課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思維方法跟老師的方法作比較,找出差距,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北容^思路,這是一些優(yōu)秀學生使用的學習方法之一。他們從只重視學習結果,發(fā)展到注意學習的過程,這是學習深入的表現(xiàn)。能夠這樣做的同學絕不會產生課堂上“吃不飽”的感覺,他們不僅學到知識,而且使自己的思維能力逐步提高,這可真是一種很聰明的做法??!
三、課堂自學,提高時間利用率
老師安排的課堂活動自己已經完成,經過老師同意,不妨搞點自學。如圍繞本節(jié)課的中心做點習題,看點有關資料,這樣既可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深入理解,又可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如某校給高中某些學科的優(yōu)秀學生一些自由,那就是你覺得某節(jié)課的教師要講的內容已經完全掌握,經過老師同意,可以到圖書館、閱覽室自由選擇有關的資料安排自學。不過這類方法還須慎重使用,要在對所學知識有充分把握的情況下,還應征得教師的指點才好。
(責任編輯 楚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