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如渡
摘要:市政基礎設施具有公益性,屬于市政公用事業(yè),它建成后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其產生的社會效益以及間接產生的經濟效益巨大,無法估量。市政工程的特點決定了其建設資金的來源靠國家或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在實施過程中,尤其是在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的情況下,如何強化全過程監(jiān)管,嚴格控制工程造價,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盡可能多建設、建設好市政工程,為城市居民造福,就成了各級市政工程管理者和建設者必須努力和追求的方向。
關鍵詞:市政工程;工程造價;控制
一、前言
近年來,全國各地很多地方為了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資環(huán)境,紛紛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工程的造價,在市政建設項目中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是項目的主要控制目標之一。眾所周知,市政工程均屬干線型工程,且多處于市區(qū)內,影響控制因素很多,如地上及地下障礙物、交叉作業(yè)、施工作業(yè)點多且分散、工期短、質量要求高等客觀因素,同時還涉及到政府部門行政指令等要求,所有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工程投資,若處理不好,投資控制就很難圓滿完成。
二、市政工程造價的問題和原因
1.全面成本管理的觀念尚未形成。目前,對于造價管理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預結算上,對工程造價的控制,主要側重于事后核算,即對竣工決算進行審核,對其他階段的控制顯得薄弱。但事實上前期階段的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
2.設計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限額設計未得到全面推行。據統(tǒng)計分析,設計階段影響工程造價可能性為40%~70%,施工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可能性為5%~25%。
3.施工階段設計變更隨意性大。工程項目應該經過可行性研究和投資額度的審批程序,其工程造價的控制應該按批準的投資額度。但很多建設單位急于項目的開工,又沒有做好必要的準備,對投資額度的要求、建筑標準的把握、設計深度的審查、招標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與完善程度沒有嚴格把關,造成邊施工邊變更,對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項目一改再改,對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沒有監(jiān)督,對更改造成的損失沒有相應的責任制約。
4.現場簽證問題多。由于我國目前采取的是計量(監(jiān)理)與評價(決算)分離的工程監(jiān)管模式,負責決算審核工作的造價工程師施工時一般不到現場,決算審核時工程量的計算依據主要就是施工圖和監(jiān)理簽證,這為施工環(huán)節(jié)(尤其是隱蔽工程)偷工減料提供了可能。
5.決算中高估冒算,虛報工程造價。巧立名目,高套定額;虛設費用;提高計費標準,擴大取費范圍。
三、有效控制市政工程造價的措施
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貫穿于項目的全過程,且噘目決策階段、項目設計階段、項目實施階段和竣工階段,它都關系到市政工程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但控制工程造價的重點應在項目的建設前期,即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尤其是目前在深化工程造價管理改革,建筑市場與國際接軌,規(guī)范建筑市場秩序,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情況下,加強對工程造價的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意義就顯得更重大。
1、項目建設前期階段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重點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都注重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因為從表面現象上看,工程項目的合同價格形成于施工招標投標階段,而占造價比重最大的人、財、物的投入主要在施工階段。但事實上,一個工程項目的決策是否正確,方案是否經濟可行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造價。一項數據表明,投資決策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度達到80%。事實證明,市政項目前期投資估算的偏差是造成其投資效益低下、三超現象屢禁不止的根源。由此可見,只有加強項目決策,建立項目優(yōu)化評選,采用科學的估算,細致做好投資估算形成投資最高限額,才能有效遏止“三超”現象。
2、設計階段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
有資料顯示,設計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可達75%以上。合理科學的設計,可以降低工程造價10%,可見設計階段是在項目投資規(guī)模確定后,控制工程造價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設計人員在設計階段要肩負起優(yōu)化設計與有效控制造價兩重擔,才能控制造價,避免浪費。如某項排水工程,根據地質資料情況分析,在溝槽土方開挖后,采用原土分層夯實回填。就能保證上部路面基層的強度要求,但由于設計人員僅僅根據當地常規(guī)做法,考慮當年修路,就采用石灰土回填,這樣就增加了不必要的回填費用。經過測算,一個采用素土回填只需200萬元造價的排水工程,在采用石灰土回填后造價竟然增加了70多萬元??梢娫谠O計一開始,就應將控制投資的思想根植于設計人員的頭腦中。設計階段要通過設計方案競標及運用價值工程原理、開展限額設計、采用合同措施等優(yōu)化設計方案,提高設計質量,做到技術與經濟相統(tǒng)一。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要積極參與設計項目的投資分析,能動地影響設計,以保證造價的有效控制。
3.加強招標階段的投資控制
(1)工程招標包括設備、材料采購招標和施工招標兩個方面。招標文件的編制應當非常嚴密而準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及爭議,也可有效地避免過多索賠事件的發(fā)生。對于市政工程,由于工程材料所占投資比例較大,不可預見因素較多,所以編制招標文件及簽訂施工合同尤為重要。
(2)施工合同是工程決算、撥付工程款及處理索賠的直接依據,也是工程建設質量控制、進度控制、費用控制的主要依據。因此,在簽訂合同時應謹慎,特別是采用費率招標時,更應弄清業(yè)主與施工單位各方的責、權、利。對于其中的包干風險費,必須把握其費用的內涵。這對于市政工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4.加強施工階段的投資控制
在工程施工階段,由于工程設計及招投標階段業(yè)已完成,其工程量已完全具體化。在此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可能性相比其他要少一些,但足真正形成工程實體主要是在這一階段,若控制不好,也會使投資失控。
(1)嚴格控制工程變更。施工前,要組織施工人員到現場踏勘,并對圖紙進行會審和技術交底,避免施工中出現不應有的返工;對于通過設計變更擴大建設規(guī)模和提高建設標準的情況,看是否有原審批部門的批準;盡量減少合同外費用。對不符合程序的口頭變更的工程量應不予認可。
(2)嚴格現場簽證管理。現場簽證是工程建設中經常性的工作,若管理不到位,就可能給工程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這就要求駐地監(jiān)理及甲方代表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施工現場記錄,同時要經常到工地,做到“隨做隨簽”,避免“一攬子”及日后簽證。眾所周知,市政工程合同外費用所占比例較高,所以要嚴格加強現場簽證的管理,制定現場簽訂管理程序。
5、加強竣工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
該階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階段。根據合同、預算及費用定額、竣工資料、國家或地方的有關法規(guī),認真審核工程款。以政策為依據,對送審的竣工決算進行核實工程量,落實聯系單簽證費用,核實各分項工程使用的綜合單價是否與投標或合同簽訂時的綜合單價相對應,審核竣工決算總金額,使審核后的結算真正體現工程實際造價。在竣工資料齊全、準確的情況下,工程造價的最終金額數要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工程造價咨詢單位進行審計,由其出具審計報告,甲乙雙方簽字認可。以確保工程造價的公平、公正和具有法律效率。
四、結束語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把成本控制放在市政工程項目實施階段,即施工階段。通過本文論述,可見城市市政工程造價控制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我們只有加強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造價控制和審查,通過控制來發(fā)現項目投資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促使投資管理的不斷完善,提高政府財政投資效益。投資管理中應充分發(fā)揮激勵和約束兩種機制的功能,并不斷進行投資管理體制的改革,實行建設項目的法人管理制度。改革現行的定額計價模式,形成以量為主的企業(yè)定額系統(tǒng),建立以市場定價的價格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