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摘要:教科書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要教學資源,在教科書的組成元素中,文字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教科書的品質。本文從想象、生活和品質這三個方面,闡述了臺灣康軒版小學《國語》教科書的文字魅力。
關鍵詞:教科書 ? 臺灣康軒版小學《國語》教科書 ? 文字魅力
文字是一種語言符號,也是一種重要的交際工具,它包含著豐富的社會心理和意識。教科書作為教學中師生互動、碰撞火花的橋梁,其文字在凸顯教科書的作用方面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臺灣康軒版小學《國語》教科書(十二冊)為例,具體分析了這套教科書的文字魅力。
一、充滿童趣的文字為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教科書中,常常能看到充滿童真、童趣的文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并體會歡樂。
如“我輕輕地走過小巷,王媽媽屋前的樹上,蝴蝶忙著娶新娘,紅紅的花朵是嫁妝?!笔堑谌齼浴蹲哌^小巷》這篇文章中的一句話。一個“忙”字,勾勒出了蝴蝶采蜜過程的辛勤背影,“娶新娘”“嫁妝”則把蝴蝶和花兒友好而親密的關系鋪敘出來。
第五冊中《飛蛾與鴕鳥》是一個充滿趣味的故事,飛蛾因為被小鳥追而逃到了山洞,鴕鳥因為被小獅子追也逃到了山洞。為了保護自己,飛蛾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它和鴕鳥相互交換了自己身上的零部件。這個時候,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蟲+它=蛇,我+鳥=鵝。交換之后,飛蛾和鴕鳥都順利地逃脫了危險。
這樣的文章不僅讓故事變得鮮活、有趣,而且讓學生透過文字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使學生一邊驚訝于作者巧妙的構思和豐富的想象,一邊學著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作。
二、樸實的文字為學生還原了真實的生活世界
在第三冊《第一次做早餐》中,小主人公早上起來為爸爸媽媽準備簡單又充滿愛心的早餐,這樣的早餐正如文章所說“味道是香香的”?!跋阆恪边@個詞一般用于口語表達,而作者把它用在這篇文章中,使學生不自覺地聯想起今天早上自己吃過的香噴噴的早餐,感同身受,也會激發(fā)學生為家里人做一次早餐的沖動。這樣的文字體現了這個學齡段孩子可愛、童真的天性,令文章充滿感染力。
又如第十冊《從從容容 ?穩(wěn)穩(wěn)當當》這篇文章是一封父親寫給女兒的信。父親列舉出女兒的小毛病,并希望女兒能改掉平日里的小毛病,文章情真意切,文字樸實深入人心。此外,《傅雷家書》和明代楊繼盛的《書付尾箕兩兒》都是以至親長輩的口吻送給孩子一些忠告和啟示。當學生閱讀這些文字時,就如在聆聽長輩的諄諄教誨,不自覺地改正自己的小缺點。
教材中的這些文字都刻上了生活的影子,仔細閱讀就會品嘗到生活的滋味。
三、簡單的文字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品質
第六冊的《一封道歉信》講述了一個故事:小男孩因為摔壞了小女孩的文具盒而覺得抱歉,并對自己沒有及時承認錯誤而感到羞愧。他寫了一封道歉信,希望得到小女孩的諒解,并買了一個新的文具盒送給小女孩。這樣的故事時常發(fā)生在學生之間,能否勇敢地承認錯誤,或者原諒別人是非常重要的品質。文章指導了學生應該如何正確地認識和處理這樣的狀況,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個有責任的人。
此外,文中還有這樣一句話:“昨天,我請家人陪我到書店?!币粋€“請”字,包含了小男生對家人的尊敬。如果換成“我讓家人陪我到書店”,意義則大不相同。由此可見,禮儀文明的規(guī)范就體現在一個個簡單的文字和句子中。
又如第四冊的《黃媽媽的笑臉》《愛心傘》,第五冊的《阿婆的良心傘》《謝謝您》,都把高貴的品質散落在簡單的文字中。通過學習,學生可以讀而思之、讀而行之。
小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活躍、抽象思維較弱的階段,培養(yǎng)他們感悟文字魅力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教科書編寫者慧眼識真,從生活中尋真、求實;需要教師匠心獨運,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發(fā)掘文字中的精彩;需要學生自我內化,發(fā)揮想象,一滴水里見陽光。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課程與教學系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