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芝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中小學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如何進一步提升中職心理健康教學的實效性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
關鍵詞:中職心理健康;實效性;探究
一、中職心理健康教學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1.教材選擇極其有限
盡管目前市場上有很多關于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書籍,但是真正比較結合實際、符合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現狀的相應教材卻十分欠缺。為此,一些中職教師在選擇教材時只有自主摸索,盡管對于教材的選擇存在目標性,但依舊缺乏一定的針對性。
2.教學模式守舊單一
由于一些客觀原因,中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課堂講授的方式,學生參與的機會較少,這不僅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課程評價體系缺乏科學性
目前來看,很多學校并沒有一套完備的心理健康教育評價體系。很多學校只是單純地依據其他課程的評價體系,關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學習,卻并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它關注的應該是心理健康知識的內化。
二、如何提升心理健康教學的實效性
1.內容要精簡且有吸引力
精簡就是要求中職院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安排時,課程內容要豐富多樣,對學生要有一定的吸引力。這就要求學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安排時,要注重考慮學生的興趣所在,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進行課程的安排,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2.教學內容簡單化
簡單化就是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盡可能簡單化,使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印象更加深刻。為此,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相關視頻進行教學,充分運用視頻教學的生動形象和直觀性加深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視頻教學不僅可以營造一定的課堂氛圍,還可以激起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好奇心,增加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3.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
為了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我們可以通過設置心理游戲、角色扮演和放音樂等方式實現樂中學習的目的。設置一些心理游戲,進而把心理游戲引入課堂教學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思考。角色扮演和音樂傾聽促使學生進一步融入學習氛圍和場景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楊華.試論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心理健康》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子商務,2012(06).
[2]周代均.淺談實現中職心理健康教學有效性的對策[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4(0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