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萍
摘要:目的:探討研究孕三烯酮聯(lián)合消癥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對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0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患者只服用孕三烯酮膠囊,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服用消癥湯,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結果: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87.0%顯著多于對照組的71.0%,并且實驗組血清性激素水平各項指標值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孕三烯酮聯(lián)合消癥湯能夠有效改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并且降低了疾病的復發(fā)率,值得進一步推廣運用。
關鍵詞:孕三烯酮;消癥湯;子宮內膜異位癥;血清性激素
子宮內膜異位癥指的是有活力的子宮內膜組織結構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位置,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疑難病,該病的發(fā)病率高達10%—15%,并且每年均呈上升的態(tài)勢,對女性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該病病發(fā)時,會引起患者出現(xiàn)性交痛、盆腔痛、不孕和月經異常等癥狀。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但是這種方法破壞性較強,難以徹底消除患者的癥狀,術后的復發(fā)率較高,并且手術之后需要服用藥物進行維持治療。隨著醫(yī)學研究的深入和臨床經驗的積累,孕三烯酮聯(lián)合消癥湯的治療方法得到了運用,為了進一步探討孕三烯酮聯(lián)合消癥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對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響,本研究隨機選取了2013年6月-2015年6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0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采用對照方法進行研究,現(xiàn)將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0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所有研究對象均同意接受測試并接受腹腔鏡檢查,其中實驗組100例,年齡23-41歲,平均年齡(31.4±4.1)歲,病史0.7—4年,其中伴有性交痛癥狀的患者29例、盆腔痛患者31例、不孕患者18例、月經異?;颊?2例;對照組100例,年齡24-43歲,平均年齡(32.6±4.5)歲,病史0.6—3.7年,其中伴有性交痛癥狀的患者27例、盆腔痛患者33例、不孕患者17例、月經異?;颊?3例。兩組患者在病史、年齡等基本方面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2] (1)周期性直腸刺激癥狀,進行性加??;(2)漸進性痛經;(3)接受研究前三個月未接受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4)盆腔病理性包塊、結節(jié)。
1.3 排除標準[2] (1)其他原因引起痛經、不孕或者盆腔包塊、結節(jié)者;(2)同時接受子宮內膜異位癥其他治療者:(3)對藥物過敏者:(4)接受研究前半年內服用激素藥物者。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患者只服用孕三烯酮膠囊(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為2.5mg/粒,批號為H19980020),每周服用兩次,每次服用一粒,在月經前的第一天以及第四天分別服用兩次孕三烯酮膠囊,連續(xù)服用半年。
1.4.2 實驗組患者服用相同的孕三烯酮膠囊,每周服用兩次,每次服用一粒,在月經前的第一天以及第四天分別服用兩次孕三烯酮膠囊,連續(xù)服用半年;在此基礎上添加消癥湯,消癥湯主要包含炙地鱉蟲、炙山甲片、黃芪、夏枯草、黨參、莪片和三棱,每類藥材各10g,以及15g馬鞭草、20g昆布和15g石打穿,將藥物進行煎煮,患者在飯后40min服用,每天服用兩次,連續(xù)服用3個月。用藥期間禁止使用油膩辛辣以及刺激性食物。
1.5 觀察指標和評判標準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血清性激素水平。判斷標準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其中:若患者消除痛經以及腹部下墜感等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并且盆腔內沒有包塊或者結節(jié),月經恢復正常,沒有壓痛感則判定為痊愈;痛經以及腹部下墜感等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基本消除,盆腔內包塊或者結節(jié)減小,月經基本恢復正常,且壓痛感得到減輕則判定為顯效;痛經以及腹部下墜感等子宮內膜異位癥癥狀得到緩解,盆腔內包塊或者結節(jié)有少量減小,并且壓痛感減輕則判定為有效;其余者判定為無效。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采用檢驗;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通過對比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痊愈、顯效以及有效的人數均多于對照組,且總有效率87.0%顯著多于對照組的71.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 通過對比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治療前雌二醇、血清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值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各項指標值均有所下降,但是實驗組的下降幅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對比(X+S)
3.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疾病,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是采用腹腔鏡手術,但是這種方法破壞了子宮周圍的組織,此外,腹腔鏡手術只能對肉眼可以砍價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癥進行清除,治療不夠徹底,因此術后復發(fā)率極高。有相關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病機是腎氣和氣血不足,導致患者出現(xiàn)氣滯血瘀、胞脈受到阻止,從而使患者痛經以及不孕。
消癥湯中的莪片能夠消除積血、化解疼痛,具有抗血栓、抗炎、保護肝臟以及抵抗纖維組織增生的作用;當歸和丹參能夠活血通絡、祛瘀止痛,可以有效的保護血管的內皮細胞、改善微循環(huán)、抵制和解除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同時,當歸有助于患者補血和學,能夠降低達那唑的不良反應。孕三烯酮是一種抗早孕藥物,能夠有效抑制孕激素的分泌,同時有助于子宮內膜以及異位病灶細胞的失活和退化。
在本研究中,聯(lián)合使用孕三烯酮和消癥湯的實驗組患者,其血清性激素水平各項指標的改善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治療的總有效率87.0%也遠遠高于對照組的71.0%,表明兩種藥物的綜合使用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孕三烯酮聯(lián)合消癥湯能夠有效提高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大大降低了疾病的復發(fā)率,顯著地降低了該疾病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值得進一步推廣期運用。
參考文獻:
[1]夏雨露.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治進展[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6(13)期:97-98.
[2]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yè)委員會.子宮內膜異位癥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婦女不孕癥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標準[J].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11(06):376—379.
[3]Morotti,Remorgida,Beccelli.Comparing treatments for endometriosis-related pain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migraine without aura.[J].J Comp Eff Res,2012,01(04):347—357.
[4]金美媛,高姍姍,姚慕崑.中藥聯(lián)合孕三烯酮膠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療效觀察及對血清雌二醇、孕酮及黃體生成素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5,12(05):1238-1240.
[5]孫翠仙,馬承曉,高麗霞.中西結合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術后42例療效分析[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03(02):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