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素敏
題目中出現(xiàn)的這個問題并不是我憑空想出來的,而是我的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的“一鳴驚人”之作。我很欣慰在我講到“圓”這個章節(jié)時,有個學生從座位上一躍而起冒出了這么一句,這說明他已經(jīng)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
從現(xiàn)象上來看,圓是自然中存在的現(xiàn)象,比如地球就是圓的,有些水果長出來也是圓溜溜的,人的眼球、樹木的橫截面等也是圓的。從應用上來說,圓是后天應用的產(chǎn)物,比如水桶的底、各種車的輪子,甚至鍋碗瓢盆等。
從生活應用上來說,圓具有容積大,適合做器具的特點。我先從最常見的現(xiàn)象入手提問:“你今天是怎么來學校的?”學生答騎自行車來的。我說:“如果把你的自行車輪子換成方的,明天你再騎來吧?!边@時候班里學生一陣哄堂大笑。有個學生大叫:“那還不一路摔跟頭嗎?”是的,學生在哄笑中動了腦筋,方的車輪是不能把人安全帶到學校的。我接著拋出了問題:“為什么?圓的哪些特性讓人們選擇了它來做車輪?”這時候,我寫下“圓易于滾動”幾個字,大家恍然大悟,不是剛才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了。
那么,除了易于滾動外,作為器具,為什么圓這么受歡迎呢?這很自然地激起了學生的興趣。我這時才道出了本節(jié)課的授課動機:圓面積的計算和比較。我拿出同樣的紙,分別疊成底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直筒,然后帶領學生開始計算比較。首先我們要學會圓的面積的計算,然后用公式算出圓的面積,進而算出圓形直筒的容積,再算出正方形直筒和長方形直筒的容積,這樣比較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用的東西一樣,但是做成圓筒要比別的形狀容積要大,這樣一來,以上問題就解決了,學生學會了計算和比較,還學會了思考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是科學的應用。
但是,只知道了圓的優(yōu)點是不夠的,這時候還要把知識進行延伸,把從生活中來的問題加以解決還要用到生活中去才行。所以這時候我們應該“乘勝追擊”加以提問:什么東西或物體還可以做成圓形的?什么物體只能是圓形的?什么物體不能是圓形的?找出理論依據(jù)并解答出來。
這樣的問題可以留到課下去做,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觀察討論,在課堂上剛學到的知識也有了應用和消化吸收的過程,等到一定的時間以后,我們再把這個問題拋出來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見識增長了許多。
數(shù)學看似嚴肅,其實也和其他學科一樣,是一門普通的和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我們要善于抓住問題,引出問題,用實際應用解決問題,很多問題連起來就成了科學。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