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珍
摘要:經濟發(fā)展了,城市化的進程帶動了全國城市園林設計的繁榮隨著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園、綠化廣場、生態(tài)廊道、市郊風景區(qū)等愈加成為城市的現代標志,成為提升城市環(huán)境質量、改善生活品質和滿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徑,城市園林生態(tài)、景觀、文化、休憩和減災避險的功能定位逐步被業(yè)內認同,從傳統(tǒng)園林到城市綠化,再到城郊一體化的大地景觀,園林規(guī)劃設計的觀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領域也在拓寬。本文簡單闡述了園林設計的發(fā)展及其重要性,重點依據點線面思想分析了幾何圖案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對園林景觀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點線面;園林設計;幾何圖案
前 ?言
園林設計在我國應該說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是因為我們的造園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稱絕佳的傳統(tǒng)園林范例和理論,說它年輕,是由于這門學科在實踐中發(fā)展、演變和與現代社會的融合接軌,又是近幾十年的事,20世紀80年代之前,園林規(guī)劃設計業(yè)內人士很少,加上國力有限,除了出現過個別優(yōu)秀作品外,總體上還處于比較初級的水平,一般地講,軸線、景區(qū)、山水綠地加上傳統(tǒng)的或革新式的園林建筑符號,成為園林設計的普遍模式。人們心目中的公園形象,基本上是綠蔭下的亭臺。
一、點、點構成的應用
點與點構成在園林設計中合理利用使之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是人們審美要求的反映。它的美學精神可借用宗白華先生的一句話來概括:“ 于有限中見到無限,又于無限中回歸有限。點由于位置、大小等原因,給人造成某種傾向性的情感,這就是人對點產生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一種客觀而又復雜的現象,同樣的一個點或點的構成經由視覺傳到人腦,因不同狀況產生不同點感覺差異。例如:點在上方,且左右空間對稱,動感強;點在中心,有靜的安定感,注目性高;點在下方,且左右空間對稱,安定感強;點在左下方,有向左下方移動感,動感強等等,大小不同或者相同的幾個點的構成也會給人有三角形、方形、六角形、距離遠近等感覺。點在園林設計中應用廣泛,涉及園林建筑設計、園林水體設計、園林植物設計等。我們以植物栽種的點為例來研究,每一個植株單體就是一個點,那么點與點構成在園林中應用方式有:同間隔點的排列組成,例如:綠籬植株排列、行道樹植株排列;印刷網版式點的排列組成,例如:休閑廣場的樹陣;按斜軸排列式點的組成,例如:植物迷宮;漸變間隔,產生疏密,聚散;成組間隔排列,產生節(jié)奏感;圓點中心距離相同,點的大小不同,產生明暗變化;大小點表現立體感等等。點的運用范圍遠不止這些,如湖中小島相對湖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點,它的位置、面積大小變化會對整體布局的重心、構圖有很大的影響,我們應該把點應用發(fā)散開來。
二、線、線構成的應用
線跟點一樣有著豐富的形式和情感。園林設計中常用線形有:水平橫線、豎直垂線、斜直線、C曲線、S 曲線、渦線。不同的線姿賦予了線不同的性格,例如垂線有上升、嚴肅、端正之感覺;水平線有穩(wěn)定、靜止感;斜線有動勢、不安定感;折線介入動靜之間;粗線有強壯、堅實感;細線有遷弱之感;左上拋物線有流動的速度感;左下的圓周弧線飽滿完美;右上雙曲線有對稱美、流動感;中橢圓曲線有短軸受壓、長軸離心之感;右下波線有節(jié)奏感;自由曲線彰顯奔放個性等等。線在園林設計總體布局方面關系到軸線關系、對稱均衡,我們這里還是以植物栽種為出發(fā)點闡述。園林植物栽種的線是指植株、鋪裝或建筑小品等以線的形式排列,例如:綠籬、行道樹、坐凳的線形排列。根據線形與線構成不同,線的應用方式有:線的等距橫向排列;線的等距豎向排列;線的等距斜向排列;線的成組間隔排列;粗細線間隔漸變排列;折線等間隔排列;橫豎直線交織,變化橫線間距的排列;波線等距交織排列;中心放射排列等等。線的流動感,在園林設計中合理利用,可以讓人為造景,更加充滿生命,靠近自然。
三維線形在園路設計應用得最多。直線型的園路,如從空間的中部通過時,人們在路上行進的視線對著對景的方向,首先看到對景的全貌,然后再看到對景的主體,最后是對景的細部,也即從整體到局部到細部的賞景過程,使人們獲得賞景的滿足。故此路段的長度與對景畫面的寬度及高度,要適合人們行進時賞景的距離和速度,太短則不能滿足,太長又覺得不夠緊湊。而路兩側的景觀常作對稱的布置,以襯托出主景,顯示主景雄偉莊重的氣氛。直線型的園路如從空間一側通過時,則視線被引向空間開闊的一方,一般常作自然式的景觀,呈長卷連續(xù)式的構圖。為了控制好畫面,沿路有時設上一些平淡的樹木作框架,以勾勒出美好的對景。從空間中部通過的園路,從起點到終點,其賞景的順序是不能逆轉的,后者從空間一側通過的園路則可逆轉,起點和終點可以互換,故前者的主景是明晰、固定的,而后者則是多變化、多趣味的。曲線型的園路,可分為規(guī)則式與自然式兩種。規(guī)則式曲線是由圓弧所組成,它有一個圓心存在,對景就設在圓心上,因此賞景者是等距離地圍著對景轉,看到不同角度上的對景的畫面,比單純的直線多變化,且多趣味。自然式的曲線多呈S 形,實際上是由幾個長短不同的直線連續(xù)構成的,所以每一段直線的視線終端要有一個對景。在一個空間里的自然曲線,有幾個曲折,就有相同數量的對景。這些對景組合成該空間的主體景觀。曲線型的園路,其起點與終點可以逆轉互換,故景觀更多變化,且更多趣味。
三、面的應用
面其實是點或線圍合起來的一個區(qū)域,面根據形狀可以分為:幾何直線形、自由直線形、幾何曲線形、自由曲線形。園林設計中面的運用普遍,例如在綠地中植物根據種類不同形成不同的面,植物根據其色彩偏向不同形成不同的色面,面還常運用到綠地草坪、綠墻、林道鋪裝等等。根據面的形、面與面之間的搭配運用,其應用方式有:幾何直線形面依中心劃分;同心圓劃分;依邊緣劃分;面的錯位重疊;表現旋轉的面;菱形的組合;六角形的組合;不等邊六角形的組合;偏心圓擴大;表現漸變的面等等。園林設計中面的合理應用,能夠突出主題,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四、交叉構成的應用
這里指的交叉構成是指點與線、點與面、線與面的構成或點、線、面的共同構成。交叉構成是一個綜合構成概念,它的依據就是客觀存在的美的法則:和諧、節(jié)奏、對比、均衡等;還有畢達哥拉斯學派從教學的量度中發(fā)現的“ 黃金分割比率”。我們在園林綠化設計中常應用的手法主要有重復、近似、漸變、變異、對比、集結、發(fā)射、特異、空間與矛盾空間、分割、機理及錯視等等。
五、結束語
園林設計作為構建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主要載體,作為改善城市環(huán)境、推動節(jié)約型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引起了相關部門、業(yè)內專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一名園林工作者,我們應該深刻理解國家對于園林行業(yè)的指導性方針,從建設和諧社會和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出發(fā),從園林規(guī)劃、施工、養(yǎng)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人手,提高資源利用率,摒棄浪費,從而實現園林建設的低能耗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俊山.城鎮(zhèn)綠化規(guī)劃與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1.
[2]李敏.城市綠化系統(tǒng)與人民環(huán)境規(guī)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1.
[3]胡長龍.園林規(guī)劃設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