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迪?周寬?姚強
【摘 要】 本文闡述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提出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tǒng)領,加強理論武裝;將高校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相結合;在高校校園實踐活動中具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高校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根高校提供制度保障。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建設;途徑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任務和“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三個倡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在實踐中融入“三個倡導”,是高校的神圣使命,指明了今后的發(fā)展方向。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對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大學生作為新型文化科技的擁有者與承繼者,是構建與建設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主體。因此,教育學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高校校園精神文化注入民族因素和時代因素,促進大學生形成和堅持社會主義的榮辱觀顯得尤為重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一步凝練,國家、社會及公民層面的“三個倡導”更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內容進一步具體化,有助培育大學生合理的政治思想與正確的發(fā)展方向,進一步形成民族意識、時代精神與榮辱觀等基礎素養(yǎng)。
2、對建設和諧校園、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校園是溝通思想、培育人才的基地,是知識傳遞和文化建設的主要場所。建設是文化發(fā)展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高等院校在文化建設中應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讓其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擁護者,傳遞者及引領者,使他們在傳遞知識技能的同時,將自身的價值觀傳遞至身邊的親友及社會,從而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形成,這對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3、對推動民族院校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校園文化是高校發(fā)展生命力的源泉,為高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導向作用,因此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有助于為學校的健康發(fā)展形成長效機制和動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校園文化的精神、物質、行為及制度等文化因素挖掘校園文化資源,塑造靈魂、凝聚人心,增強合力,使核心價值觀成為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不竭的力量源泉,共同建設和維護和諧的校園文化和育人環(huán)境,推進高校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
1、取得的成就
(1)教育內容不斷完善。理論教育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渠道,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一直在不斷調整與改革。高校都設有四門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課,分別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始終貫穿于這四門基礎課之中。在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后,高校均切實開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將所學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以融合,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高。
(2)教育形式多種多樣。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教育形式不斷推陳出新,除了課堂講授之外,還進行了社會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網絡宣傳等顯性教育形式。以院系為單位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參加活動的同時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充分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與內涵。
2、存在的問題
(1)學生作為主體方面。面對全球化浪潮、網絡獲取信息資源的便利、社會思潮與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趨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會受到資本主義逐利思想的沖擊,大學生的思想更加容易受到負面信息以及物質條件的價值偏向的影響,過度強調自身個性的自由從而忽略了公共道德和社會責任,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2)學校教育作為客體方面。高校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客體,過多重視了物質文化建設,忽視了精神文化建設。很多高校著重強調校園環(huán)境的改善,在校園文化建設和宣傳中力度不夠。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還存在教師參與引導缺失,課堂授課方式過于單一,教師難以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各項活動的實施與開展未能上升到理論高度,除了學生干部與學生黨員外,其他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活動影響范圍不夠。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tǒng)領,加強理論武裝
高校應以當今社會國情為依據,將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融入到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之中;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提高學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將校園精神文化與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相結合;加強社會主義的理想教育,通過對師生的思想文化熏陶來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榮辱感和健全的道德人格,努力實現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
2、將高校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相結合
高??煽茖W利用校園公告欄、校園廣播站等校園宣傳媒體,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近年來網絡文化的影響不斷擴大,對校園文化的建設有著深刻的影響。高??赏ㄟ^網絡這一載體,建設以網絡為主體的校園多媒體系統(tǒng),發(fā)揮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通過校園論壇、主題教育網站、網絡電視臺、師生互動交流等形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積極和諧的氛圍,提高學生的愛國意識以及思想素質。
3、在高校校園實踐活動中具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在大學課堂中大力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加強教師的參與和指導作用。再者,緊跟時代脈搏,積極開展實踐創(chuàng)新類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最后,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節(jié)日等機會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增強學生的愛國之情,懂得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4、加強高校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根高校提供制度保障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健康發(fā)展,學校所制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既要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職能和激勵職能,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因此,高校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體系中,使其成為師生日常的行為準則以及基本標尺,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2.11.08.
[2] 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3] 李君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新華文摘,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