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世虎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在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提高,在對過程與方法的應用,在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有了明確的要求: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目標的傳授,而是加強學科課程的聯(lián)系與綜合化;培養(yǎng)其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借助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中學物理實驗也包括演示實驗、邊學邊實驗等不同類型的實驗。那么,怎樣在物理教學中加強實驗教學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物理的主動性
初中物理教學對物理教學起到啟蒙作用,學生學習物理主要以滿足好奇心與興趣為主。因此,物理實驗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并將此“短暫”的興趣加以培養(yǎng),并促其穩(wěn)定地發(fā)展,在演示實驗教學、開發(fā)家庭小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與此同時,教師要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物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將實驗教學、理論教學、思想教育加以深化,把情感、能力、科學態(tài)度及科學方法相結合,以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
二、實驗教學優(yōu)中選優(yōu),追求良好的效果
實驗教學要求學生先明確實驗的目的,還要根據(jù)教學要求對適合的實驗加以選擇。先創(chuàng)設情景,能夠讓學生領會新課的目的,對實驗做出的選擇,要發(fā)揮“一石激起千層浪”之效;當要打破學生的認知結構時,實驗教學還要力求做到“學生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之效,讓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要強化新建的認知結構,還要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實驗,喚起學生的再認識,并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解釋這種現(xiàn)象,在分析問題中起到“橋梁”的作用。比如,為什么在一只蘋果上插了銅片和鋅片,接上導線以后也能使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光。
三、發(fā)揮演示實驗的啟發(fā)性,在實驗中提高能力
演示實驗本身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但是,這也需要教師做適當?shù)闹笇?,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加以分析。在對多個演示實驗進行組織時要做到層層遞進,由簡到繁,由直觀到抽象,在做“壓強”的演示實驗時,可以用“冷水錘子”放入冷水澆淋過的存有熱水蒸氣的密封的易拉罐中,在易拉罐受大氣壓力變形以后,就會有“驚奇”現(xiàn)象發(fā)生,教師可以趁機提出質疑“是什么把易拉罐壓扁的?”“如果不是,那又會是什么?”在做演示實驗時讓學生體會由簡到繁,層層深入地模擬實驗,比如,在瓶內擠出空氣,在“覆水杯”實驗中,用水代替了空氣做“瓶吞雞蛋”的實驗,可以觀察到瓶內空氣在減少。
四、邊學邊實驗,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有些實驗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學生邊學習邊做實驗。做實驗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在課堂引入時,可以探究與訓練并用,實驗時間也可調整,實驗方式各不相同,沒有完整的實驗步驟,學生“邊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少走彎路?!斑厡嶒灐敝饕侵笇W生通過課堂學習提高動手實驗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增強形象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有些實驗沒有演示實驗那么順利,而又要求學生結合所學新課教學,掌握實驗時間,就要在課前做好準備,并且在課堂上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
在學習“磁場”時,課前要求學生收集廢舊磁體、大頭針和銅片,另外還自帶一元、一角的硬幣,還要準備木塊、塑料片等。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動手,提高自己的感性認識,使學生了解磁體、磁性、磁極及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邊學邊實驗的材料主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讓學生通過實驗體會到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助于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物理實驗對學生學習的重心加以強調,由知識的傳承與積累過渡到知識的探究,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獲取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教師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及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加強教學,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設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許國梁.中學物理教學法[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澤農.新課程教學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