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艷萍
【摘要】 目的 分析護理干預措施對于老年癡呆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方法 對12例老年癡呆癥患者采取多種護理干預措施。結果 護理干預使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yǎng)與訓練,不良行為得以矯正和改善。結論 護理干預對于老年癡呆癥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可以較好的改善患者的智力狀況,值得借鑒應用。
【關鍵詞】 老年癡呆;護理干預 生活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R74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296-02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進展,老年性癡呆癥(阿爾茲海默氏癥)的發(fā)病日趨增加。老年性癡呆癥是老年期常見的由腦功能障礙產(chǎn)生的獲得性和持續(xù)性智能障礙綜合征,表現(xiàn)為慢性進行性精神衰退[1],造成患者智能的缺失及社會適應能力降低,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一系列的困難,已成為嚴重的家庭及社會問題。目前老年癡呆癥尚無根治的藥物和途徑[2],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癥狀,延緩疾病的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十分重要?,F(xiàn)將我所2006年至今居住的老干部及家屬12例老年癡呆癥患者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至今,我所經(jīng)醫(yī)院確診老年性癡呆患者共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齡76—91歲,病史2—6年,根據(jù)AD病情演變,第一期:遺忘期(早期)3例、第二期:混亂期(中期)5例、第三期:極度癡呆期(晚期)4例。
1.2 臨床表現(xiàn)
(1)記憶力障礙:患病初期開始對近期記憶力缺失,而遠期的記憶尚存在,隨著疾病的進展遠期的記憶力也喪失,最終發(fā)展為連自己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及親人都遺忘。(2)定向力障礙:不能正確說出自己的位置,不能回到自己的房間,甚至連自己的家門都找不著,容易走失。(3)語言障礙:常表現(xiàn)為語無倫次,含糊不清,詞不達意,絮絮叨叨。(4)性格和行為的改變:常表現(xiàn)為焦慮、抑郁、激越、欣快、表情淡漠,合并偏身感覺障礙、肢體癱瘓等。
3 護理干預措施
3.1 基礎護理 首先為癡呆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舒適、整潔、安全的治療生活環(huán)境。對輕、中度的患者,特別是早期癡呆的患者,必須積極進行康復治療,在生活上給予照顧并指導其自理,鼓勵患者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如聽音樂、讀書、看報、陪患者聊天,幫助回憶過去的生活經(jīng)歷等。對臥床患者維護個人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減少家庭感染的發(fā)生。協(xié)助翻身、拍背、洗頭、擦浴、洗臉、更換衣服,對大小便失禁的癡呆患者,指導看護協(xié)助及時處理大小便,保持皮膚清潔,床鋪干凈、整潔、干燥,預防壓瘡發(fā)生。
3.2 飲食管理 老年人的飲食應細軟,防止因吞咽困難而造成噎食。在本組觀察過程中有2例因進食過急,沒有完全咀嚼就吞咽而造成噎食,經(jīng)及時處理,使患者轉(zhuǎn)危為安。對此類患者在進食過程應始終保持在家庭護理人員的視野之內(nèi),有專人看管,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對部分不知道進食的患者,我們將飯菜端至患者的桌上幫助其進食,甚至將飯菜放到患者的手中,盛一勺飯菜至其口中引導進食。由于此類患者的特殊性,這就要求我們護理人員要有良好的修養(yǎng)和耐心,對個別癡呆嚴重的患者揀食穢物,首先要保證患者正常的進食及進餐數(shù)量,讓患者吃飽;同時還要加強管理,將每位患者的活動范圍均調(diào)控在護理人員的視野內(nèi),及時制止揀食穢物,防止胃腸疾病的發(fā)生,定時定量喂水,保證入量,確?;颊叩娘嬍碃I養(yǎng)狀況。
3.3心理護理 尊重老年癡呆癥患者,從細微之處體貼、關心老人,耐心聽取老人的話語,積極和老人進行溝通,不和老人爭論,細心領悟其所要表達的含義,保持恭順的交談心態(tài),必要之時可適當采取肢體語言和老人溝通,予以老人充分的關懷,使老人從內(nèi)心得到寬慰,幫助其克服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態(tài),增強老人心理防御能力及自我調(diào)整心態(tài)能力[3]。
3.4 用藥安全護理
(1)服藥時必須有人在旁陪伴,幫助患者將藥全部服下,以免遺忘或錯服。(2)癡呆老年人常常不承認自己有病、或者幻覺、多疑,認為給的是毒藥,他們常常拒絕服藥,需要耐心解釋。(3)吞咽困難的患者不易吞服藥片,要碾碎后溶于水中服用,昏迷和不能吞咽的患者鼻飼藥物。(4)癡呆老人服藥后常常不能述說不適,護理人員要細心觀察患者有何不良反應。對伴有抑郁癥、幻覺和自殺傾向的患者,要管理好藥品,放到患者拿不到的地方。
3.5 認知功能訓練
3.5.1 理解力、注意力、判斷力訓練 AD患者智力損害后恢復很慢,重點是促進其多用腦、勤用腦,刺激大腦的思維活動,可給老人閱讀新聞,看畫報、看喜歡的書,讓他們了解國內(nèi)外的大事,另外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他們玩麻將、打撲克、下象棋、計算能力培訓:做數(shù)學題,護理人員或者看護家屬等在旁指點,這樣既能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使患者的理解力、判斷力得到啟迪,又能分散注意力,避免整天沉迷在幻覺妄想的病態(tài)中,使其日常生活過的豐富而充實[4]。
3.5.2 記憶力訓練 強化記憶力鍛煉,增加信息的刺激量,老人通過對往日的追憶激發(fā)大腦的殘存功能,以此來阻止癡呆的惡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使癡呆癥狀減輕,如可根據(jù)老人的日常表現(xiàn),通過其親屬了解患者過去的喜好,熟悉的事物等展開溝通,以幫助患者勾起對過去生活的回憶。
3 結果
本組病例通過上述方式的護理干預,使老年患者在心理上得到了極大的安慰,他們在患病期間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精心護理,為日后適應社會及家庭環(huán)境,安度晚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組12例患者中,6例能自理生活,4例癥狀有顯著改善,1例癥狀有改善,1例無變化。表明居家關懷和護理使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yǎng)與訓練,不良行為得以矯正和改善。
4 討論
老年癡呆癥患者的護理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面對癡呆老人,護理人員的耐心、愛心、同情心是至關重要的,通過臨床護理干預,嚴密觀察癡呆癥患者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過程中的細微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盡早干預,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更重要的是根據(jù)患者的需要制定各項康復訓練活動。我們對12例老年癡呆患者通過對飲食起居的調(diào)護、心理疏導、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和語言認知功能的訓練,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6例能自理生活,4例癥狀有顯著改善,1例癥狀有改善,1例無變化。由此可見,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護理和康復訓練,可以提高老年癡呆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為其安度晚年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尤黎明,老年護理學,2007;244
[2]莫建娟.護理干預在老年癡呆病人中的應用.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23(2):1068-1069
[3]Wiersma EC.The experiences of place:Veterans with dementia making meaning of their environments[J].Health Place,2008,14(4):779-794.
[4]裴云環(huán),陰其玲,張志芳.老年性癡呆護理進展.齊魯護理雜志,2009,15(2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