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云
【摘要】 近年來,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西醫(yī)主要以促胃動力藥和抗抑郁藥為主來進行治療,效果一般,而中醫(yī)對FD的認識淵源已久,在治療方面有著自己的特色,柴芍六君子湯加減疏肝解郁、益氣健脾,在治療FD方面獲得了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芍六君子湯加減;疏肝解郁;益氣健脾
【中圖分類號】R573.2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720-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引起的癥狀,而經(jīng)過相關的輔助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中醫(yī)目前尚無確切的病名,但以其臨床主要癥狀(主要是上腹痛、燒心、上腹脹滿、噯氣、納差、惡心、嘔吐等)應屬祖國醫(yī)學“痞滿”、“胃痛”、“嘈雜”、“嘔吐”、“納呆”、“呃逆”等范疇。FD的病因多由情志、飲食、勞倦、寒溫失宜等因素導致脾胃氣機升降失常所致。病位在胃,與肝脾密切相關?!短m室秘藏·中滿腹脹論》云:“或多食寒涼,及脾胃久虛之人,胃中寒則脹滿,或臟寒生滿病。”方藥中[1]認為脾胃納運失常,氣血不暢,不通則痛,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本發(fā)病機理。陸青媛等[2]認為,F(xiàn)D病機以脾虛為本,氣滯、濕阻、胃絡瘀阻等為標,以脾虛氣滯為基本病機,貫穿疾病的始終。董建華[3]認為, 肝郁是發(fā)病的條件,脾虛是發(fā)病的基礎,胃氣不降是引發(fā)主癥的原因關鍵所在。單兆偉[4]把葉天士的“肝為起病之源, 胃為傳病之所”作為其發(fā)病部位及所在病機,認為病變部位在胃,而此處的胃為脾胃之功能,肝脾胃同居中焦,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其功能的協(xié)調有賴與肝臟的疏泄調達,另外與肺也有密切的關系。
目前,F(xiàn)D中醫(yī)辨證的規(guī)范性標準尚未明確,臨床分型多樣,病因病機也不盡相同,國內眾多學者對本病也有不同的辨證分型。李淑貞[5]認為,肝失疏泄為FD的病理基礎,將該病分為肝氣犯胃、肝胃郁熱、肝郁濕阻、肝郁脾虛、肝胃陰虛、肝胃瘀血6型。在治療上以疏肝和胃湯為基本方,再根據(jù)不同的癥候隨證加減。馮少華[6]將本病辨證分為脾胃虛弱兼挾痰濕、肝郁氣滯血瘀和虛實夾雜混合3型,分別采用健脾助運、舒肝理氣活血以及和中消痞法治療,效果明顯。談嫻嫻等[7]以朱丹溪“凡郁皆在中焦”的觀點為宗旨,認為氣、血、痰、火、食、濕為中焦的基本病理因素,用越鞠丸加減治療120例,總有效率為95.0%。筆者于臨床實習期間,記錄導師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驗案1例,現(xiàn)展示于下。
患者李某,女,63歲,2014年9月8日初診。患者胃脘脹滿不適1年余,加重1月余?;颊?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胃脘脹滿,飯后明顯,無胃痛,無反酸、燒心,無惡心、嘔吐,自服嗎丁啉、胃復安治療,效果一般;期間上述癥狀反復發(fā)作,未給予重視;1月前因生氣后上述癥狀加重,遂于門診就診,現(xiàn)癥見:胃脘脹滿,偶有胃痛,伴兩側脅肋部隱痛,反酸、燒心,無惡心、嘔吐,無發(fā)熱,納差,無饑餓感,神疲乏力,眠差,醒后難寐,大便稀溏,小便可。舌質暗紅,苔白膩,脈弦弱。西醫(yī)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yī)診斷為痞滿。證屬肝郁脾虛。治法:疏肝解郁,益氣健脾。方擬柴芍六君子湯加減:柴胡12g、白芍12g、黨參30g、茯苓15g、炒白術30g、半夏6g、陳皮12g、山藥30g、煅瓦楞30g、浙貝片12g、炒麥芽30g、神曲20g、合歡花30g、甘草6g。7付,水煎300ml,分早晚兩次溫服,日一劑。
二診:9月16日。諸癥減輕,無胃痛,偶有反酸、燒心,納一般,眠可,大便稍干,1-2日行1次,小便可,上方改炒白術為生白術30g,繼服7付。
三診:9月25日。諸癥均減,無反酸、燒心,納可,眠可,二便可,上方去煅瓦楞、浙貝片,繼服7付。
四診:10月6日。諸癥幾平,舌苔薄白,上方去半夏、神曲,繼服7付以鞏固療效。
按:患者年齡較大,正氣日漸虧虛,脾胃虛弱,中焦運化無力,加之患者生氣后情志不暢,肝氣郁結,肝氣橫逆犯脾,以致脾失健運,脾胃更加虛弱,脾胃升降失職,諸癥盡顯。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氣得以調達,白芍斂陰養(yǎng)血,柔肝緩急,兩藥相配補肝體而助肝用,血和則肝和,血充則肝柔?;颊吣晔乱迅?,脾氣虛弱,加之木郁犯脾,故用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為四君子湯以健脾益氣,脾虛水濕不得運化,易聚濕生痰,加用半夏、陳皮以和胃燥濕化痰,諸藥組成柴芍六君子湯,疏肝郁,健脾運,使得肝氣調達,脾氣得以恢復。山藥補脾益氣,神曲和胃消食,炒麥芽健胃消食,且能疏肝郁,煅瓦楞、浙貝片制酸,合歡花解郁安神。患者二診時大便稍干,炒白術燥性較大,故改為生白術健脾而不燥。三診時無反酸、燒心,方中使用煅瓦楞、浙貝片主要取其制酸之用,故去之。四診患者舌苔薄白,痰濕之象以不明顯,加之老年人津血虧虛,半夏久用易傷陰血,神曲在煎藥過程中易糊鍋,故去之。老年人脾胃虛弱,精血不足,治療時要結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以固護正氣、脾氣為主,切不可攻邪傷正。
參考文獻
[1] 方藥中主編,實用中醫(yī)內科學[M].上海,上??萍汲霭嫔?1985,218.
[2]陸青媛,邱智.健脾助運通降胃氣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118例[J].江西中醫(yī)藥,2008,39(1):31.
[3]王長洪.著名中醫(yī)學家董建華教授學術經(jīng)驗系列之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論治經(jīng)驗[J].遼寧中醫(yī)學院學報,1999,26(7):289.
[4]顧萍.單兆偉教授論治功能性消化不良[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18(1):52.
[5]李淑貞.淺論從肝論治功能性消化不良[J].河北中醫(yī),2001,23(3):196.
[6]馮少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體會[J].光明中醫(yī),2006,21(11):87-88.
[7]談嫻嫻,錢玉凡.越鞠丸加減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臨床觀測[J].新中醫(yī),1998,30(1):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