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課改要改到學生“心”里面

      2015-10-21 09:00:42婁小明
      教學與管理(小學版) 2015年9期
      關鍵詞:心靈老師孩子

      婁小明

      某高中校長講過這樣一件事,該校學生合唱團到國外參加比賽,結果獲得了該年齡組的第一名。讓該校長感到不解的是,小學組前三名的隊伍都能獲得一等獎,高中組的第一名卻只能獲得二等獎。評委解釋道,該校學生的演唱技巧無懈可擊,但歌聲還不是從心底發(fā)出的聲音。于是校長感嘆,雖然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但是還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素質。

      筆者也聽了學生的演唱,的確缺少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感染力,國外評委說得沒有錯。藝術就是這樣的神奇,齊白石簡單的一兩筆,比一般畫家的千筆萬筆更加傳神。俄國畫家弗魯貝爾筆下的天魔,一看就讓人心靈震撼;郭蘭英演唱的“一條大河波浪寬”,一聽就讓人不禁心神激蕩……因為它們都來自于藝術家的心靈,所以具有巨大的藝術力量。一門藝術如果沒有這種力量,是沒有存在的理由的。同理,一種課程改革如果不是改到學生心里,也是無法真正改變民族素質的。

      那么,是否如上文這位校長所說,我們的課程改革還沒有改到學生心里呢?筆者認為此觀點雖偏激,但是不可否認存在著這樣的現(xiàn)象。看看我們周圍的成功教育經驗介紹,××特色、××教學法、××課程……教育者過多地將目光轉移到具體的課程和教學方法上,而缺少對教育哲學的關注,缺少對教育應該培養(yǎng)怎樣的人的深度思考,缺少像陶行知一樣對教育價值的全面思考。看看我們周圍的成功教育事例,××同學考取了名校,××學校升學率達到100%,××學校絕大部分學生被國外高校錄取……家長將階段性的成績當做了教育的終極目標,卻沒有問問孩子:你為什么要學習?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你的一生想要干什么?看看我們成功的課堂教學,教學理念是否新穎、學生討論是否熱烈、學習是否采用了合作的方式……成為主要的評價標準。而沒有看看孩子畫每一根線條是否專注,他們的朗讀是否是真情實感,他們的學習能力是否有了提高。再來看看我們周圍的感人德育:給家長洗一次腳、給孩子一個擁抱、評選文明禮儀好少年……似乎活動越具有轟動效應,效果就會越突出。而沒有看看學生對老師問好是否真誠,在校外能否主動與人打招呼,在沒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能否遵守紀律。

      一些學校的管理者也認為,現(xiàn)在學校課程需要開發(fā),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管理需要轉型,結果學生普遍出現(xiàn)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知識不扎實、習慣不好等現(xiàn)象。在一些教育導向上也出現(xiàn)了問題,例如課堂強調預設拒絕生成,氣氛強調活躍漠視沉靜,方法強調合作忽視獨立,方式歡迎繁復拒絕簡潔……結果學生還沒有學會走路就要求他們奔跑,還沒有理解就要求他們運用,還沒有樹立根本就要求他們開花結果。孩子們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不按時完成、學習理想模糊等等現(xiàn)象比較突出。

      那么,什么是改到心里的教育呢?筆者曾經聽過美國最美教師雷夫的報告,他所講的兩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在一次朗誦比賽中,一名孩子朗讀的是一個美國士兵的家信,他讀著讀著就流下了眼淚。其實從技巧層面來講,孩子的朗讀算不上精彩,語調平緩缺乏節(jié)奏,表情平淡并不激昂,甚至穿著也不太考究。但是雷夫并不掩飾得意之情,在講座中多次提及。另一個是他輔導孩子答題技巧,讓孩子們用游戲的心態(tài)來看待考試?!翱?!編寫試卷的老師這樣設計是為了讓我們掉進陷阱?!薄靶⌒模谶@道題里面有個機關需要我們破除?!焙⒆釉诳荚嚨臅r候,一邊答題一邊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筆者開始不以為然,后來仔細一想,由不得和雷夫一樣感到驕傲了。一個孩子在平時閱讀時是不會像朗讀比賽那樣“拿腔拿調”的,如果他流淚了、歡笑了,說明他的心靈和作者產生了共鳴,這樣讀書才算真正讀到心里面。一個孩子能夠在考試的過程中發(fā)出會心的微笑,那說明他已經揣摩透了編者的意圖,真正了解了考試的意圖……從這兩個事例中可以看出,雷夫的教育解決的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解決的是學生的終身問題,面臨的是教育的整體思考,回答的是學生的內心訴求……這樣的教育才會真正地改變學生,是改到心里的教育。

      那么,如何讓課改改到學生心里面呢?

      筆者認為,改到心里面的教育必須是心與心的“聯(lián)網”。要讓學生從心里認同老師的教育,老師必須從內心認同自己所教的內容。有的老師認為,學生所學的內容淺顯,自己“吃老本”就夠了,不需要再進行學習了;有的老師對所教的內容并不熱愛,常年不寫一篇論文、不看一本專著,反而要學生熱愛學習、喜愛看書;甚至有的老師認為教育就是一種“欺騙”,只要能夠讓孩子“上當”就是成功。這樣的教育,只不過單方面要求孩子對學習“來電”,而缺少了一個“相互摩擦”的過程,只能讓學生的喜愛停留在表面。即使是教師表面上的嚴厲和“盡心”,也不能掩蓋其對課程理解的蒼白、教育信念的孱弱、對孩子教育的無力。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一片云推動另一片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據說,朱自清在溫州十中教學的時候,一邊辛勤教書,一邊醉心于文學創(chuàng)作。他教學不作敷衍,講解非常認真,再加上他的文章屢屢發(fā)表,因而非常受學生歡迎。學生再也不以“鄉(xiāng)下土佬”視之了,而將其看成是有“風度”的大師。正是因為朱自清對孩子的貼心、對文學的熱心、對教育的衷心,激發(fā)了一大批孩子學習文學的熱情,因此孩子的心和老師的心連在了一起。相比較于某些教師通過靚麗的形象、溫和的表情、甚至是小小的獎勵來贏得孩子們的親近,朱自清的做法更加高明,因為他讓學生從老師身上看到了更加廣闊的文學世界,這更接近于教育的本質。

      改到心里面的教育必須是心與行的統(tǒng)一。陶行知曾經提出過“知行合一”的觀點,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的“兒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所指都是心靈與行為的高度統(tǒng)一。那么兒童所學的知識有沒有真正學到心里去呢?在《人民教育》2014年第2期中,林為民老師就指出,在當前課堂教學中“對學科本身的魅力和關鍵知識的‘深度學習’把握不夠,由此造成課堂教學表面熱鬧,實際效果堪憂”。筆者觀察過孩子的學習,他們不能投入地畫好一根線條、唱好一支歌曲、讀好一篇課文……這樣的現(xiàn)象不在少數。孩子學得過多過雜,造成學習過淺過糙,以至于心浮氣躁。試想孩子不能畫好一條線,必然不能畫好一個圖形,也不能畫好一幅畫,整個作畫過程必然成為心靈的煎熬,無法享受到“漸入佳境”的學習樂趣。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寫道:“夫人之才,成于專而毀于雜。”進而指出,“雜”,“非特不能成人之才,又從而困苦毀壞之,使不得成才也”。認為駁雜的教育是會“毀人”的。那么這種“?!斌w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如果在學習態(tài)度上,應該表現(xiàn)為專心,及對知識的高度熱忱;如果在學習內容上,應該表現(xiàn)為對基礎知識的深度理解;在學習方法上,應該表現(xiàn)為學生行為和心靈的高度統(tǒng)一;在學習程序上,應該表現(xiàn)為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步驟……總而言之,能夠到達學生心靈的教育必須是適合學生的。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反復強調:“自然并不使自己負擔過重。”“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進步?!边@種“自然”其實也是指兒童的教育。只有讓課堂安靜下來、教育沉靜下來、學校寧靜下來,才更加適合學生心靈的成長。古希臘哲學家休哥曾經說過:“凡是開始就去考察可疑之點的人,是絕不能夠進入智慧的廟堂的?!倍行┙逃ぷ髡呒惫淖龇?,會讓孩子還沒有把根扎穩(wěn)就急于去“拔節(jié)”,其結果可想而知。因此,只有讓孩子在踏上認知道路之初,就從心靈出發(fā),才能幫孩子獲得心智的成長。

      改到心里面的教育必須是心的蘇醒和砥礪。這種蘇醒不是靠強迫發(fā)生的,而是需要內心的點燃。記得在師范時,音樂老師上課總要講上一段“軼事”:《義勇軍進行曲》在修改的過程中,專家組入住的房間正好是135號,這和歌曲開頭的音符存在著神秘的巧合。在歌曲最后的三個“起來”的處理上,音高逐漸加強,鼓舞了多少熱血青年走上戰(zhàn)場,用自己的生命保衛(wèi)祖國……經過老師的講解,原本被“熟視無睹”的歌曲有了不同的意義,大家情不自禁地融入了感情,唱得激情澎湃?,F(xiàn)在回憶起來,我覺得這也許就是感情的升華和心靈的凈化吧!也許教師這種看似無關的“扯閑篇”,比專業(yè)的音樂訓練,更能夠加深我們對這首歌的理解吧!我認為,教到心里的教育就是這樣,給予孩子充分的心靈自由,讓孩子在自由抉擇中接觸到自己的心靈??涿兰~斯曾經說:“自然不強迫任何事物去進行非它自己的成熟了的力量所驅使的事?!比绻覀兊恼n堂過多地去設計孩子的教育,改變文本的結構,打亂文章的內容,演繹作者的思想,讓孩子去理解他們不能理解的內容,去運用他們無法運用的方法,去創(chuàng)造他們不能創(chuàng)造的思想,教師美其名曰××教學法、××教學思想,他們把學生在學校的一切活動進行全“控制”,所有環(huán)境都是課程,所有教學時間都需要集中精力,所有活動都需要教師的干預。這樣無孔不入的教育,學生是不會受歡迎的,久而久之,會迫使孩子放棄他們的思想和創(chuàng)造。葉圣陶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思想,還是一種教育哲學。過度的教學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因為它會導致孩子沒有時間進行思考,也無法讓孩子的心靈經受砥礪、獲得蘇醒。如果教師不在身邊,孩子依然在閱讀;如果不需要考試,孩子依然在學習;如果教師不教給方法,孩子讀得忘卻自我;如果教師不給予表揚,學生依然樂于幫助別人……這才是教育的成功。因此,轟轟烈烈、熱熱鬧鬧、擼袖揎拳下的教育,是不能讓孩子的心靈獲得成長的。相反,蘇格拉底散步式的交談、孔子游式的應對、王陽明問答式的傳道,讓受教的學生得益終生。因此,孩子只有獲得適宜的自由度,才能讓自己的心靈獲得自覺。

      只有課改改到學生的心里,才能讓孩子心有所屬,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責任編輯:白文軍】

      猜你喜歡
      心靈老師孩子
      心靈真正的荒涼來自太多的快感
      海峽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18
      擴充心靈的“兼容性”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2
      喚醒心靈
      讀者(2017年8期)2017-03-29 08:45:29
      孩子的畫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畫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畫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老師,節(jié)日快樂!
      孩子的畫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
      送給親愛的老師
      老師的見面禮
      常熟市| 宝鸡市| 汤原县| 隆回县| 阜新市| 旬阳县| 武强县| 丰台区| 达州市| 灯塔市| 景宁| 嵩明县| 南康市| 赤峰市| 新竹市| 万宁市| 大田县| 西贡区| 和政县| 岫岩| 华蓥市| 扬中市| 库车县| 阳西县| 巴彦县| 汉源县| 金秀| 安庆市| 旬邑县| 尚义县| 宁陵县| 黔西| 南皮县| 福安市| 汕尾市| 紫阳县| 通海县| 尖扎县| 康保县| 广元市|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