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保鋒
(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 藝術傳媒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以《方氏墨譜》為視點的徽墨裝飾因素與視覺呈現(xiàn)
江保鋒
(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傳媒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徽墨的裝飾在視覺呈現(xiàn)因素上有很多方面,但都融匯于諸如新安畫派、徽州刻書業(yè)、徽州雕刻技藝等本土文化體系之內。本文從對徽墨裝飾影響較大的《方氏墨譜》的視點出發(fā),通過對徽墨裝飾的文化、商業(yè)以及各個技術環(huán)節(jié)的梳理和對《方氏墨譜》具體圖式進行個案分析的基礎上,達到對徽墨制作中技術、藝術與文化合一的視覺語言呈現(xiàn)性的理論探索,對當代仍有重要市場份額的徽墨制造業(yè)提供理論和審美參考。
方氏墨譜;徽墨;裝飾;視覺呈現(xiàn)
墨是中國文化發(fā)展與延續(xù)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其文化性、藝術性和技術性都具有中國特色。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已經(jīng)在陶器裝飾中出現(xiàn)類似于墨的顏料,至秦代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受“韋誕制墨方”的推廣影響,制墨工藝已經(jīng)相當成熟,徽州在唐末時期制墨優(yōu)勢便開始顯現(xiàn)并成為中國的“墨都”,此后,徽州制墨名家輩出,比如創(chuàng)造南唐“李墨”的奚廷珪父子[1]527、宋代被譽為“墨仙”的潘谷、元代制出煙煤佳墨的朱萬初、明代互為競爭的“歙縣派”與“休寧派”諸家、清代的曹素功、胡開文等。直至今日,徽墨仍在墨業(yè)市場占領著重要地位。
徽墨業(yè)的繁榮建立在徽文化和經(jīng)濟的繁榮之上?;瘴幕男纬膳c歷史上幾次中原人口的南遷徽州有著重要關聯(lián),魏晉時期的中原戰(zhàn)亂使北方士族大量南遷進入州山區(qū);唐末的農(nóng)民起義再次使得中原人口大批南遷徽州,由于徽州多山少地難以承受大量人口的生存問題,使徽州一時重負難堪,徽州人開始運用商業(yè)活動來維持生計,逐漸形成了徽州商幫?;丈痰姆睒s期有三百余年,明清時期大量的商業(yè)資本進入徽州,為徽州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作為程朱理學發(fā)源地的徽州,儒學思想深入人心,有了儒家思想和經(jīng)濟基礎的雙重支撐,明清時期的徽州書院、私塾林立,逐漸形成一種“以商養(yǎng)仕、以仕助商”現(xiàn)象。在幾百年的徽商繁盛期,徽州人創(chuàng)造了具有區(qū)域文化特色的各種文化流派,文化與經(jīng)濟的繁榮又促進了徽墨業(yè)的繁榮。在徽墨的裝飾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墨譜的刊印(包括畫家的繪制和刻工的雕版)和墨??讨骑@得尤為重要。
(一)方氏墨譜的刊印
徽墨商業(yè)競爭始于明代萬歷年間,在當時的制墨業(yè)中,方于魯和程大約是一對競爭對手,方于魯早年間是程家的制墨工人,由于善于專研制墨技術,又得程君房制墨法而名噪一時。后來方于魯自立門戶,與程大約就形成了競爭局面,方于魯最先請來同為徽州人的宮廷畫家丁云鵬著手繪制 《方式墨譜》,又花重金請著名的黃氏刻工團隊雕刻刊印,前后共花去近六年時間?!斗绞侥V》雕刻精良,設計精美,用線精如發(fā)絲,視覺形象華美精倫,可謂是考究至極。方于魯最早是把印出的《方式墨譜》作為進貨時的圖案參考,后來便隨徽墨一并贈送給訂戶,起到了很好的商業(yè)宣傳作用,同時由于《方式墨譜》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和收藏價值,一時成為文人墨客案頭雅興的必備。隨后,程大約采用同樣的方式,聘請丁云鵬繪制制作了著名的《程氏墨苑》。
從《方氏墨譜》的刊印可以看出其宣傳效果的成功與以下兩個客觀因素有著直接關聯(lián):
(1)畫家的繪制。徽州在歷史上出現(xiàn)了很多的畫派,比如明末清初的新安畫派就是其中的代表,新安畫派的代表先驅人物是明代的宮廷畫家丁云鵬和其父丁瓚,清代的漸江時期已經(jīng)進入鼎盛期。受文人思想的影響,徽州區(qū)域內畫派的畫家大都崇尚自然、寄情于山水,抒發(fā)內心的超脫意氣,為文人畫的脫俗風格奠定了文化基礎。由于刻書及版畫業(yè)的繁榮,刻書業(yè)主更愿意聘請具有文人畫思想的畫派代表名家進行書籍插圖的設計與繪制,比如同為徽州人的明代宮廷畫家丁云鵬就直接參與了徽墨裝飾范本墨譜的繪制。
(2)刻工的雕刻?;漳难b飾與雕版刻書業(yè)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版畫墨譜的設計刊印與墨模的雕刻制作都離不開從事刻書業(yè)的刻工團隊。明代的萬歷年間是徽州雕版業(yè)發(fā)展的高峰期,由于書籍的批量印刷,作為書籍插圖的版畫也開始進入書籍中。明清時期徽州刻書暢銷全國各地,刻、印、繪、圖無不精美,以致全國書商不惜重金聘請徽州雕版名家進行刻版,在徽州的刻書及版畫業(yè)中最為著名的當屬黃氏刻工團隊了,黃氏刻工自明代的正統(tǒng)年間至清代的道光年間的四百年里,與當時的金陵派并駕齊驅,并直接影響著杭州和蘇州的刻書版畫業(yè)。黃氏刻工都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一部分刻工兼善書畫,比如黃鐘和黃鋌就是當時刻版名家的代表[2]108。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墨譜的刊印就與刻書雕版業(yè)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
(二)墨模的制作
墨模 (墨范)的雕刻與制作是徽墨裝飾中的關鍵,墨的批量生產(chǎn)離不開墨模的使用,墨的裝飾圖案紋樣通過墨模的陰陽雕刻并擠壓成型,徽墨藝術價值的體現(xiàn)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墨模的圖案設計和雕刻來體現(xiàn)的。墨模的圖案設計題材廣泛,花鳥、人物、山水、紋樣、文字等紋飾,凡是能雕刻并呈現(xiàn)視覺圖形的設計都可以通過墨模的雕刻并壓版成型,變?yōu)榫哂醒b飾趣味的徽墨墨錠。但徽墨墨模的雕刻與設計內容并非隨意而為,徽州秀麗的自然風光為文人畫家的墨模設計提供著視覺養(yǎng)分,徽州山水與人文景觀是墨模設計的常見題材,墨譜中的博物、國寶、國華、人官、儒藏、玄工等大類圖案設計都與徽州獨特的文化密不可分[3]。各個門類設計與雕刻無不立意高遠、品味清逸,為徽墨裝飾視覺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深層內涵。
徽墨裝飾在視覺形態(tài)的呈現(xiàn)上有很多研究角度,但從整體的視覺呈現(xiàn)特征方面來看,可以從徽墨的形制、徽墨的圖式、徽墨的色彩和徽墨的意境四方面來作為一個切入點,現(xiàn)借助美蔭堂刻本(1588年)的《方氏墨譜》(共八卷,圖式部分為前五卷,七、八兩卷名家品評和編語)來進行這四個方面視覺呈現(xiàn)的個案分析的參考依據(jù):
(一)形制呈現(xiàn)
徽墨的形制即徽墨的外部形態(tài)。徽墨從用途上大致可分為實用類、貢墨類、收藏類、欣賞文玩類等幾類。墨商會根據(jù)不同類別的人群做不同的外部形態(tài)設計。比如實用類墨的外部形態(tài)設計會依據(jù)文人用墨時的方便性來作為主要依據(jù),此類墨的外部形態(tài)大多設計為長方形或圓柱形,以便在硯臺中方便研磨;貢墨往往也是以實用為主,在外部形態(tài)上也呈現(xiàn)為便于研磨的長方形、圓柱形、棱柱形、橢圓長條形等形式,只是在圖案裝飾上加入了具有威嚴、端莊、專屬圖案的龍紋、鳳紋、文字紋等裝飾圖形,以代表天子至高無上的皇權;收藏和欣賞為主的文玩類徽墨,在設計時的自由度就比較大,各種外部形態(tài)都可以設計,如圓形、方形、幾何形、模擬自然形態(tài)形等等,可以說,只要能夠外現(xiàn)的形態(tài)都可以加以設計制作,但同時要考慮收藏者的外形雅好或習慣思維偏好,比如漏窗形、扇形、琴形、竹形等造型更符合文人的心理需求的外部形態(tài)。從圖1《方氏墨譜》卷三第四十頁的仇石圖與實物墨錠的呈現(xiàn)圖中可以看出,此類徽墨的設計屬于收藏和文人雅玩類?!斗绞夏V》在刊印繪制時選擇了文人喜愛的正圓形作為墨的外部形態(tài)表達,圓在國人文化中可解為團圓之意,是文人喜愛的造型,內部圖案的選擇也比較靠近具有風雅思想的文人風格。一塊仇池石擺件圖形位于徽墨空間的中央位置,石擺件也是具有文人氣的裝飾物。石具有“敢當”一切邪氣的中國式文化內涵,代表著敢于擔當?shù)墓掳溜L骨,墨錠的制作也嚴格按照《方氏墨譜》藍本的形制來制作,甚至沒有勾彩上色,表達了淡雅秀麗的雅玩屬性。
圖1 《方氏墨譜》卷三第四十頁 仇石圖 及成品墨錠
可見,在形制呈現(xiàn)方面徽墨裝飾的視覺語言多運用“外線立形”的手法。此種手法下的形制輪廓線表現(xiàn)得視覺突出,均衡中顯得端莊厚重,形制線精煉概括、長短有致而又細致入微,說明墨譜設計者與雕刻者并非在形制處理上進行簡單地安放,而是根據(jù)所需形制在視覺處理上運用了“中和之道”,達到形制端莊自然,輪廓與內部層次混若一體?;漳b飾的形制呈現(xiàn)可概括為的剛柔相濟、形態(tài)相宜,造型婉約,表達著超凡高妙的藝術視覺境象。
(二)圖式呈現(xiàn)
徽墨的圖式又可稱為徽墨的裝飾紋樣,即徽墨在外部形態(tài)設定后對內部圖案的紋樣設計?;漳难b飾紋樣可分為幾大類:動物類紋樣(貢墨中以龍鳳紋為主,實用和文玩類中的動物紋樣十分豐富,如各類家畜、各類鳥蟲、各類具有神話色彩的動物等)、植物類紋樣(文人喜愛的梅、蘭、竹、菊等,女性喜愛的芍藥、牡丹等,甚至林木原野等景致)、人物類紋樣(包括八仙過海等神話人物,屈原等歷史人物,壽星等寓意人物,百子圖等情趣人物,五子登科等吉慶人物,仕女圖等裝飾人物,等等)、幾何類紋樣(壽紋、福紋、萬勝紋、冰裂紋、回文等)、特殊景物(中國式的山水畫屬,各類名勝古跡、佛道教場、宮廷苑郁等)、器物類紋樣(模仿各類生活用器的內部紋飾,比如花瓶、文房用具、法道用品等)、文字類紋飾(各種書體、內容、排列組合的文字分布在徽墨的圖式設計中,組成具有特殊內涵性視覺符號)[4]。這幾大類型的裝飾圖樣按照視覺形式進行畫面的分布與位置經(jīng)營,在構圖上可分為細密型 (用及其細密的線條羅列而出)、疏朗型(疏密有致)、平衡型(視覺中心基本平衡,上下左右量感勻稱)、勢側型(紋樣處于不均衡狀態(tài),視覺的力量或態(tài)勢側重于畫面的一側,形成動感之態(tài))、仿造物態(tài)型(按照仿造物的自然狀態(tài)設置圖案裝飾,比如模仿荔枝形態(tài)的徽墨在荔枝的內部紋樣中就必須采用平均分布的凸起圓點作為點綴才不失荔枝的原貌,如果換作條紋裝飾就失去了荔枝的特點)。從圖2《方氏墨譜》卷一第四十二頁的云里帝城圖及以此為藍本制作的墨錠圖來看,這塊徽墨采用了收藏墨通用的正圓形形制,圖式上采用了特殊景物的帝城作為紋飾主題表達,帝城和周圍的山石樹木景致籠罩在大片云霧之中,形成一幅具有莊嚴神圣之感的帝城紋飾,畫面構圖采用飽滿的視覺均衡式經(jīng)營,肅穆而婉麗;在徽墨墨錠的制作上仍是以《方氏墨譜》為藍本,只是在成型的墨錠邊框上勾勒了一圈金色,以迎合具有皇家氣概的帝城圖式。
圖2 《方氏墨譜》卷一第四十二頁 云里帝城圖及成品墨錠
從上述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徽墨裝飾的圖式語言可運用繁密的線條經(jīng)營來體現(xiàn)取法自然而超越自然的視覺呈現(xiàn),圖式線條的局部元素和整體設計都縝密而精細,鋪排清晰,圖式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經(jīng)過屢次推敲后的巧妙經(jīng)營,體現(xiàn)了以線代面、以少勝多、巧妙簡雅的藝術性,設計的考究之極,充分體現(xiàn)了徽墨裝飾圖式的視覺呈現(xiàn)特色。
(三)色彩呈現(xiàn)
徽墨的色彩表現(xiàn)也很豐富,墨色色相種類有很多,但概括起來可分為黑墨和色墨兩類。大部分的實用墨以黑色墨為主,常見的色墨為朱砂墨。根據(jù)中國畫著色需求量的大小,色墨還有花青墨、藤黃墨、石青墨、石綠墨、赭石墨、鈦白墨等。如果從墨錠的裝飾用色角度區(qū)分,徽墨裝飾的色彩更是多樣,實用墨的裝飾大多以勾填各色邊框(用色勾描陰陽線)為主,如墨的外輪廓勾勒金邊、銀邊或者將整個人物紋飾、動物紋飾、植物紋飾用金銀色覆蓋,達到突出主題,烘托氛圍的視覺效果。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徽墨裝飾紋樣對色彩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從徽墨墨錠的樸素裝飾轉變?yōu)槎嗖恃b飾,特別是徽墨制作進入清代以后,受清代宮廷裝飾繁瑣、華麗特色的影響,表現(xiàn)得可謂是絢麗多彩?;漳V裝飾紋樣中的色彩從明代以素色和金銀色為主要色調的裝飾轉變?yōu)橐晕宀噬b飾為主,裝飾紋樣的各個獨立部分使用各種顏色的色塊加以修飾,顯得雅俗共賞、別開生面。從圖3《方氏墨譜》卷五第十五頁的達摩真性頌圖及以此為藍本制作出的徽墨墨錠圖中可以看出,這塊徽墨為色墨中常見的朱砂墨。在朱砂墨的反正兩面裝飾紋樣中分別使用了人物裝飾和文字裝飾。正面的視覺中心位置安放了達摩立葦過水的全身像,顯得安詳端莊而雅致,達摩像的周圍使用了圓形對接循環(huán)的佛家正楷經(jīng)語文字,真確而肅穆;朱砂墨的背面使用了外圓內方的裝飾方式,內部的方框中安插了達摩真性文字,介紹了達摩由西而來并立文八百字而表真性情的概括性介紹。與墨譜不同的是,實體墨的文字下端中央位置比《方氏墨譜》刊印時的紋樣多加蓋了一枚“方氏”墨業(yè)的印章,起到豐富畫面效果和穩(wěn)定視覺中心的作用。整塊朱砂墨以素色裝飾為主,只是在正面循環(huán)文字中勾填了金色,起到點睛作用,顯示了典型的明代徽墨特色。
圖3 《方氏墨譜》卷五第十五頁 達摩真性頌圖及成品墨錠
所以,徽墨墨錠的色彩視覺呈現(xiàn)一般都在清朗的視像中表現(xiàn)的鏡像自若、揮灑自然、明快沉著而又簡練雅致,往往在圓融豐腴的線條雕刻襯托下顯得華麗而不喧鬧、盡美而又不失雅致、視圖統(tǒng)一、視感俱佳、統(tǒng)一和諧。
(四)意境呈現(xiàn)
徽墨裝飾帶給觀者的視覺甚至心理因素可以從裝飾圖案的意境表達上來體現(xiàn)。畫面的意境表達是中國繪畫具有“逸品”格調的最高層次的視覺呈現(xiàn),徽墨裝飾紋樣的運用與中國畫的表達方式相通,高格調的徽墨裝飾紋樣同樣需要體現(xiàn)意境美帶給觀者的視覺享受。在視覺美的體現(xiàn)上,可根據(jù)不同的紋樣達到不同的意境視覺效果,如雅賞花卉類的裝飾紋樣可以迎合文人格調高雅的思想境界;鳥獸鳴蟲類的裝飾紋樣可迎合賞者的田園情趣意境;人物類的裝飾紋樣可迎合觀者的理想觀、人倫觀的意境塑造。徽墨裝飾在意境的表達方面非常受重視,文化建設和商業(yè)結合的徽州人比較偏愛雅致寧靜的文人生活,在裝飾紋樣的設計和選擇上也更偏重具有文人情懷的意境塑造,徽派畫家的繪畫風格也影響著墨體裝飾的意境營造,文人畫家寄情山水、超脫實物之外而又以物言志般的心理給畫面的營造帶來了視覺文化源泉?;漳珮I(yè)主也會根據(jù)客戶群的需要設計裝飾的意境??梢?,無論哪種意境的營造都與市場需求和文化背景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從圖4《方氏墨譜》卷三第二十四頁的文犀照水圖及以此為藍本的墨錠圖中能夠看出,文犀照水圖的裝飾紋樣選擇了一幅山水畫作為徽墨裝飾的紋樣圖案,顯然針對的是文人雅賞者類型的客戶群。圖中的中心位置安放了三個人物立于水邊,照水之境躍然而出,墨錠的制作又施以彩墨勾勒,營造出一種安然、怡情的高格調視覺意境畫面,符合文人對景致視覺需求和對故事背景的文化性信息需求。這種符合文化與市場雙重性質的意境性裝飾正是徽墨業(yè)主對消費者心理因素把握上的高妙之處。
圖4 《方氏墨譜》卷三第二十四頁 文犀照水圖及成品墨錠
由此可以看出,徽墨裝飾在意境呈現(xiàn)的表達中體現(xiàn)了意味與意境的統(tǒng)一融合,往往給賞者帶來想象與聯(lián)想的無窮空間。這種徽墨裝飾語言的強大意境空間感染力在心理感受和視覺感受之間進行著強大的互動性轉換,意境的呈現(xiàn)通過視覺的具體線條、經(jīng)營與符號、層次,體現(xiàn)著視覺的韻律美感,與賞者在視覺空間中融匯契合,形成無限意境呈現(xiàn),滲透著賞者的心靈空間。
徽墨裝飾藍本《方氏墨譜》的繪制、雕刻、刊印再到墨模的雕刻及墨錠的成型等一系列因素都在裝飾視覺的呈現(xiàn)上進行了精心設計,以致《方氏墨譜》中裝飾紋樣的視覺形態(tài)呈現(xiàn)著地域性徽文化特征與商業(yè)氣息。本文選取了徽墨制作過程中的四種視覺呈現(xiàn)方式,從《方氏墨譜》圖式中的各個裝飾環(huán)節(jié)進行提煉和個案分析,并滲透到徽州的文化、經(jīng)濟、社會習俗、審美意象的各個方面,達到對徽墨裝飾因素和視覺呈現(xiàn)的文化現(xiàn)代繼承內涵式的窺探[4]76,同時也體現(xiàn)了徽州制墨美學在當代徽墨制造業(yè)中的審美思考與個體探索。
[1]周韶良.蓄墨小言(下)[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2]徐承堯.歙縣志·卷3(民國)[M].國家圖書館藏.
[3]鄭振鐸.明代徽派的版畫[N].1934年舊《大公報》第九版.
[4]王云五.叢書集成初編墨記、墨經(jīng)、墨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
(責任編輯:品風)
J212
A
1008—7974(2015)05—0130—05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9.027
2015-04-28
江保鋒,碩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