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達(dá)
琴
肖 達(dá)
那一日,我泡好一壺香茗,焚一爐檀香,將手里的書放在一邊的案幾上,旖著長裙,笑意盈盈站到門旁。半天朱霞,粲然若夢,更遠(yuǎn)的山巒處,霧靄氤氳,有紫氣輕逸而來,像極了那一刻我的心情。
剛好是雨后,我家后院的石臺階上是碎玉般的青苔,帶著雨珠,連成一塊翡翠,溫潤剔透的翠,忍不得讓腳尖踏上去。在庭院正中的石桌上,一張古琴靜靜地放在那兒,沉默著,油亮的深棕銅色,似深沉地藏著舊時的故事。那正是我喜歡的顏色,也正是我想知道的故事。
是桐木做的,七根弦。它擺在石桌上,是我眼里的神器。
都這樣說,說這古琴有撥動心弦之功力,彈之成曲,撥動人心,于是有知音之說,是不是呢?反正我相信,就是了。
古琴當(dāng)庭擺著,就等一只神手了,我想。只要這神手拂揉捻挑。便可聽到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逝;便可聽到北音豪邁,若鐵馬冰河,旌旗烈烈。神器神音啊,國之風(fēng),人之本,在這張古琴這里。
原是硬得如石頭一樣的心,也可以漸漸化開,直到汪成一捧清水;原是一番散淡的心情,也倏然緊張起來,準(zhǔn)備打點行囊起程。
于是,在沒有等來那只神手之前,我央告父母,讓我先試試看吧!
沐浴更衣,凈手妝面,滿懷敬畏,我先試試?
我的琴聲能撥動人心嗎?
在曲未成章,音未成律之前,先別這樣想。
“清泠由木性,恬澹隨人心,心積和平氣,木應(yīng)正始音?!卑拙右资沁@么說的,便知道,只有神手沒有仙心不行。白易居說這話時是秋夜,而我,此刻正站在春天里,從春到秋,我要跋涉一個季節(jié),我要經(jīng)過山,涉過水,見過世面,待我洗了風(fēng)塵凈面清心之后,才有扶琴的資格。我不急,時間有的是。我記得目標(biāo),不在于意路線曲折。事實上,在哪一條路上,都可以,養(yǎng)靜于動,過程本身,就是修行,修行好了,唯琴,唯人,唯天地,中正平和。
“江上調(diào)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唐人的這一句,真的是好,比司馬氏“鳳求凰”的境界,不知好上多少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