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政壇上的夫人側影

      2015-10-28 19:47文云鄉(xiāng)
      同舟共進 2015年8期
      關鍵詞:陶鑄王明

      文云鄉(xiāng)

      如果留意《人民日報》的訃告,往往會有新奇的發(fā)現。李莎于2015年5月12日去世,享年101歲,這個在秦城監(jiān)獄飽經風霜的俄裔女人,經歷坎坷,身后卻備極哀榮,中央七個常委都送了花圈。這一切對1967年自殺身亡的李立三而言,也是一種撫慰了。

      青年曾志

      陸璀的去世則低調得多。陸璀病逝于2015年2月16日,享年百歲。也許因為已與饒漱石離婚重組家庭之故,在公諸報端的文字中,沒有提及這位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的江南女性的此番經歷。但不管怎樣,李莎、陸璀等人的謝幕,還是讓人聯想起曾經風云一時的政治人物身邊的女性們。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大致先后來到延安的,有后來成為鄧小平夫人的卓琳,林彪的夫人葉群,毛澤東的夫人江青,彭德懷的夫人浦安修,高崗的夫人李力群,賀龍的夫人薛明,左權的夫人劉志蘭等。當然還有當年在文壇上已經名氣很大的女作家丁玲。如果再加上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張聞天的夫人劉英、王明的夫人孟慶樹、王稼祥的夫人朱仲麗、陳云的夫人于若木、李富春的夫人蔡暢、陸定一的夫人嚴慰冰、林伯渠的夫人朱明、陶鑄的夫人曾志,這個隊伍可謂蔚為壯觀。這些女性,或在大革命時期,或在延安時期,或在抗戰(zhàn)勝利后投身革命,與諸多政治人物結成夫妻,面對人生。但在革命大潮的歷史進程中,有的中途分道揚鑣各奔西東,有的一生相伴相隨不計毀譽,有的在政治風浪中被迫分離重新選擇,有的久經浩劫苦盡甘來??疾煺稳宋锏某粮?,所謂愛情或者伴侶不能不提,附庸也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也罷,“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真能各自飛嗎?

      本文僅以幾位夫人為例,掛一漏萬,管窺政治與人性的復雜。

      曾志:枯葵更覺怯霜殘

      曾志原名曾昭學,1911年出生于湖南宜章縣城關鎮(zhèn),1924年秋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1926年考入衡陽農民運動講習所,報名時改名“曾志”。有人問她“為什么要改名?”她說:“我就是要為我們女性爭志氣!”同年10月,她加入黨組織后,在彭鏡秋的幫助下,堅決解除了父母包辦的婚約。1927年春,她與中共衡陽地委組織部部長夏明震結婚。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不久,夏明震犧牲,曾志與蔡協民結婚。1934年5月,蔡協民被叛徒出賣犧牲。在廈門,她和陶鑄以夫妻名義一起開展革命工作,隨著感情加深,于1938年結為夫妻。

      1936年,陸璀隱蔽在斯諾家中

      1939年12月,曾志赴延安馬列學院學習,1940年秋,任中央婦委秘書長??催^央視熱播劇《延安頌》的人,也許會記得這樣一個橋段:一位年輕漂亮、性格潑辣的紅軍女干部,剛剛克服重重困難來到延安,就急著拜見毛澤東。她來到毛住處時,毛正在院子里擺弄爐子燒水,她望著毛的背影沒吱聲,笑瞇瞇地踮著腳,輕輕繞到毛的背后,猛然拍了一下毛的肩膀,朗聲叫道:“老毛!”毛一回頭,立即驚喜異常,馬上拉住她的手問長問短……這位敢于直呼“老毛”、讓毛澤東視為親人的女干部,就是曾志。

      1945年,根據黨的需要,陶鑄和曾志將被派往東北。恰在此時,曾志患了闌尾炎,做手術時,她考慮到敵后斗爭會很殘酷,就提出要同時做絕育手術。當組織征求陶鑄意見時,陶鑄回答:“尊重曾志同志意見,同意?!毙g后不久,他們夫婦就奉命奔赴東北戰(zhàn)場。臨行時,曾志戀戀不舍地把女兒陶斯亮留在延安保育院,交給了一位經過長征考驗的戰(zhàn)士楊順卿照看。母女倆分別時,曾志無法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否還能和女兒團聚,就十分鄭重地對楊順卿說:“我們把這個孩子托付給你了,如果我們回不來,這個孩子就是你的?!?/p>

      曾志一生坎坷,曾6次蒙受委屈,6次受到嚴厲的黨紀處分。新中國成立前夕,曾志離開東北,任中南局重工業(yè)部副部長,后相繼擔任中共廣州市委書記、廣東省委常委等職。“文革”開始不久,陶鑄上調北京,任中共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兼“文革”辦公室主任,不久,在八屆十一中全會上成為名列毛澤東、林彪、周恩來之后的中央“第四號人物”。但時間不長,1967年1月,陶鑄一夜之間變成了“中國最大的?;逝伞保珖按虻固砧T”的大字報鋪天蓋地、口號聲此起彼伏,“掛牌批斗”更成了家常便飯,曾志也經常被拉去和“劉、鄧、陶”一起挨斗。每次見到相依為命的丈夫被一撥一撥的人踢來打去,她的心都在顫抖、滴血。為了強忍心中的刺痛,她經常把嘴唇咬出血來。1967年9月的一天,剛剛早晨7點,曾志就被有關負責人叫去?!爸刑K關系緊張,可能要爆發(fā)戰(zhàn)爭,組織決定陶鑄疏散到安徽合肥去,明天就走?!边@位負責人傳達了“上級的指示”。曾志回到家里,看著重病在床的丈夫,她唏噓不已:“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只有3天了……我過去忽略了做妻子的義務……我對不起你!我一直想著補償……”陶鑄對曾志說:“我非常留戀過去的生活,那樣的生活我們不會再有了。我真想再有一次?!币簧藕梦哪奶砧T從身邊拿出一張紙片遞給曾志:“這是我最后送給你的一點紀念?!奔埰蠈懼皇自姟顿浽尽罚骸爸厣蠎?zhàn)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云端。無情白發(fā)催寒暑,含垢余生抑苦酸。病馬也知嘶櫪晚,枯葵更覺怯霜殘。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痹景颜煞虻脑娮餍⌒囊硪淼鼐砥穑会樢痪€地縫到了衣服里。

      不久,曾志也被遣散廣州,遠在大西北的陶斯亮被通知回來為母親送行。此時北京已是初冬,涼風陣陣,滿地落葉,曾志在女兒的陪伴下,匆匆南下。就在這對母女于半路中轉時,得到了陶鑄在合肥去世的噩耗。陶斯亮聽到消息后淚如泉涌,難以自持,而久經風雨的曾志則緊握雙手,含悲忍痛。1977年12月,曾志恢復工作,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協助胡耀邦開展平反冤假錯案和考察培養(yǎng)經濟、科技戰(zhàn)線干部和人才等重要工作。1998年6月21日,曾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除了陶斯亮,她還生有兩子,石來發(fā)(與夏明震之子)、蔡石紅(與蔡協民之子)。曾志生前就立遺囑要求親屬:“死后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在家中設靈堂;京外家人不要來,北京的任何戰(zhàn)友不要通知……遺體送醫(yī)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沒用的火化。骨灰埋在我曾工作過的井岡山小井紅軍醫(yī)院旁的樹林里?!毖赞o鑿鑿,擲地有聲。陶斯亮在給媽媽的小花圈上寫道:“您所奉獻的遠遠超過一個女人,您所給予的遠遠超過一個母親!”

      陸璀:藕斷絲連奈何天

      陸璀作為百歲老人去世的消息,刊登在《人民日報》上,自然也是一種身份的證明。但針對這位曾經的傳奇人物,也僅是語焉未詳,掛一漏萬而已。實際上,陸璀一生最大的政治資本是“一二·九”運動的學生領袖,更為重要的,她曾是饒漱石的夫人,兩人生養(yǎng)過一個女兒?!案唣埵录敝?,陸璀離婚再嫁,丈夫是小她6歲的“和平詩人”朱子奇。

      陸璀1914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31年畢業(yè)于蘇州振華女校,同年考入東吳大學,一年后進入清華大學。當年蘇州振華女校的學生,大多入了清華,如楊絳、何澤慧、彭子岡等,但陸璀的清華學習生涯,卻與他人有所不同。她是清華的光榮與自豪,但也曾是被清華開除的學生。為了配合紀念“一二·九”運動,2002年12月9日,央視播放了對陸璀的人物專訪,她的名字和事跡再次被人們提及?!耙欢ぞ拧边\動有兩張經典照片,最早刊登在鄒韜奮主編的《大眾生活》的封面和封底上,封面是一位女學生的半身像,她右手執(zhí)簡陋的大號話筒,左手捏一頁紙正在激情演說;封底則是從背面的角度拍下的同一場景,她面前是人頭攢動的群眾,不遠處是陡立的城墻、緊閉的城門。這兩張照片記錄的場景,就是1935年12月9日被阻于西直門外的清華、燕京等高校的學生就地舉行的群眾大會,這位女學生就是陸璀,照片拍攝者署名萬里。她的演講形象,成為“一二·九”運動的一種象征。

      當年年僅21歲的陸璀,風華正茂,意氣風發(fā),又來自清華名校。而《大眾生活》是當時中國發(fā)行量最大的刊物,據說陸璀還在蘇州振華讀書時,出于對《生活周刊》的欽佩,就與韜奮先生有過書信往來,但韜奮先生收到照片后,并不知道這個女學生是陸璀,只是覺得有代表性和象征意義,就采用它作了封面,并且加上“大眾起來!”這個口號。陸璀緊接著又組織參與了12月16日第二次規(guī)模更大的游行示威,她在示威活動中被捕。這時一位美國記者就在現場,他目睹了這一切,并隨即采訪了陸璀,當天就向美國報紙發(fā)了一條獨家新聞:“中國的貞德被捕了?!边@位美國記者,就是后來寫下《西行漫記》的名記者斯諾。此后,陸璀為了躲避追捕,還曾在斯諾的居室避難有日。1936年9月,陸璀受全國學聯派遣,遠赴日內瓦出席首屆世界青年大會,把中國學生的呼聲帶到了世界講壇,后在巴黎的《救國時報》社任職,機緣巧合,結識了年長自己11歲的饒漱石,結為夫婦,并生下女兒陸蘭沁。

      1954年2月,中央召開了七次關于饒漱石問題的座談會。這七次座談會,由鄧小平、陳毅、譚震林共同主持。1954年3月15日,中央政治局決定:停止饒漱石的一切職務,隔離審查。據說,當時并無開除饒漱石黨籍的計劃,但據林蘊暉先生研究,饒漱石的秘書陳麒童與陸璀報告饒漱石發(fā)牢騷是風云突變的原因之一:1955年3月13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和通過了經多次修改的《關于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報告》,報告中提到“保留饒漱石黨籍”的問題,有人不同意,劉少奇就此作了解釋,認為這樣處理比較有利。3月19日,中共七屆五中全會第一次會議,在討論《關于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報告》時,毛澤東說:這個文件也搞了一年,幾經反復才寫成現在這個樣子,即是指出他們的聯盟是一個陰謀集團,不是什么堂堂正正地拿出自己的主張來爭取領導,而是燒陰火、煽陰風,見不得太陽,這樣來說它是比較恰當些,也是合乎實際的。最終,會議同意不開除饒漱石的黨籍,只撤銷中央委員。(《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二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3月初,饒漱石在家聽候處理。有一天,他家里的“紅機子”電話響了(饒停職反省期間,他家的“紅機子”未拆除),這本是中央機關三十九局(電話局)試打各戶“紅機子”,饒不知情,產生錯覺,以為他的問題可能會很快解決,將恢復或分配工作,因而情緒激動,向其妻和陳麒章(饒的秘書,負責對饒管教)發(fā)牢騷說,中央還是相信他的,他沒有反黨……陳麒章當時負有“每周寫個‘饒漱石情況簡報送交中央辦公廳”的任務,于是隨即將饒的這一情況詳細向中央報告。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饒妻陸璀也寫了內容相似的報告交給楊尚昆。全國黨代表會議期間,二人的書面匯報被作為會議資料散發(fā)給與會代表。剛聽過毛澤東講“階級斗爭形勢嚴峻”的代表們立即把饒漱石“鬧翻案”同“以特反特”的問題聯系起來,認定饒的活動已超過內部矛盾范圍,屬于敵我矛盾,于是對饒的處理陡然“升級”。一個是自己的妻子,一個是身邊的秘書,這樣的“材料”,再次證實了饒漱石的“不老實”。1955年3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通過了《關于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決議》,決議開除高崗、饒漱石的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被開除黨籍、交公安部門偵訊后,公安部于1955年4月1日逮捕饒漱石,還組織了饒漱石專案組,對饒進行內查外調,多次審訊。經過長時間的偵訊后,并沒有發(fā)現饒漱石是內奸的確切證據,也沒有發(fā)現什么新問題。此后,饒漱石的問題被長期擱置。

      陸璀也只是在聽到黨內口頭傳達“高饒事件”之時,方才知道丈夫已經獲罪。陸璀請求探監(jiān),給丈夫捎點衣裳之類,未獲允準。情急無奈,她只能黑夜里抱著小女兒哭,特別是聽了內部傳達以后,單位里的同事像躲避麻風病似的疏遠她,似乎她也成了高饒反黨集團的一分子了。但據資中筠的文章說,至少在1954年,陸璀仍舊可以出國,說明她的工作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幾年后,陸璀與饒漱石離婚,并與曾任任弼時秘書的朱子奇結婚。1965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判處饒漱石有期徒刑14年,剝奪政治權利10年。1965年9月23日,饒漱石被假釋出獄,安排到一農場。中央當時還給他配了服務員、廚師各一人,按照中央組織部的統(tǒng)一安排享受國家行政十一級待遇,每月發(fā)生活費200元。“文革”爆發(fā),饒漱石于1967年被重新收監(jiān)。1975年3月2日,患病已久的饒漱石在北京獄中去世,享年72歲。此前劉少奇死于1969年,而高崗則自殺于1954年,陳毅病逝于1972年。

      據陸蘭沁回憶,她1938年出生在巴黎,當時她的父親和母親被黨組織派到法國工作,而后不久,他們又被派到美國工作,只得將她寄養(yǎng)在出生醫(yī)院的附屬嬰兒所里,并由中共巴黎支部的同志臨時加以照顧。1939年,饒漱石夫婦從美國奉調回國,本想取道巴黎把她一同帶回,不料動身之際,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海上交通中斷,他們只得改道回國,而陸蘭沁不得不一直留在了法國。一家人也就這樣天各一方近10年之久。直到1947年,陸璀又被派往巴黎的國際民主婦聯工作,母女才得以相見。1949年,陸璀離開國際民主婦聯,才將她帶回中國。

      陸蘭沁回來后不久,饒漱石就開始抓緊對她的教育。他和陸璀在一個練習本上工工整整地給女兒寫了四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作為練習漢語的字帖。陸蘭沁回憶自己的父親:“他似乎沒有時間休息,也不會休息。有時看到母親硬拉他才去散散步,偶然也見過他打打臺球,但除此之外,他幾乎沒有什么個人娛樂愛好?!薄爱敃r,我們在上海的勵志社住的那個套間條件很一般,而且在樓里位置比較靠后面,但作為華東局一把手的他,卻住得心安理得。據母親告訴我,他們當年在巴黎工作時,父親也是把正規(guī)的臥室讓給其他同志住,而他們自己卻住在一個很不方便的近乎是過道的空間里?!薄八麑ψ约簢栏?,對母親特別對我更是如此?!?/p>

      饒漱石對陸璀的要求也很嚴:“記得我們搬到北京之后,有一次母親用自己的津貼費給我買了幾個桔子。等到晚飯后她拿出來給我吃時,父親看見了很不高興。他批評母親‘破壞制度、‘搞特殊、‘不注意影響,弄得那天晚上家里氣氛很緊張。花自己的錢買幾個桔子吃都要受批評,這樣的事放在今天,真的不可思議,但在那個年代,作為黨的重要干部,他真的是率先垂范,都有點不近人情了?!?/p>

      1955年,陸璀受饒漱石牽連接受隔離審查;1956年到1957年在中央黨校學習,后任北京東城區(qū)文教部長;而在“文革”期間又被關押在秦城監(jiān)獄近7年之久?!拔母铩鼻跋?,陸蘭沁工作單位的一位領導曾試探性地問她:“想不想見你父親?”她心里一怔,心想是不是組織上又一次在考驗她的立場,就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想見。”“如果他想見你呢?”陸蘭沁堅決回答:“也不見?!币恢钡健拔母铩焙?,陸蘭沁偶然從一些材料中得知,被關押10年之久的饒漱石于1965年才被判刑,而后有一段時間被假釋出獄。從時間上看,正好是陸蘭沁被詢問見不見父親的那段時間。“文革”結束后,開始平反冤假錯案,在20世紀80年代初公布的為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材料中,陸蘭沁看到了在“文革”中饒漱石為劉少奇所寫的一份證明材料,從其中一條注釋里,她才得知,饒漱石早已于1975年3月屈死獄中?!耙粍x那,我欲哭無淚,只覺得自己那顆對父親的親情已幾近麻木的心,一下子被一股強烈的刺骨的悲涼緊緊裹住而無法跳動,我感到窒息,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庇腥苏f,“文革”期間,陸璀與饒漱石同在秦城監(jiān)獄關押,兩人出來放風相逢,兩位吵架都用英語的夫妻,彼此已經互不認識了。

      陸璀在20年前出版過《晨星集》一書,在《晨星集》中,關于1982年4月11日去拜見鄧穎超,有著這樣的記述:“就座后,大姐就關心地詢問我目前的工作處境,問了我?guī)讉€‘為什么。望著她那慈祥的面容和關切的目光,我耳邊又響起了她在一次電話中對我說的話:‘我是了解你的。你的一生真是坎坷不平,我很同情你!而今,在慈母般的大姐面前,我又怎能不打開我的心扉呢?于是,我們談到了我還蒙受著的某種偏見、冤屈和不公正對待。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真使我畢生難忘和銘刻在心?!辈恢戣c鄧穎超的這次見面,是否會提到饒漱石?

      陸蘭沁坦言為父親饒漱石平反,是她和她母親多年來的一塊心病。為陸璀平反時,當時的總書記胡耀邦是很熱情的,但為父親平反,胡耀邦就不便過問。陸璀也會念叨:“饒這個人呀,也不知什么時候有個水落石出!”2001年,陸璀致信中央,為饒漱石再次鳴冤,其中有“請黨相信,我這時出來為饒‘鳴冤,決非感情用事。我和他因性格不同,感情不和等種種原因,長期分居”之語。2004年6月4日,中組部一位副部長率中央紀委同志到陸璀家里答復她2001年4月的申訴信時,連稱“饒漱石同志”,并歷數了饒為我黨我軍的發(fā)展及中國的解放和建設事業(yè)所作的重要貢獻。然而,那位副部長最后還是說:“可惜,他后來附和了高崗,反對了劉少奇同志,故原來的基本結論維持不變?!?/p>

      孟慶樹:東聽河鼓笑牛郎

      孟慶樹1911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壽縣一地主家庭,1926年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曾在張發(fā)奎部隊做過護士。她于1927年11月與劉英(后為張聞天夫人)、唐義貞(后為陸定一夫人)等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是該校第三期學生。而在兩年前的1925年,王明這個特批留蘇學生,已作為莫斯科中山大學第一期的學生來到莫斯科(同批還有張聞天、王稼祥、伍修權等60余人),開始了留學生涯。學習期間,王明被副校長米夫賞識,成為其得意門生,并被選為“學生公社”主席。1927年7月,米夫升任校長,王明被米夫留校任教,并當上米夫的秘書和翻譯,從而控制著學校支部局,實際上成為莫斯科“中大”的“無冕之王”,顯赫一時。離開祖國來到莫斯科中山大學的這批青年,當時大多正值妙齡,加以優(yōu)裕的生活條件和開明舒適的異國環(huán)境,戀愛之風盛行。年方16歲的孟慶樹,眉清目秀、身材窈窕、落落大方、風度翩翩,很自然地成為男學生們所注目的對象。時年23歲的王明對她一見鐘情,從此就把追逐目光投向充滿青春活力的這位安徽老鄉(xiāng)身上。

      雖然孟慶樹入學時,王明已赫赫有名,但孟慶樹對他卻只是敬仰,并未產生愛戀之意。孟慶樹也未把王明的頻頻示愛放在心上,而是先于王明結交了一個男朋友丁景吉,此人是安徽宿縣人,也在中山大學學習,后因肺結核去世。王明并沒有因為孟慶樹已有男友而退縮不前,仍然頑強地向孟發(fā)起愛情攻勢。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王明擔任了六大秘書處翻譯科主任。他利用米夫要他挑選幾名中山大學學生做工作人員之機,指名要當時才是團員的孟慶樹參加大會工作,贏得了孟的好感。不過,王明一米五幾的身高實在引不起孟慶樹的激情,一直到1929年初王明回國之時,王明的熱烈追求也沒有得到孟慶樹的肯定答復。王明回國后“暮暮朝朝顧盼”著仍留在莫斯科的孟慶樹,并把他們之間的關系比作“牛郎與織女”。

      1929年3月王明由蘇聯歸國,先后被派到中共上海滬西區(qū)委和滬東區(qū)委做宣傳工作。在王明看來,中央如此安排他的工作,是大材小用,因此在工作中態(tài)度消極,情緒不高。正當癡情的“牛郎”無限思念“織女”時,“織女”卻突然飛越銀河來到“牛郎”身邊。1930年,孟慶樹由莫斯科回國后被分配到上海滬東區(qū)委婦委會工作。孟王二人同在滬東區(qū)工作,王明非常珍惜這個良機,盡全力向孟慶樹發(fā)動猛烈進攻。他不斷請孟慶樹去小館吃飯,逛馬路,看電影。此時的王明對分配到基層工作嚴重不滿,加之沉湎于男女之情,本職工作消極應付,因完不成區(qū)委分配的任務經常受到領導的批評。由于王明緊追不舍,不斷登門來訪,也引起孟慶樹的反感甚至厭惡。她毅然退掉住房,搬到朱秀英處同住,故意躲避王明的糾纏。

      正當王明失戀之時,政治上又遭受打擊。1930年6月,王明因反對李立三被扣上“右派”帽子,撤銷中宣部秘書職務,并受到留黨察看六個月的處分,下放江蘇省委宣傳部當千事。幾乎就在同時,孟慶樹不幸被捕,關押在上海龍華看守所。孟身陷囹圄,為王明表白愛心創(chuàng)造了絕好機會。

      王明冒著生命危險,三次與孟慶樹的二叔孟涵之去龍華看守所探望。經積極活動,孟慶樹終于在1930年11月22日出獄。孟出獄后,被王明一片癡情所感動,終于答應了王明的求婚。1930年11月23日,即孟出獄后第二天,兩人終于結為夫妻。

      從1930年結婚到1974年王明病逝,孟慶樹與王明共同生活了44年。王明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結合,對孟慶樹恩愛如初,關懷體貼。他曾專門為孟慶樹個人作詩55首,抒發(fā)愛慕之情。孟慶樹不僅為王明的《中共五十年》和《王明詩歌選集》作序,甚至為其種種錯誤辯護,真是夫唱妻和。王明身體不好,長期有病,孟一直陪伴在側,精心護理。有一次孟慶樹自己因病動了手術,剛過三天,她為照顧王明的病,跪著走來,王明激動地說:“手術剛完跪走難”。1956年1月30日,王明全家乘蘇聯飛機去莫斯科,當飛到高空3000米時,王明心臟突然衰弱,急需搶救。雖然北京醫(yī)院隨行醫(yī)生與護士帶了6包注射器,卻沒有帶針頭。危急時刻,孟慶樹卻拿出自備針頭,立刻安上,給王明注射強心劑,使王明轉危為安。

      孟慶樹和王明之間也有矛盾與分歧。王明出身城市貧民家庭,家里窮到要將其小妹妹送去當童養(yǎng)媳的境地,王明讀書有時還交不起學費。孟慶樹出身地主家庭,家里有房有地,孟父當中醫(yī)也能掙錢,家境富裕得多。據說孟慶樹赴蘇留學,從家鄉(xiāng)壽縣起程時都坐著滑竿。到蘇聯后,住洋房、吃面包,一直未受過什么苦。王明顯得土里土氣,孟慶樹則十足洋派頭,愛吃西餐,不用筷子,用刀叉吃飯。王明長期擔任中央領導職務,對自己有所約束與收斂,而孟慶樹卻愛發(fā)小姐脾氣,常和人爭吵,一直搞不好同志之間關系。據王明秘書說:“孟慶樹在延安時,家屬們議論最多的就是她。誰和她也處不了”。到北京后,王明任法制委員會主任,孟慶樹任法制委員會資料室主任,但她常和辦公室主任陳甫之吵架。陳甫之回憶說:“孟慶樹跟我矛盾到什么程度?她對我說:‘你也不打聽打聽,誰當辦公室主任像你這個樣子!”孟慶樹不僅和別人吵架,與王明也經常斗嘴。據王明秘書回憶:“王明與孟慶樹常吵架,一吵就講俄語?!?/p>

      但顯然,王孟這對患難夫妻是和睦多于爭吵的。愉快時,孟慶樹叫王明為“克勞白夫”同志,王明親切地稱孟慶樹為“羅莎”。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逝于莫斯科,享年70歲,被安葬在莫斯科近郊新圣母公墓。王明病逝后,孟慶樹編輯出版了《王明詩歌選集》以示紀念。9年之后的1983年9月5日,孟慶樹病逝于莫斯科,享年68歲,也安葬在新圣母公墓,算是與王明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地下長相廝守了。

      時光匆迫,歷史無情。曾志之于陶鑄,陸璀之于饒漱石,孟慶樹之于王明,作為歷史人物,都已走完了自己斑駁跌宕的人生。曾志多次婚姻,飽受艱辛,但在晚年仍舊堅韌,不失為一代巾幗女性;陸璀這位曾經的“中國貞德”,在早年歷史大潮中一舉成名,而在1949年之后卻因丈夫之故兩次入獄飽受摧殘,再組家庭總算有了桑榆晚年;孟慶樹與王明終究算是患難夫妻,孟也算是一位少見的個性鮮明的女性了。

      猜你喜歡
      陶鑄王明
      Degradation mechanisms for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film transistors with a grain boundary in the channel under negative gate bias stress
      Higher Derivative Estimates for a Linear Elliptic Equation
      陶鑄劈金匾
      陶鑄《悼亞樓同志》詩
      陶鑄在廣西
      走過318
      “看不見”的王明華
      陶鑄的“三不準”和“三不吃”
      陶鑄在連江領導革命斗爭的故事
      SOLUTIONS TO NONLINEAR ELLIPTIC EQUATIONS WITH A GRADIENT?
      灵台县| 垫江县| 庆城县| 河间市| 富锦市| 潍坊市| 射洪县| 五指山市| 历史| 昌邑市| 东光县| 正蓝旗| 玉门市| 日土县| 宿松县| 鄂托克前旗| 临夏县| 林芝县| 鸡泽县| 衢州市| 青铜峡市| 康平县| 花莲市| 弥勒县| 商城县| 安福县| 东乌珠穆沁旗| 滦南县| 广南县| 兴海县| 南郑县| 古蔺县| 庐江县| 徐水县| 亚东县| 花垣县| 金华市| 河西区| 延长县| 厦门市|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