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數學

      2015-11-01 02:32鄭瑋鰻
      新教師 2015年10期
      關鍵詞: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經驗

      鄭瑋鰻

      體驗,它是描述過程目標的行為動詞,它的基本含義是: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主動認識或驗證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經驗。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們該如何讓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過程,在體驗中更有效地學習數學呢?

      一、在體驗中獲取知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根據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學習可以分為“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兩類,在被動學習狀態(tài)下,學習者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學習效果差。而如果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進行體驗,則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主動地獲取知識。

      例如,“面積單位平方厘米”的教學,課上如果不開展一些體驗活動,學生對于平方厘米的認識往往只停留在背出“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層面,在實際運用中往往會鬧出一些笑話。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種情況,教師做了如下設計:1.自學書本,了解書上是怎么介紹1平方厘米的。2.從學具袋中找出1平方厘米,記住它的大小。3.說一說你對1平方厘米的認識(提示:可以用手比畫1平方厘米的大小,或者在紙上畫出1平方厘米,也可以找出生活中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的物體)。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或圖形的面積可以用平方厘米來測量,估一估它們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在一系列體驗活動中,平方厘米這個面積單位在學生的腦中根深蒂固。

      二、在體驗中積累經驗

      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組織相關的數學操作活動,讓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方法,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

      例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是學生學習用轉化法探究平面圖形面積公式的起始,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將對三角形、梯形、圓形的面積公式進行探究,如何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積累活動經驗呢?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候,如果學生不做預習,教師也不做提示,讓學生獨立探究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學生便可能根據已有的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學習經驗,能想到的一般方法是用數方格來研究,很難想到可以轉化為長方形,尋找這兩個圖形的關系而開展探究。而這恰恰是我們開展探究的關鍵。為了突破這一瓶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以下活動中體驗感悟。

      1.復習。

      求下面圖形的面積,并說一說這些圖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

      2.猜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哪些邊有關系,可能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與底和高有關系,6×4=24(平方厘米)。

      生:與相鄰的兩條邊有關系,5×6=30(平方厘米)。

      3.驗證。

      (1)想一想:如何驗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

      有三年級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學習經驗,學生很自然地就想到用1平方厘米的方格紙來量一量。在數方格后,排除了面積是30平方米的可能,初步確定面積與底和高有關系,是24平方厘米。這時候,直覺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就已經憑直觀感知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的底、高、面積與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分別相等,如果沿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可以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2)做一做:拿出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剪一剪、拼一拼,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4.提升。

      總結、梳理推導的過程:把新知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轉化為學過的舊知識(長方形的面積),尋找兩個圖形的關系,推導出面積計算公式。

      學生在“猜測—驗證—提升”的探究體驗中,積累了研究平面圖形面積的經驗。在之后的三角形、梯形、圓形的面積的學習中,學生很自然地就想到“猜測—驗證—提升”的研究模式,以及“剪、移、拼、比”的研究方法。

      三、在體驗中提升能力

      人的能力并不是靠“聽”會的,而是靠“做”會的,只有動手操作,積極思考,通過個體自身的體驗,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時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在動手、動口、動腦的體驗中經歷觀察、實驗、猜想、推理、反思的過程。只有這樣,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總結歸納概括能力才會得到培養(yǎng)。課后還要指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堅持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運用、服務于生活,將所學的知識在生活實踐中加以體驗與運用,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由復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入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算法。由于學生已經有將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解決問題的經驗,獨立思考后,出現(xiàn)以下幾種算法:①+=0?郾3+0?郾25=0?郾55,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討論、交流各種算法的利弊,發(fā)現(xiàn)同分母分數加法的一般計算方法,然后大膽放手,讓學生將這種方法遷移到異分母分數加法。在嘗試、交流、總結的體驗中,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在教學“軸對稱圖形”后,教師設計讓學生觀察尋找生活中的對稱圖形,進行“剪美麗的對稱圖形”的操作活動;學習了“位置與方向”后,讓學生繪制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學習了“認識人民幣”后,讓學生設計購買學習用品的方案,并到超市實踐。這些活動不但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在現(xiàn)實生活中激發(fā)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而且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尋找合理的途徑,為學生提供體驗的機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手做去體驗,而且用大腦去思考、用心靈去感悟,幫助學生高效率地獲取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感悟數學思想和方法,提升數學學習的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鳳凰小學 本專輯責任編輯:王彬)endprint

      猜你喜歡
      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經驗
      我愛長方形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平行四邊形”創(chuàng)新題
      對一道平行四邊形題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邊形的三個疑惑
      分類數 不出錯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巧替換 妙解答
      伊通| 集贤县| 陇川县| 宽城| 宜阳县| 内江市| 盐亭县| 咸阳市| 柳林县| 新蔡县| 巢湖市| 隆子县| 剑河县| 五原县| 丰县| 乌苏市| 大英县| 林口县| 关岭| 兰考县| 突泉县| 旅游| 明星| 蓝田县| 长沙市| 开阳县| 北流市| 益阳市| 临江市| 汤原县| 奉新县| 兴文县| 连平县| 五大连池市| 竹溪县| 海晏县| 新化县| 垦利县| 临漳县| 荆门市|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