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巧林
1
正月十五一過,我和伙伴們就去村小校上學。
村小校臨河傍橋,環(huán)境清靜,可惜很小。一間由破廟改成的教室,二十來個學生,一二年級單班,一位女老師,姓陳,四十來歲,鎮(zhèn)上派來的。
那天,陳老師給我們二年級學生布置完作業(yè)后,往北邊兩排課桌挪幾步,開始為一年級學生講課。
趁機,我將目光移向門外,給眼睛放一會兒風。這叫“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坐的是教室南后門處最后一張課桌。
門外是一片半畝大小的泥地。泥地東南兩邊是陳老師開墾的蔬菜園,筑著低矮的竹籬笆,青菜、韭菜和芹菜等,哪樣都長得郁郁蔥蔥,有時陳老師吃不完,就一個個分派,讓我們把蔬菜帶回家;泥地西邊是一條磚屑鋪成的公共道,連著一座藤蔓纏繞的古石橋,過了橋就是我們的自然村;泥地中央站著一棵老槐樹,平時我們就在老槐樹底下跳繩、踢毽子、追逐、嬉鬧……
老槐樹高聳入云,樹干四五個伙伴方可合摟。只是,老槐樹太老了,老得誰也說不準它的年齡。而且,不知是被蟲蛀的,還是被雷劈的,半死不活的樹干南側(cè)敞開一個可供我們躲迷藏的大樹洞,北側(cè)閃出一個與大樹洞連著的眼鏡狀小樹洞,也可算作大樹洞上的小窗戶。
此刻,我的目光正被那個“眼鏡洞”所吸引。因為“眼鏡洞”不但一如既往地透著兩圈神秘兮兮的光亮,而且,好像還有什么異樣的東西在一閃一眨、一轉(zhuǎn)一溜的。
我恍惚著,看了好一會后覺得,那東西準是一雙眼睛。烏黑的眼珠,純凈的眼白,柔軟的眼皮,戴一副由老槐樹饋贈的“眼鏡”,幽默、機靈、清秀。
但轉(zhuǎn)念一想,不會吧,莫非是光影作祟下的一種幻覺?
下課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到“眼鏡洞”邊,貼近一看,什么也沒有。
頓時,一種莫名的恐懼感猶如早春里的絲絲陰風,悄悄地襲上我的脊背。繼而,讓我不由得聯(lián)想起一則關于老槐樹的傳說——很早時候,大樹洞里平平安安地住著一對狐貍母女??墒遣恢囊惶欤晃淮蝤B人的火銃誤傷了狐貍媽媽。于是,大樹洞里只剩下一只嗷嗷待哺的小狐貍。所幸,一位漁夫路過這里時聽到了小狐貍悲戚戚的哀嚎。出于憐憫之心,漁夫把小狐貍抱上漁舟,用色如母乳的鮮魚湯精心喂養(yǎng)。后來,漸漸長大的小狐貍?cè)找瓜肽顙寢專⒔?jīng)常偷偷地來到大樹洞,閃著烏溜溜的眼睛,苦苦地尋找……
“螳螂(本人綽號),你在找什么?”
我猛地一個激靈,回頭一看,班里的皮大王張大勇吹著陰陽怪氣的口哨,一搖一晃地趨近老槐樹。
我靈機一動說:看到了一只鳥,剛飛走。
2
第二天,當陳老師又挪步至一年級學生那里講課時,我的目光照例移向“眼鏡洞”。一看,禁不住涼氣倒吸——那雙眼睛又出現(xiàn)了!與昨天不同的是,從小河邊飄來的一團乳白色的霧氣讓那雙眼睛變得模糊不清,亦真亦幻。
趁陳老師不注意的當口,我離開座位,一個箭步跑向“眼鏡洞”。可是,還來不及貼近“眼鏡洞”細看,那雙眼睛倏地一下消失了。我立即繞向南側(cè)的大樹洞,想去看個究竟。結(jié)果呢,越發(fā)濃重的霧氣只為我依稀留得一個飄逝而去的影子。
晚上,我把“眼鏡洞”奇遇說給奶奶聽了。
奶奶愣了好一會后,才誠惶誠恐地說:“孫子,你是遇到那只可憐的小狐貍了?!?/p>
我當即反駁:“迷信,我可不信?!?/p>
奶奶急忙捂住我的嘴,說:“孫子,奶奶不騙你,你知道不?當年,端著火銃去老槐樹上打鳥的人正是你爺爺?shù)臓敔?,所以……?/p>
這下,輪到我吃驚了,并憂心忡忡地問奶奶:“那可怎么辦?”
奶奶想了想,說:“這就去老槐樹邊燒香求佛。”
老槐樹下漆黑一團,唯有閃爍在古石橋邊一盞昏黃的漁燈。周遭寂靜無聲,遠處偶爾傳來“汪、汪、汪”的狗吠。
一陣寒風吹來,陳老師住處的小木窗吱嘎作響。
我一怔!雞皮疙瘩遍布全身,鎮(zhèn)靜一想,幸虧是周末,經(jīng)常給我們講反對迷信故事的陳老師回鎮(zhèn)上了。否則,非讓她笑話不可。
奶奶將香燭放在大樹洞跟前,劃著火柴,點上。燭光里飄開輕輕裊裊的香煙。
奶奶神神叨叨地嘀咕:“看這香煙,果真是……”
我又是一怔!因為,燭光里那一縷香煙讓奶奶說成了小狐貍的種種形態(tài):輕靈、嫵媚、詭譎……
奶奶俯首、彎腰、拱手、作揖,然后,一聲聲地祈求:“佛爺保佑,別讓狐貍妹妹嚇著我孫子!”末了,把我扯到她身邊,叫我恭恭敬敬地鞠上三個躬。
我正鞠躬時,身后忽然響起一個尖嫩嫩的嗓音:“阿婆,你們在干什么呢?”
我回頭,透過燭光依稀看到一個女孩,跟我年齡相仿,穿布丁衣,光著腳,黑黝黝的瓜子臉,蓬亂的一扎辮,烏溜溜的大眼睛……
奶奶扭過頭,看了看女孩,神情有些異樣,但沒回話,只顧默默地蹲下,撿一根筷子樣的樹枝,一下一下地撥弄尚存的香燭。
3
此后,老槐樹上的那個“眼鏡洞”在我心中變得越發(fā)神秘而可懾。于是,幾乎每一節(jié)課,我都會魂不守舍,朝著“眼鏡洞”張望。
或許,因為奶奶燒了香,求了佛,所以那雙眼睛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沒過幾天,陳老師讓我們交換座位后,我的座位離教室南后門遠了、偏了,甚至連那個“眼鏡洞”都偷看不到了。
但不知怎的,一連幾天,我的心頭還是免不了暗生悵惘!
期中考試那天,當我從椅子上站起來,一步步走向講臺準備交試卷時,冷不丁瞥見前門底下的縫隙里伸進一張白紙。起初,我以為自己看花了,瞪大眼睛俯身細看后終于確認,那白紙竟是一張一年級的考試卷,試題下面用鉛筆歪歪扭扭地寫著“a、o、e、y、u、i……”“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只是,考試卷上端的空白虛線里沒寫姓名和年級,而且考卷皺巴巴的,沾著臟乎乎的油墨。
幾乎是同時,門板縫里掠過詭秘的碎影,帶著幾聲慌亂的腳步聲。
我匆忙交上試卷,迅速開門,拔腿往外追趕。
那影子一點點地變近變大了,直至讓我真真切切地看清,我所要追趕的目標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女孩。
我使出短跑沖刺的勁頭往前追。只是,女孩不斷地加快腳步,繞著教室外墻迂回躲閃,而從泥地上發(fā)出的噼噼啪啪的腳步聲判斷,那孩子是光著腳的。
慚愧,連個丫頭都追趕不上。但我不傻,拼不上速度,就拼智慧——貓在外墻轉(zhuǎn)角處,來個“守株待兔”。果然,不一會兒,女孩驚乍乍撞到了我跟前,而且是在陽光下,讓我看得清清楚楚——跟我年齡相仿,穿布丁衣,光著腳,黑黝黝的瓜子臉,蓬亂的一扎辮,烏溜溜的大眼睛……
“原來是你!”
“別誤會,我是……”
“剛才塞進門縫里的考試卷是你的?”
她愣了愣,輕輕地搖頭。然后,一個急轉(zhuǎn)身,小兔一般跑了。
4
奶奶喂養(yǎng)的貓咪已經(jīng)好幾天沒吃到魚腥了,饞得“喵、喵、喵”地亂叫。
星期天,村南湖塘里有漁夫牽塘網(wǎng)(湖塘里撒一張名叫塘網(wǎng)的大漁網(wǎng),十來個漁夫一起牽扯)。我聞訊后,提著小竹籃,興沖沖跑過去拾“塘網(wǎng)渣”(塘網(wǎng)被牽扯上岸后,孩子們趨上前去,摳取從網(wǎng)眼里漏出來的小魚。當然,這行為有點像小偷,常常會遭到漁夫驅(qū)趕,甚至被沒收小魚或踩扁籃子)。
我趕到湖塘灘時,塘網(wǎng)已經(jīng)被牽扯上岸。我迅速潛近塘網(wǎng)。不料,隔著蜂窩狀的網(wǎng)眼,看到了那女孩。她也在拾“塘網(wǎng)渣”:一手提著半滿的網(wǎng)兜,一手繼續(xù)往網(wǎng)眼里摳小魚,熟練的動作如同采摘豌豆一般輕巧。
她也見到我了,但沒說話,只是俏皮而狡黠地笑了笑。
此刻,我正躲開漁夫的視線,慌里慌張地從網(wǎng)眼里摳一條稍大一點的串條魚。只是我手笨,解死繩結(jié)似的繁難,而且串條魚跟著倒霉,被我摳得皮開肉綻、頭破尾殘的,末了發(fā)現(xiàn),還被我扣破幾個塘網(wǎng)眼呢。
“小死鬼,看我怎么收拾你!”耳邊突然傳來一個仿佛由雄獅猛獸發(fā)出的吼聲。
我一怔,拎起小竹籃,拔腿而逃,長長的湖灘岸上泥漿飛濺,棲鳥驚起。只是,我的腳步比不上大人的腳步。何況,因為害怕,我的雙腿還顫抖著。
就在大人的腳步離我不過三四米時,身后突然傳來銀鈴般清脆的呼喚:“老爸,別追他,他是我的好伙伴!”
大人的腳步聲戛然而止。
我邊跑,邊扭頭,一看,那女孩擺開阻攔姿勢,撲動著蓬亂的一扎辮,飛快地跑向她老爸。
網(wǎng)收人散后,我提著近乎空著的竹籃,帶著手上的一片片銀光閃亮、腥氣撲鼻的小魚鱗,掃興而歸。只是,那女孩的話讓我覺得挺溫暖:“他是我的好伙伴!”
走在半路時,身后又傳來那個銀鈴般清脆的喊聲:“喂——等等——”
我止步。
“你還有一年級的舊課本嗎?”她問。
“有呀,干什么?”我說。
“我用這大半網(wǎng)兜小魚跟你換一年級舊課本,好嗎?”她閃著熱切的眼光,一字一字地問。
“這……”我猶豫不決。
這,并不是我吝嗇,舊課本反正用過了,再也沒什么用場,而是擔心,舊課本被我折紙飛機時撕掉了好幾頁,拿不出手。
“我求你了,今后我還可以給你小魚。”她進一步懇求。
“你又不上學,要舊課本干什么?”我故意這樣問。
她沉默了,熱切的眼睛一點點地濕潤。
“你不說,我就不跟你換。”我使著激將法說。
她這才由陰轉(zhuǎn)晴,并和盤托出——她家的漁船每每停泊在村小校邊的古石橋下時,她總是被瑯瑯書聲所深深地吸引。一次,她禁不住跳上岸,一步步靠近教室門窗,但內(nèi)心的害怕終于讓她退到老槐樹南側(cè)。這時,那個奇特的大樹洞用無聲的話語召喚她:“快躲進來?!彼饝?,躲進大樹洞,一邊聳起耳朵靜靜聆聽,一邊將眼睛貼在“眼鏡洞”上偷偷地往教室里看,往黑板上看。如此聽著、看著時,心頭突然萌生一個美妙無比的念頭:這樣挺好,不只有趣,還能認字呢。從此,只要漁船一泊在古石橋下,她就會美美地躲在大樹洞……
“這么說,大樹洞里的眼睛是你的?”
她點頭。
“那天,是你從門縫里把考試卷塞進來的?”
“是的?!?/p>
“考試卷上的字也是你寫的?”
“是的?!?/p>
“考試卷哪來的?”
“從教室那邊的垃圾堆里撿的?!?/p>
……
我恍然大悟,并且,對女孩油然而生憐憫之心、敬佩之情!
沉默了好一陣后,我說道:“干脆,你來我們村小校念書?!?/p>
她搖了搖頭,傷感地說:“不可能,家里兄弟姐妹多,連生活都不容易,哪有錢念書?即使父母允許念,也是輪不到我這個阿五頭的;再說,我家漁船四處漂流,我想念書也不行?!?/p>
我一聽,找不到半句可以用來安慰她的話。
最后,她再三關照我,不要把她的事說給別人聽。
5
我當然守口如瓶。我常常不由自主地看向那樹洞,不時會瞥見那雙眼睛在大樹洞里閃閃眨眨的。有幾次,我上學走過古石橋時,會望見她正坐在晃悠悠的船板上,手里捧著一本缺頁少角的舊課本,專心的神態(tài)賽過匆忙理網(wǎng)的她老爸。
……
她也沒有食言,隔三差五替我送來小魚。這可美死了奶奶的那只饞嘴貓咪。
奶奶多次問我,哪來的小魚?我都說,去學校河邊抓的。
一天放學后,我正在教室里彎腰使勁打掃。靜悄悄照進教室的斜陽里翻飛著輕輕曼曼的塵埃。突然,視線里出現(xiàn)一個絲瓜般偏長的影子。我起身回首一看,是她來了。我問,有什么事?她說,我來幫你掃地。我不好意思,一邊說不,一邊繼續(xù)掃地。沒想到,她趁我不備時,一步上前,伸手搶走掃帚。我還是不讓她替我掃,因為,如果被正在河岸邊種菜的陳老師看見了,有多不好意思,甚至,萬一被張大勇之流的調(diào)皮鬼看到了,那不知會編出什么樣的笑話,至少是男同學和一位小女孩的那種關系。
無奈之下,我背起書包回家了。
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早晨,陳老師按老規(guī)矩檢查昨天值日情況時,非常高興。從來沒有哪天的值日比昨天的值日做得好——一向泥塵糊糊的地面干凈得如同清水洗過了一般;向來有點參差不齊的課桌椅好似經(jīng)了哪位木匠手里的墨線似的,前后左右,一統(tǒng)整整齊齊……
晨會課上,我第一次受到了陳老師的表揚,只是,我早已羞得滿臉通紅!
6
不知怎的,有關那女孩的種種詭異的傳聞已不脛而走——有人說,那分明是小狐貍的鬼魂,一看她的眼神就知道;有人說,在某個陰雨綿綿的午后,親眼目睹小狐貍的鬼魂從大樹洞里飄出來;有人說,某日放學后路過大槐樹時,竟然隱約聽到小狐貍的讀書聲……
皮大王張大勇膽子大,干脆走進大樹洞,尋找小狐貍的蛛絲馬跡,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幾處相對平滑的內(nèi)壁上密密麻麻地留著用鉛筆寫下的拼音字母和文字。
隨后,張大勇問遍所有學生,結(jié)果誰都沒去大樹洞里寫過什么。
一時間,村小校里人心惶惑。尤其是,當某日午后一個響雷將老槐樹上的某根枝丫轟然劈下時,當一連數(shù)天陰雨過后班里許多同學犯上傷風感冒時,更是把小狐貍鬧鬼魂這一玄乎之說傳得沸沸揚揚,且有鼻子有眼的。
盡管陳老師苦口婆心地解釋,但依然有些膽小的學生再也不敢走進村小校,挨近大槐樹。
我想站出來解釋一番,但始終沒有勇氣,何況,她讓我保守這個秘密的。
又一個星期天,老槐樹下來了一位捏泥人的。我們一個個上前圍觀。捏泥人的手藝了得,伸出靈巧的手指,從調(diào)著紅白青黃等幾種顏色的泥面上取一小團,得溜溜一捏、一揉、一擠、一搓,再使上小竹片,輕輕一壓、一剮、一刨、一抹,幾乎是轉(zhuǎn)眼間,小作擔上的麥秸楞子上插上了引吭高歌的大雄雞、手持金箍棒的孫悟空、大刀揮舞的螳螂……
我眼熱死了,最后,忍不住掏出從平時買鉛筆橡皮時省下的零錢,挑了一尊讓我深深著迷、百看不厭的孫悟空。
誰料,當我舉起孫悟空走出人圈時,一只呼啦啦橫襲而來的手一下把孫悟空撂在了地上。等我反應過來時,孫悟空已經(jīng)變作一個喝得酩酊大醉的醉漢,一屁股癱坐在晃晃悠悠的樹陰里。
換在平時,我根本不是張大勇的對手,可此時此刻,我一下變成了狂怒的小獅子,一頭沖向張大勇。
張大勇沒防備,被我撞了個元寶大翻身。但畢竟是張大勇,他一個魚躍站起身來,然后,把小鐵錘一般的拳頭一下一下地掄在我胸口。
我拼命還手卻力所不及,最后,我硬是被張大勇牢牢地摁在地上??上攵?,張大勇一定如武松打虎似的,要高高地揮起拳頭。
幾乎是同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從河邊的漁船上騰空而起,迅速向我飛來,最后,“啪”一聲,不偏不倚落在我身邊。
“啪——”又是響亮的一聲,是肉與肉的碰撞。
張大勇如雨中泥人,應聲跌下。
“嘿,死丫頭,小狐貍,關你什么事?”張大勇狼狽地爬起來,一邊沖著女孩罵,一邊重新?lián)]起右拳。
“誰叫你欺負人!”“嚓——”說時遲,那時快。女孩一邊回話,一邊使勁用有尖利手指甲的手,往張大勇的右拳上狠狠一抓。張大勇哇哇慘叫,他的手背上留下幾道白蘿卜絲般的傷痕,繼而,滲出一滴滴鮮紅的血。
……
事后,陳老師找我談話,要我說說事情經(jīng)過。
我不敢撒謊,一五一十地說了。
結(jié)果,陳老師明察秋毫,斷事公道,一點也沒有批評我的意思,倒是對那女孩來了興趣。問我,她是誰?為什么躲在大樹洞里?那張印壞了的考試卷真是她……
我想了想,終于無奈地丟下替她保守秘密這一承諾。
陳老師動情了,閃著炯炯有神的眼睛,喃喃自語:“那女孩真是聰明又勤奮,尋個機會,把她叫進村小校,讓她好好讀書?!?/p>
7
暑期過后,陳老師向我們透露一個消息:經(jīng)她多次上船動員,那位漁家女孩將成為我們村小校的一名插班生。至于偶有漁船不回到古石橋邊的日子,女孩就跟陳老師一起睡。
我一聽,高興得差一點跳起來。
開學第一天,秋天的晨光把村小校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照得金光燦燦,楚楚動人。
不一會兒,那女孩在我的熱切企盼中,踩著一顛一簸的跳板,慢慢地走上岸來。
那一刻,我驚訝了、目眩了——女孩竟如出嫁的新娘,花裙子,繡花鞋,梳得光溜溜的一扎辮梢上系著漂漂亮亮的蝴蝶結(jié),依然是瓜子形的臉蛋上露出幾分矜持、幾分依戀……
“你們好,我不是來上學念書的,而是與你們道別?!迸⒃诶匣睒湎轮共?,握著我的手,面對同學們說。
我們一片茫然。張大勇也不例外。
上課鈴敲響后,才聽陳老師說,那女孩被寄養(yǎng)在鎮(zhèn)上一戶沒有子女但家境殷實的人家,并馬上要進鎮(zhèn)中心小學念書。
至此,我再也沒有見過那女孩,但大樹洞上的那雙眼睛似乎始終沒有消失,一閃一眨、一轉(zhuǎn)一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