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 馮碧華
摘 要:本文將通過分析古典舞優(yōu)秀劇作《銅雀伎》所體現(xiàn)的當時社會的貞操觀,進而探究中國古代宋代之前的女性貞操觀問題。自古以來,貞操觀都被人們看做是件重要的事,它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發(fā)展的階段。從先秦時期開始產(chǎn)生的最樸素的貞操觀,到春秋中后期的儒家禮儀的出現(xiàn),貞操觀不止僅僅局限于“從一而終”了。宋代程朱理學的興起,對婦女的貞節(jié)觀念進行了完善。到了明清時期,出現(xiàn)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一直沿用至今。
關鍵詞:《銅雀伎》;貞節(jié)觀念;儒家;倫理規(guī)范
中圖分類號:J7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10-0080-02
一、中國古代貞操觀概述
作為一種性觀念,貞操觀從松到嚴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階段。不同朝代,由于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的不同,貞操觀的具體體現(xiàn)也大為不同。從發(fā)展上看,貞操觀產(chǎn)生于先秦時期。西周時期就要求女子自覺堅守貞操?!吨芤住罚骸昂闫涞拢?,婦人吉,夫子兇?!本褪钦f,這對夫人來說從一而終是吉祥的,對丈夫來說卻不好,丈夫要開拓、創(chuàng)業(yè)。此后各個時代均有一定發(fā)展。但在宋代以前,并不十分嚴苛。程朱理學興起,貞操觀又邁入了一個新階段。從內容上看,中國古代貞操觀念的要求和含義十分豐富,主要包括四部分:首先是婚前守貞,這就要求女子婚前必須是處女。其次是婚后守貞,這就主要是禁止已婚婦女與其他男子私通。寡婦被要求給丈夫守節(jié),要求是非常嚴苛的。最后一方面是較為特殊的殉葬制度。此外,貞操觀念還有很多其他的內涵。從本質上看,貞操觀是男子對女子的禁錮與性專制,是男權社會男女不平等地位的突出體現(xiàn)。男人除了娶一位名正言順的妻子還可以擁有眾多的妾,這一制度也是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部分。《禮記》中也規(guī)定:“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边@種只針對女性的貞操觀無疑是不平等的。
(一)先秦及秦時期的貞操觀
先秦時期,男女之間的交往是很自由的,遠非后來儒家道德規(guī)范那么嚴格。當時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婚姻是禮儀文化的一部分。和當代青年相似,他們可以自由戀愛,甚至可以在婚姻之前發(fā)生性關系。這種性的自由和當時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有關,那時的封建禮教還未完全形成,男女如雎鳩等動物一樣遵從他們的本能,愛情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一部分。先秦的婚姻制度是相對公平的:一方面,儒家思想的出現(xiàn)和國家制度的發(fā)展給自由婚戀施加了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封建社會剛起步,這方面的限制并不十分嚴格。秦朝還有這樣的規(guī)定:(1)無論是婚姻關系的成立還是解除,都必須到官府登記才有效;不經(jīng)官府登記備案,不僅不受法律保護,還要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如果丈夫私自休妻,則構成“棄妻不書”罪,要受罰。(2)丈夫不得任意傷害妻子,否則屬違法,要被處以耐刑。這一時期夫妻相對平等,夫權受到一定限制。
(二)兩漢時期的貞操觀
由于戰(zhàn)亂的摧殘,漢代一統(tǒng)一便實行修養(yǎng)生息的政策,實行“黃老之治”,使經(jīng)濟得到復蘇,然而社會的貧富分化也趨于嚴重。這就為漢朝上層統(tǒng)治者肆意享樂,忽略貞操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而同時,底層生活的艱難和東漢中央王朝的衰微以及社會的動蕩也不利于禮教的發(fā)展,整個社會并無精力去嚴苛地限制女性。社會呈現(xiàn)了一種較為自由的態(tài)勢,這一時期女性在貞操方面還是有一定自由的。當時上層社會對男女關系沒有太多的束縛,以至于有《烈女傳》這樣的專門著作來警醒當時的宮廷。然而大勢所趨之下,規(guī)范的聲音還是太微弱了。
(三)魏晉南北朝的貞操觀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各種社會制度都缺乏有效的規(guī)制。貞操觀念也多沿襲漢朝,較為松散甚至更為混亂。在婚嫁制度方面,上層社會的娶嫁也大都是延續(xù)兩漢時期的禮節(jié),唯一不同是晉朝開始有公主不下嫁婿家的趨勢。這個時候最為突出的是,女人的貞節(jié)觀念淡薄,而且絲毫不避諱婚外性關系。戰(zhàn)亂頻發(fā)也是這個時期男女關系開放的一個原因。自漢末以來,戰(zhàn)爭一直持續(xù),因而人口銳減,這驅使全社會主張高生育,一般民眾的貞操觀更淡泊了。。因此,無論統(tǒng)治階層還是有名望的學者,都對貞節(jié)觀念提出嚴治之策,提倡詔旌門閭。魏晉南北朝的的貞操觀念其實并不明確,直到在南北朝時期佛教文化開始發(fā)揮影響,貞操觀才開始趨嚴。
(四)唐代貞操觀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國力最強盛的朝代,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對外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唐朝與世界許多國家都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因而其文化也具有了兼容并包的特點,顯得極為開放大方,體現(xiàn)在貞操觀上就是性主題的暴露。無論是從漢朝還是從唐之前的南北朝的情況看,唐朝時的貞操觀都不甚嚴苛。首先,室女在選擇自己的夫君時,享有一定的自主性。再有,唐朝女性的再嫁是普遍的,社會對此并未過多限制。另外,皇室較為混亂。武則天先是作為李世民的妃子后又嫁于李治為后。由以上可見,唐代的貞操觀念是較為自由和開放的。除此以外,唐朝之前戰(zhàn)爭造成人口銳減,使唐朝實行鼓勵生育的政策,唐太宗就頒發(fā)過有鼓勵生育詔令。再有就是李唐深受胡風影響,在婚姻上也較為開放和開明??梢姡瞥_放的貞操觀念是多種社會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五)宋代貞操觀
宋代初期的貞操觀念還是比較寬容的。如范仲淹在“義莊”《田約》中,準許給予寡婦再嫁的費用,而男子再娶反而不給,他也從未指責過婦女再嫁。他母親就曾再嫁,他毫不以此為恥??梢?,宋初的貞操要求基本沿襲了唐代。但隨著儒學的發(fā)展,從周敦頤到二程(程顥和程頤)再到朱熹,理學逐步形成。中國的學術思想以及風俗制度發(fā)生了極大變化,婦女的貞節(jié)觀念也在崇古的基礎上愈演愈烈,開始變得嚴酷。此時對婦女的限制形成了體系化的要求。與以前歷代王朝比,宋代是對婦女束縛最多、對于婦女貞節(jié)態(tài)度極為嚴厲的朝代。夫死守節(jié)已成為婦女應盡的義務,并且,這種觀念深為婦女所認同和崇尚,已成為社會習俗男女關系中重要的一部分。除婚姻之外的交媾和愛情都是有違道德的。忠臣不事二主等政治觀念投射到家庭,就是好女不事二夫,女子從一而終,保持絕對的貞節(jié)。
二、古典舞劇《銅雀伎》的貞操觀
《銅雀伎》以漢末曹操修筑銅雀臺選伎納樂為歷史背景,用舞蹈化的語言講述了社會底層舞伎鄭飛蓬和衛(wèi)斯奴美好而又凄涼的愛情故事。舞伎鄭飛蓬與鼓手衛(wèi)斯奴從小相愛,但光彩照人的飛蓬遭魏王曹操、曹丕父子兩代的霸占并倍受將官的欺凌,后來當鄭飛蓬得知衛(wèi)斯奴受到酷刑時,肝腸欲斷,遂罷舞卸裝,唯求一死以明心志。結果被貶為營伎,受到眾多官兵的狂暴欺凌。飛蓬因反抗將要被處死,已被挖去雙目的衛(wèi)斯奴擊鼓相送,這時飛蓬強抑悲咽,將早年就已剪下的青絲,作為終生不渝、深深相愛的信物,贈給衛(wèi)斯奴,遂被押赴刑場。
《銅雀伎》不僅在舞蹈藝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更是讓人獲益良多。這部舞劇不單單講了二人的愛情故事,更是體現(xiàn)了整個社會的風貌。從貞操觀這一角度來看,主要有兩方面:其一,男性層面,飛蓬先后侍奉了曹操、曹丕、大將軍和眾軍校并且得到了衛(wèi)斯奴自始至終的愛。這樣看來,當時男子對女性貞操并不十分看重。其二,女性層面,飛蓬被曹操所喜后,失了身,但她卻并不以此為恥,可見女性這一時期對自身的貞潔也沒有十分看重。總體來看,這與魏晉南北朝時期較為寬松的社會貞操觀念是一致的。
三、古典舞劇《銅雀伎》中的貞操觀與魏晉風俗文化
(一)服裝變化體現(xiàn)的貞操觀
一個時代的流行服飾反映這個時代的文化?!躲~雀伎》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飄逸的喇叭大袖和體現(xiàn)女性身體之美的半臂短曲裾。與后世對女性身體限制性較強的服飾相比,此時服飾彰顯了社會對女性較為開放的觀念。當時女性較為注重配飾等方面的裝扮:其一,帔子的流行使婦女服式更顯得多姿多彩,它類似于現(xiàn)在女性披肩的運用;其二,戴假發(fā)是該時期婦女最喜愛的頭部盛飾。這些無疑都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對女性寬容態(tài)度,顯然,對女性貞操的要求也不太高。
(二)社會文化體現(xiàn)貞操觀
“魏晉名士自風流”,魏晉之時文化以玄學為主,名士之風大為盛行。這一文化要求自然豁達,及時行樂享樂。《銅雀伎》中樂伎之風盛行及互贈歌舞伎便生動體現(xiàn)了這一文化特點。這種尊崇天性的文化自然對性少了些非議與要求,對于婦女的貞操觀更不會要求太多。
(三)社會制度體現(xiàn)貞操觀
社會制度無疑是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最好體現(xiàn)?!躲~雀伎》大致反映了當時的歌舞伎制度,表現(xiàn)了對婦女貞操觀的不甚在意。當然也與人口制度有關,為增加人口,自然要鼓勵婚配和生育,以一種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貞操和性。在婚姻制度方面,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是士族婦女,除了照顧一家大小衣食外,還擔當起主持家政的任務,即女性某方面具有一些家主的權利。綜合來看,女性沒有受到嚴苛地貞操要求。
(四)婦女地位的變化對貞操觀的影響
貞操觀和婦女地位密切相關。在魏晉南北朝,較高的婦女地位也使對女性限制較少,貞操方面要求較少。當時不僅在家庭中,夫妻間有了較為平等的話語權。而且婦女逐漸走出內閑,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社交活動中。同時期也出現(xiàn)了較多杰出女性人物,她們有著與男人同樣的政治智慧和見識,其中不乏像北魏馮太后那樣有杰出政治才能的女性??梢姡敃r女性較高的社會地位為其捍衛(wèi)人權等方面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總體而言,古代貞節(jié)觀念是十分保守的。雖說宋之前對貞操要求不甚嚴格,但比之現(xiàn)代,仍是十分受限的。貞操觀念從古至今,一直對中國人產(chǎn)生著巨大的影響,發(fā)揮著重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選婿窗[A].開元天寶遺事(卷中)[M].北京:中華書局,2006.28.
〔2〕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責任編輯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