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賓/著
鄉(xiāng)愁純粹是對故土的山川阡陌、魚蟲鳥獸、老少爺們、風俗民情、傳說軼聞等情感的自然流露。即便是松林中的蘑菇、老槐樹上的鵲窩、山藤上的蟈蟈、棘子上的蜂巢,都能把鄉(xiāng)愁撩撥得濃濃的。最近一段時期,故鄉(xiāng)那只鳥兒的啼囀縈繞耳畔,糾結(jié)于心……
前不久,我回故鄉(xiāng)探親,意猶未盡,又住了一宿。翌日拂曉,我聞雞而起,到野外散步,隨之撿起兒時遺落的記憶碎片。晨曦微露,薄霧蕩漾,村舍如披輕紗,唯有幾聲雞鳴劃破了山村的靜謐。前天,久旱的故鄉(xiāng)喜降甘霖,直下得溝滿壕平,山洪爭瀉。大自然用無形的畫筆,飽蘸綠色,將原野著意涂抹,也將莊稼人的憧憬描繪得金燦燦的。我沿著機耕路朝東山走去。此刻,一縷風絲兒也沒有,樹葉凝止不動,也無蟲鳴,仿佛都在酣睡之中。路邊的草葉上都擎著晶瑩的露珠,分明是大地感恩上蒼所涌出的淚滴。
走了一程,忽然聽到北面的谷底傳來青蛙和蛤蟆的叫聲,雖說不甚協(xié)調(diào),卻悅耳動聽,莫不是在排練慶豐的鼓樂?是的,原野上到處彌漫、滲透著一派空靈飄逸、濃郁醇香的莊稼瘋長的氣息。豐收正在向人們頻頻招手呢!我心情愉悅,信馬由韁地沿路徜徉。驀地聽到“撲棱”一聲,就見一只鳥兒落在路邊,腦袋一點,尾巴一撅,大大方方地朝我啼囀,其聲為“哩哩哩啁啁噢,哩哩哩啁啁噢”。我雖然不像公冶長那樣懂鳥語,卻揣摩出它在向我問安:“你你你,早上好,你你你,早上好。”嗬,這是我今天聽到的第一聲鳥啼,它讓我興奮不已,驟來興致。這鳥啼如同神奇的哨音,將故鄉(xiāng)新的一天的帷幕徐徐拉開;這鳥啼又如一枚五色的石子投進綠意氤氳的靜潭之中,濺起一圈圈漣漪。我當即作答:“小鳥你好,小鳥你好?!彼娢易呓?,又飛到我前面,依舊歪頭仄腦地與我搭訕,似乎在詢問我。我心知肚明,村民們五冬六夏在山上勞作,它自然熟悉,我長期在外,偶爾回鄉(xiāng),它自然對我陌生,這與賀知章回鄉(xiāng)所寫的詩作何等相似——“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我不免啞然失笑。我打量著這只善解人意的小鳥,它形似黃鸝,但又不太像,我為不知其尊姓大名而感到愧疚。我對它似曾相識,莫非它是從《詩經(jīng)》里飛出來的?“關(guān)關(guān)睢鳩,在河之洲;伐木丁丁,鳥鳴嚶嚶?!边@委婉的鳥啼將河流的靈韻、田園的風光、人們勞作的景象銜來饋贈予我,讓我溯流求源,悠悠思緒飛向了遠古。轉(zhuǎn)念又一想,莫非這只小鳥是從王維筆下飛來的?“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蓖蹙S將山中的沉寂刻畫得淋漓盡致無以復(fù)加,讓人隨他前去觀賞明月、落花、鳥啼,充分領(lǐng)略山中動靜相宜的夜色。就這樣,這只小鳥一直陪我走上村東的長嶺。
天光大亮,晨風乍起,薄霧開始落潮般的退卻,踟躕于河谷之間,與村舍裊裊升起的炊煙融為一體,酷似傳世名作中的飛白那么柔媚可愛。果園里、山林中有好多鳥兒開始練嗓,駐足聆聽,各有千秋,令人美不勝收,樂不思歸。這只小鳥知趣地棄我而去,想必要與伙伴一起切磋技藝。
拂曉聆聽鳥啼,如聞禪語梵音,心態(tài)愈發(fā)淡泊,儼然醍醐灌頂!
旭日噴薄,光芒四射,滿天纖巧的云朵在不斷地變幻色彩,宛若一片雍容華貴的牡丹。這磅礴的朝霞就像神奇的環(huán)形銀幕,把人生的大舞臺裝點得恢弘、壯麗、遼遠,讓人感到生活是這等美好。我俯瞰故鄉(xiāng),心里甚是愜意。歸途中我渴望與那只可愛的小鳥邂逅,然而它再沒露面,但它的啼囀卻在我心中久久回響……
大山是個道行高深的智者,倘若你能像虔誠的教徒去拜訪他,定然會受益匪淺。
大山老人平易近人,古道熱腸。他讓山雀子打老遠兒迎接你。山雀子在你面前盡情啼囀,向前飛一程,停一停,如同一位婀娜伶俐、妙語連珠的導(dǎo)游女郎把你引進深山。淙淙溪流是大山老人的儀仗隊,接踵而來的小巧浪花與你熱情寒暄。路邊的樹木皆向你行注目禮,有的文質(zhì)彬彬地伸手相邀。再看大山,正敞開胸懷擁抱你,并把你引向高處,請你落座——那些點綴著石花的巖石比比皆是,或臥或坐都可隨意。大山老人開始與你促膝攀談,聽啊,谷底跌水巖上的水跳聲,不正是他在娓娓道來。他讓你俯瞰周圍,極目遠眺,可見峰岱崗巒波推浪涌般鋪向視線模糊的天際。那些遠山近嶺,有的盤桓顛連,形成山系;有的突兀聳立,自成一家,各有姿容,從不雷同。它們都相互尊重,誰也不小覷誰。嵯峨者要靠低矮者鋪墊,靈秀者要靠平淡者襯托,可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如此相輔相成,才得以組成這磅礴的山之氣勢。真佩服這些親密無間的大山兄弟,也嘆服大山老人將“和諧”一詞解釋得這等淋漓盡致。
大山確是一位崇尚道教的哲人,渾身無不彌散著道家思想的光輝。他出于公心,包容萬物,讓蕓蕓眾生遵循自然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正由于這樣,不管植物還是動物,無不慕名前來安家落戶,繁衍生息,直把大山裝點得異常稠密,生機盎然。看吧,各種各樣的樹木長得繁茂蓊郁,小草小花見縫插針地在樹下生長,有的干脆攀緣樹上,荊棘知趣地在石罅裂隙中扎根,映山紅不計較生存環(huán)境,偏偏生長在陡峭的后坡??傊?,成伙的不欺凌孤獨的,高大的不嫌棄弱小的,靚麗的不蔑視平凡的,都在和睦相處,相互協(xié)調(diào),用全部的情感合唱一首昂揚的《綠色暢想之歌》。
大山老人并非一味地包容萬物,為使眾生具有憂患意識,經(jīng)常將一些朽木枯藤展現(xiàn)出來,用以警示眾生:務(wù)必要不失時機地按照節(jié)令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倘若慵懶懈怠,脫離生命的軌跡,后果也將如此!看啊,一棵蒼松傲立于巖石之間。遙憶當初,它是一顆微不足道的種子,不慎掉進石縫之中,盡管身陷絕境,卻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矢志不渝,鍥而不舍,硬是以柔克剛,終于將磐石撐裂,長成挺拔的大樹。面對蒼松,無須太多的說教,心靈都會受到震撼,這正是大山老人給予眾生的深深啟迪!如果你處于困境,悵惘彷徨,大山老人會讓叮咚的泉水為你指點迷津。是的,山中縱有溝壑交錯、亂石阻擋,泉水卻能左拐右突尋隙出山,人乃萬物之靈,豈能無路可走!
大山老人童心未泯,變著法兒消遣寂寞的時光???,山鷹百無聊賴地在山谷上空盤旋,那是他放飛的紙鳶,至于狐貍攆兔子,山猁斗山雞,那是他創(chuàng)作的小品。螞蟻斗蛞蝓,小蟲戲蝸牛,那是他創(chuàng)作的童話。那些委婉的鳥唱,是他撒下的音符。尤其那些斑斕的山花,那是大山老人獨特的語言。他在告誡人類:大自然與人類血脈相連,唇齒相依,倘若人類不能善待大自然,肆無忌憚地破壞大自然,勢必導(dǎo)致惡性循環(huán),唇亡齒寒!
造訪大山,儼然問道于大山,大山老人將蕓蕓眾生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無疑為你繪制了一套雅俗共賞的精美圖片,等于讓你粗粗瀏覽了一遍《老子》《莊子》,你會感到胸懷曠達,心底會像大山一樣空靈。
我下鄉(xiāng)造訪一位老友。老友家住幽谷深處,村子不大,四五十戶人家,群山環(huán)抱,山居特色濃郁。闊別重逢,愉悅之情溢于言表。坐在炕頭,前望南山,后看石崖,品茗閑談,其情濃濃。身在深山,話題自然離不開深山。老友說起深山野趣,興致勃勃,繪聲繪色,如數(shù)家珍,仿佛這些野趣就發(fā)生在昨天……
五十多年前,山上松林匝密而蓊郁,可以做梁做檁的樹木比比皆是。山林挽留了雨雪之水,儲存地下,滋潤植被,如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北山有個極旺的泉水眼,五冬六夏,汩汩噴涌,從未減勢,以銅錢試之,可見恒浮不墜。水質(zhì)醇正,甘冽爽口。山林深深,嵐氣蕩漾,大山愈發(fā)顯得靈動而神秘,狼狐貉獾等野獸屢見不鮮,更有眾多的鳥兒盡情啼囀。在林中滯留時間長了,時常會暈頭轉(zhuǎn)向。河水終年淙淙流淌,蟹子魚蝦觸目可見。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村子西北面有一棵奇特的古松,古松并非拔地而起,而是貼崖橫生,樹干老粗,一人摟不過來,虬枝凌空,如群龍盤繞,樹枝垂地,遮陰半畝有余,儼然華蓋斜撐,可謂“蟠龍松”。問及村老,皆不知古松高壽幾何??上?0世紀70年代初期,古松被松毛蟲吃掉樹葉而壽終正寢。如此大煞風景,委實令人扼腕嘆息!
有一年夏天的夜晚,村民們都在大街上納涼,串山風沿谷底刮來,甚是涼爽。夜已深了,人們遂呼兒喚女回家睡覺。林某有個七歲的女兒,任憑再三催促,她仍然無動于衷。林某不耐煩地說,叫她睡在街上吧,等著叫狼叼去吧!說罷就回家了。過了不大一會兒,就聽到外面?zhèn)鱽砼畠旱募饨新?,林某驀地驚醒,趕忙出門尋找女兒,哪兒還見蹤影。村民們聞訊四下尋找,忙活一宿毫無結(jié)果,毋庸置疑,女孩已經(jīng)葬身狼腹。時隔數(shù)年,又有一條狼溜進村中,當即被人發(fā)現(xiàn),村民們引以為戒,手持農(nóng)具予以圍殲,狼深知寡不敵眾,縱身躥上場院西面的地堰,鉆進西山的密林之中,從此再未露面。
那時,山上的松林密密匝匝,最密的地方拱不進人。林子里的鳥兒可多啦,叫聲各異,悅耳動聽。到了端午節(jié),村里的頑童相約到山上撿雀蛋。其時上級也沒提倡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維持生態(tài)平衡,對于莽莽大山來說,撿幾窩雀蛋,可謂滄海一粟,根本算不得什么。山里的孩子眼睛特尖,哪兒有雀蛋一看就知道,用不了多長時間,每人就撿了一碗,回家煮熟美美地享用,遠比雞蛋好吃得多哩。
有一年谷雨之后,剛下了一場大雨,老友和幾個伙伴到山上捉蝎子,碰見了一條正在蛻皮的大蛇,那家伙粗大無比,令人發(fā)瘆!山里的青少年心兒野,膽氣大,獵癮頓生,決計圍攻。蛇在蛻皮時是最遭罪的時候,對人缺少攻擊性,這就給了少年們可乘之機。他們手持抓鉤,朝大蛇逼近,大蛇情知不妙,蛇頭吱地昂起,爬上一人多高的峭壁,不幸頭部受創(chuàng),被抓了下來,幾個少年搶上前來,亂石齊發(fā),大蛇一命嗚呼。他們用葛藤拴住蛇頭,將其拖回村來,引來不少村民觀看,但見大蛇足有茶杯粗,兩尺多長。村老們說,還從未見過這么大的蛇。
20世紀50年代初期,河里的小蝦特多,傍近黃昏,水面上會出現(xiàn)密密麻麻的波紋,近前觀看,會讓你大為驚愕,但見小蝦熙熙攘攘,多如蚊蚋,若不親臨其境,絕不會相信河里竟然會有這么多小蝦,簡直是小蝦的部落,小蝦的王國!用簍子在水里三擺兩抄,幾乎滿簍。將其洗凈,上鍋佐油炒著吃,不失一種美味。
那時,河里白漂子魚、華麗翅等野生魚類特多,它們生性乖覺,河邊闃無人跡,便優(yōu)哉游哉,一旦見有人來,便紛紛藏于石板之下。若伸手摸魚,只能單條捕獲。老友和伙伴們自有巧辦法,用打石頭的炮錘猛擊水中的石板,魚兒猶覺石破天驚,皆受沖擊而懵懂,趁此機會將其一一捕捉,然后再故伎重演。常流水的河魚不腥,將其剖開洗凈,裹上面糊,上鍋用油煎,甚是可口。
說到末了,老友喟然長嘆,這才過去半個多世紀,當年的山林就蕩然無存,大山?jīng)]了山林,就存不住飛禽走獸,河蟹早就絕跡,魚蝦也大為稀少。當年那些野趣永遠見不到了,只能保存在記憶之中。
過午時分,我與老友握別,來到村頭,回首眺望,大多山頭光禿禿的,即便有松林,也是些稀疏的次生林?;匚兑叭ぃ陡秀皭潯?/p>
在膠東半島的早春二月,還未聽到紫燕的呢喃,牙山的花事卻早就醞釀好了,已經(jīng)悄然拉開了帷幕。其時,牙山后坡的隔年積雪還未融盡,這一團那一片的,好像藍天上的點點云斑。
山椏烏藥率先登場,枝條上沒有綠葉陪襯,兀自開出球狀小花,花朵稀疏,寥若晨星,愈發(fā)顯得靚麗,卓爾不群,如同一位婀娜少女在報說即將上演的節(jié)目。
牙山后坡林木蓊郁,遮天蔽日,山重水復(fù),藏風聚氣。谷底向陽的地方,一種形如豌豆苗、不知尊姓芳名的淡藍色小花就迫不及待地開放,它們似乎有個嗜好,大多集中在山道上,好像手持彩綢的兒童在夾道歡迎游客前來踏青。它們一開一大片,其間點綴著金黃色的蒲公英和紫色的老姑子花,真如一床碩大無朋、極富民族特色的地毯。
映山紅先從谷底含苞初綻,繼而向山頂蔓延,一叢叢,一沓沓,如同燃起熊熊的篝火。這里的映山紅成片成林,堪稱“杜鵑林”。它們是舞臺上的名牌青衣,端莊嫵媚,雍容華貴,讓你目不暇接,美不勝收。登上半山腰,向東望去,那次第排列的五道小嶺杠子上開遍了映山紅,在逆光中層次清晰,色彩嬌艷,惹人注目?;秀遍g,這些小嶺杠子幻化成大海的層層涌浪,那些映山紅仿佛一群別具魅力的妙齡少女,肩披秀發(fā),身著泳裝,風姿綽約,翩然戲水;那俊俏的芳容,婀娜的身段,無不洋溢著激情,洋溢著活力,洋溢著青春氣息。
面對滿山佳麗,不由得浮想聯(lián)翩:雨灑原野,滲入地下,滴滴匯聚,溢而成泉;云迷峰戀,罅隙吸納,巧借山花,變幻為霞。這與嶺之西側(cè)那滿谷的山櫻桃一樣,其時也耐不住長久的寂寞,聽到春風呼喚,急不可待地競相開放,初時微紅,盛開變白。它們身上曾覆蓋著厚厚的積雪,通過樹干和根系,又吸納了積雪,心中定然鑲嵌著美好的雪景,正由于這樣,在陽春三月將瑞雪復(fù)活于枝頭。映山紅從四月中旬一直開到五月中旬,歷時一月不歇。高處不勝寒。走近山巔,有的映山紅剛剛綻苞,有的含蕾待放。層巒之陰最為亮眼的全是映山紅,滿谷滿坡,大氣磅礴,而陽坡卻不見其蹤影,究其緣故,這與葵花向陽、凌霄攀墻、芙蓉依水、秋菊傲霜,同屬一理,都是天性使然。
錦帶花也不甘落后,亦如彩旦,嬌嫣妖嬈,盡露芳容。野芙蓉更具特色,花兒毛茸茸的,儼然裹著一層彩色的羽毛。屆時,場面會更加火爆,漫山姹紫嫣紅,斑斕多姿,令人嘆為觀止,樂不思歸。
待到六七月間,“天鵝花”也會開放,那可是鎮(zhèn)山之寶,難得一見。那點點小白花綻放在一片綠葉之上,酷似仙鶴亭亭玉立,楚楚動人,大多成雙成對,如同在含情脈脈地對視,有的則十幾對湊在一起,猶如《群鶴圖》,皆栩栩如生,妙趣天成。此乃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如半夏,但比半夏要大得多,葉之中心伸出一蔓,蔓上長出一串花蕾?;ǘ洳淮?,近乎山杏花?;ü诜譃樗陌?,花蕊朝下,上面一瓣最為怪異,半扣花蕊,背部細而帶鉤,狀如鶴首鶴頸,下面一瓣生出兩角,好像鶴腿,左右兩瓣無甚異樣,與下面那瓣組成鶴之下半身。它的學(xué)名叫“煙臺翠雀花”,毛茛科,屬珍稀植物。
再過些時日,野薔薇、繡線菊、山菊花、紫荊花、胡枝子花等唯恐被觀眾遺忘了似的紛紛登場,它們各有千秋,競相媲美。直到暮秋,花事不歇,此乃牙山一大特色。
縱觀牙山后坡,所有的植物在造物主精心巧妙地安排下,隨遇而安,繁衍生息,有的根植谷底沃土,有的躋身石罅裂隙,有的依附于樹木軀體,有的索性置身于光禿禿的巖石之上。它們深知,生活本身就是一臺戲,有唱主角的,有唱配角的,有跑龍?zhí)椎模瑹o論什么角色,缺一不行,所以要和睦相處,共存共榮,因而都在盡情表演。無不充滿了激情,膨脹著活力,洋溢著芬芳。是的,在大自然恢宏的美麗中,哪怕是最微小的,也有其表演的空間,從未感到有絲毫的卑微。人們親歷其境,能夠從那里辨認出一切,就如透過清澈的海水,看得清五顏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卵石一樣。正因如此,這些山花都在不遺余力,競相媲美,再華麗的辭藻也形容描摹不出它們的完美,那簡直是妙不可言,難以名狀。牙山后坡百花爭艷,盎然鬧春,如同一群絕代佳麗下驪山,又如一片七彩云霞落九天,如夢如幻,美不勝收。同時這些山花也給人以啟迪和感悟,讓你去深深地探索人世間的真、善、美的真諦……
在一條靜謐的河谷里,一株老苞米在高高的梯田邊上煢煢孑立。在暮秋的寥廓的穹窿下,在褐黃色的山嶺的襯托下,它儼然一位癡迷的田園守望者。它如一幅蕭索的油畫,又像一首傷感的抒情詩。
老苞米定定地注視著我,表情凄然,似乎有一腔苦楚要對我傾訴。我怦然心動,與它似曾相識,頓生憐憫之情,情不自禁地走近它。
無情的時光已把老苞米體內(nèi)的水分和營養(yǎng)攝取榨干了,所有的葉子都干癟枯萎了,有的被秋風弄殘了,宛若襤褸的衣袖,頂端的花蕊早已風干凋謝,所剩的花?;ㄍ腥缤粓F稀疏散亂的蒼發(fā),唯有下端尚有丁點兒綠意和生氣,那些裸露的根須像老人腳背上的道道青筋,緊緊地抓住大地不放。它曾孕育了兩個“孩子”——兩穗苞米。當苞米成熟了,就被主人收獲去了。那兩穗苞米的苞皮還在,那是孩子的襁褓,它舍不得扔掉,仍抱在懷里,渴盼孩子能如期而來——來年春天這兒又是一片蔥蘢。
老苞米與我相對無言。老苞米在料峭的秋風中瑟縮。老苞米似乎在回憶起往昔的時光。
當初,它是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苗,兩片嫩綠的葉兒擎著一粒晶瑩的露珠,楚楚動人。繼而,在陽光的撫摸下,在春雨的沐浴下,拓展葉片,拔節(jié)長高,豐滿如竹,亭亭玉立。葉子上的流線型的脈絡(luò)何等清晰,何等靚麗。片片葉子葳蕤生光,狀如綠練迎風起舞?;ㄈ锍蹙`,一簇金黃,馨香四溢,仿佛一頭秀發(fā)。它懷抱兩個嬰兒,含辛茹苦地養(yǎng)育,還著意將其打扮,為它們戴上鑲著紅纓兒的帽子呢。
小蜜蜂來造訪過,
小山雀與它說過話兒,
蟋蟀為它演奏過小夜曲,
蟈蟈為它彈過琴……
當然,也有勁風吹來,它為了孩子,竭力抗爭,不讓自己倒下;暴雨襲來,它護住孩子,逆來順受;旱魔跋扈,它艱難地從地下吮吸水分,寧愿自己忍饑挨餓,也不讓孩子夭折。養(yǎng)育孩子,養(yǎng)壯孩子,是它們家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它的神圣使命。這一切它完全做到了,圓滿地完成了它無愧的一生,它理所當然地感到欣慰。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而今,美好的年華如同溪水流遠了,那些多災(zāi)多難的日子也如噩夢一樣消逝了,這株苞米已是老態(tài)龍鐘、風燭殘年了。
望著這株老苞米,我想到了人類自身,尤其想到了鄉(xiāng)間那些年邁的母親,她們定然也在自家的老屋前默默地守望,渴盼兒女們能夠超越自己,盡管兒女們?nèi)兆舆^得紅火,可她們老是牽掛著,她們始終把自己當成港灣,把兒女當成船。她們自知去日無多,仰望南去的雁陣,惦念兒女的冷暖,渴盼他們能?;丶铱纯础?/p>
這株老苞米在我大腦的熒屏上久久定格,我的心里有些酸楚。
是的,不管是苞米還是人類,為了生存,為了繁衍,都會這么延續(xù)下去,直到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