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浪劈波龍渡水;
裹珠包玉粽飄香。
浙江 鄒立堅(jiān)
拋粽競舟懷屈子;
懸蒲插艾避邪魔。
安徽 金長淵
門掛艾蒿除穢氣;
江投粽黍祭屈原。
黑龍江 徐英璉
插艾佩香食粽子;
拴絲噴酒賽龍舟。
江西 劉啟威
龍舟競渡思屈子;
騷體爭吟念故人。
湖北 劉文漢
才觀水上龍舟賽;
又品家中米粽香。
陜西 屈勝德
門懸艾草驅(qū)邪?。?/p>
水競龍舟吊屈原。
湖北 石本鈞
沖浪健兒追夢(mèng)遠(yuǎn);
飄香粽子寄情深。
天問聲聲揚(yáng)正氣;
離騷句句吐諍言。
湖北 徐新霞
角黍投江招屈子;
龍舟競渡遠(yuǎn)昏王。
廣東 陶木水
掛艾驅(qū)邪祈好運(yùn);
賽舟搏浪啟新程。
四川 邱學(xué)華
插艾驅(qū)邪包粽子;
飛歌擊鼓賽龍舟。
上海 范積寬
祭奠騷魂湘賦燦;
緬懷詩祖楚歌酣。
河南 王通路
粽子飄香懷屈子;
龍舟競速夢(mèng)神舟。
廣東 謝周鈍
黍粽拋投香汨水;
龍舟競渡念屈原。
保護(hù)屈君投米粽;
驅(qū)除邪鬼飲雄黃。
江蘇 于 敏
苦艾高懸驅(qū)野鬼;
龍舟競渡悼屈君。
額頭王字雄黃點(diǎn);
手腕彩絲香草纏。
江蘇 海曉蘭
龍舟爭渡懷屈子;
艾葉飄香辟惡瘴。
河南 張 升
蒲劍懸門祛疬氣;
龍舟下水吊騷人。
江西 黃乃秋
包粽插蒲懸艾草;
推波劃槳賽龍舟。
萬戶插蒲包米粽;
千人劃槳賽龍舟。
安徽 趙天勝
米粽爭投思屈子;
龍舟競渡念詩人。
江蘇 仲偉凡
掛艾懸蒲吃糯粽;
鳴鑼劃槳賽龍舟。
四川 曾元修
門前掛艾驅(qū)毒日;
室內(nèi)懸菖避瘴時(shí)。
日月重疊三字令;
江河競渡滿朝歡。
錢塘日祭曹娥孝;
禹甸時(shí)追屈子忠。
安徽 任昌發(fā)
慶羊年·押尾格
觀看相聲思馬季;
編排京戲慶羊年。
安徽 吳昌遠(yuǎn)
雁·云(分詠)
因風(fēng)帶雨來山北;
攜信懷誠駐海西。
閑散浮生身若絮;
奮飛天宇隊(duì)成人。
蔡少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