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名/著
廣西上林縣北部,屬喀斯特地形,群峰聳峙,河水縈帶,類桂林型山水風光。該縣風景最優(yōu)美的地方,便是石山區(qū)邊沿與南部小平原以河為界的兩岸景色,亦即縣內(nèi)主要河流澄江、清光河、洋渡河、青水河相連接自西向東縈流百里之沿河風光。這里,可謂峰巒叢立,奇巖異洞,河水清幽,竹林擁翠,青蔥田野,靜謐農(nóng)莊,處處佳景,美不勝收。加之縣西南面綿延百里之大明山境,高峰深谷,林海飛瀑,綠野仙蹤,景色非凡。故而旅游熱以來,上林乃得到首府南寧后花園之美譽。而其實人們贊賞留戀上林山水風光,又豈為今日所始。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到廣西游歷的記述中,駐足上林就達五十四天之久,足見他對這里山水的戀情。前年仙逝的縣里壯族百歲著名國畫家羅鼎華先生土生土長,年邁仍深情懷戀故里山水風物。羅老當年廣西桂林美專畢業(yè)后,前二十五年在縣中任教,一直帶領學生周旋在這帶江河寫生作畫;后四十年到南寧工作,每每因公因私回縣,都要到洋渡河或大龍湖觀光一番,因之縣里傳為“畫癮依然”的趣話。他鯉魚畫得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飲譽江南,就是在這帶江河體驗自然,觀察物象而成就也。
風度翩翩的大龍湖,乃鑲嵌在這錦繡山河之中,距縣南大明山水源谷、澄江及清光河、洋渡河等風景點均一二十里。此處石峰林立,巖洞諸多,當中一個大洞穴原叫大龍洞,洞口高大,長廊寬廣,洞深數(shù)百米,吊石累累,水聲嗡嗡,奇巖怪穴,洞頂三處開大“天窗”,景觀非凡。更為難得的是,洞下溝通大暗河,涌出牛身大的“泉水”,魚產(chǎn)殊多,既為當?shù)卦炀鸵坏篮恿鳎纸o這里農(nóng)民一大口福。過去大洞前原是一片大山塘,塘里從洞中游出的魚群,比村上魚塘里的魚群尤稠尤多,任人捕撈,家家戶戶魚不斷餐。尤其每年到冬干時節(jié),塘水顯淺,四鄰八村婦女孩子,便提上菜籃泥箕來撿魚。大家魚食吃得足厭,余下只好烘干,留待販子收購轉(zhuǎn)往各圩場發(fā)賣。后來大家覺察魚販那把收購大秤乃訛人家伙,便自己挑魚到各處市場擺賣,故有大龍洞魚香四方之聲譽。這暗河何以如此多魚,它究竟通向哪里?是游人感興趣的話題,當?shù)乩弦惠呣r(nóng)民,不懂什么地質(zhì)或地理知識,但可以肯定回答:通向東邊二十里外的清光河。說民國十幾年,外來漁翁到洞口放鸕鶿捉魚,一放豈料三只寶貝下水全失蹤,嚇壞了漁翁??蛇^兩天,鸕鶿卻又在遙遠的清光河深潭里看到了,奇哉怪也。過后因這怪事,漁翁再也不肯來放鸕鶿了。后來還聽說,暗河還朝東通到百里外的來賓縣紅水河,它就是這般玄奧神奇,令人莫測??山曷糜螣幔B牭接慰驼f,有何神奇,喀斯特地形就那么回事。大家也就釋疑了。
到20世紀60年代,大興水利建設,縣里千軍萬馬,把大山塘四面山口高高封堵,建成寬數(shù)里長十余里的大水庫,高峽出平湖,堪稱奇跡。湖水乃大龍洞的“涌泉”匯成,湖名自然稱謂大龍湖也。大龍湖功效著實顯赫,其一,排除了昔日一雨即澇的水患,換來涓涓細流,沿大明山腳灌溉六十里外鄰縣的望天田,群眾喜贊真乃龍恩賜福了;其二,這里成了旅游的亮點,四面八方的人來游山玩水,爬巖走洞,登峰拍照,絡繹不絕。縣交通旅游部門修好公路,增置景區(qū)設施,更掀起旅游熱。如今豪華的游輪與眾多游艇,每天載著開心的游客,于湖上穿梭往來,優(yōu)哉游哉,不亦樂乎。這里湖光山色,堪稱一絕。因湖水清如泉水,清澈如鏡,湖面猶如鏡面,反光亮,倒映真。有的游人拍攝湖上的照片,遠處湖面的水平線就看辨不出,堤岸峰巒景象水上水下渾然一體,不細看,還以為高聳的石峰是從水底立起,實為奇妙。山色,則更有其特色,類桂林又別桂林,桂林的山峰多光禿,呈暗灰色,這里的峰巒則多間長樹木,峰青崖秀,更顯幽雅。在南面高高的湖口上,還可看到人們形容為峭壁飛柏、紅棉燒峰等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象。
湖光山色美,洞巧景觀奇。來到這里的游人,既游湖又探洞,心滿意足,喜不自已。還有兩門特別樂趣,便是垂釣和看農(nóng)民收魚笱。湖里蓄水幾十年,現(xiàn)今的魚太多太大了,可湖廣水深是它們的太平天下,捉拿已不容易,唯獨下釣得法,農(nóng)民裝魚笱也有所獲。這里堪稱垂釣王國,一是魚多魚大,二三十斤的大魚不時游到岸邊覓食,或興風作浪,還有過大魚拖人落水的笑話,令人心動,誰來都想下竿一釣。二者良機難得,這里山深湖闊,遠離人跡,誰也管不著,愛釣便釣,蹲到地陷也無人過問。說到農(nóng)民捕魚,因湖廣水深了,則昔日所用網(wǎng)繒、戽斗、魚叉等已無用武之地。他們的新招是放魚笱,即把魚餌放入小豬籠般大的竹笱里,入夜把竹笱沉到湖底,次日便撈起魚笱取魚。魚笱織造特別,暗藏機關,魚嗅到餌味可以鉆進去,但回頭則四下碰壁,無路可走。漁人收獲多少,看在本人是否老練,若識魚情,諳魚路,一笱三五斤時有所得。魚笱有它的局限處,就是裝不了大魚,不過一人一晚裝三五笱,合少成多,也有一筆數(shù)可算,而且入笱者多是無鱗魚或細鱗魚,如塘角魚、鯰魚、鱔魚或各種花魚,這類魚堪稱味道上乘,營養(yǎng)豐富,經(jīng)濟價值也頂高,所以,人們多喜歡放魚笱。清晨,游人在湖邊,常可看到赤著半身的漁人,不斷潛進水里,撈起一只只魚笱往岸上拋,見到落地后的魚笱還歷久滾動,想到里面有東西作怪,妙趣橫生,也為漁人得到收獲感到高興。
故而常聞游人點贊,上林的山水人文瑰麗多姿,令人神往、遐思。上林的風情民俗質(zhì)樸圣潔,令人陶醉、流連。筆者感慨之余,乃以四言聯(lián)束筆之:
澄水柔情縈流百里夾岸禾香漁翁放笱錦鯉嬉灘鼎華寫畫
明山壯景飛瀑長空天坪仙境浣女歡江龍頭映日霞客流連
注:龍頭映日,指大明山最高峰龍頭峰,在日照中更襯映其丹霞景色之壯觀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