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俊
詞語是語言的建筑材料,學生只有積累一定的詞匯量,才能造出高樓大廈,才能形成一個具體可感的語言環(huán)境。特級教師斯霞老師曾強調(diào):“在整個小學階段,千萬不要忽視了識字教學。”這就告訴我們,字詞教學并不只是一、二年級的事,積累并學會運用詞語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訓練項目,應該貫穿整個語文教學的始終。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n文中有些詞語比較難讀,并且不太容易理解,如果單獨跳出來講吧,不僅容易肢解教學設計的整體性,而且沒有情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該如何進行教學呢?
《九寨溝》教學片段——
師:課文中出現(xiàn)了許多描寫動物的詞語,但有些字平時我們不太常見,學生不易一下子掌握。
(教師多媒體出示:攀吊樹枝的金絲猴,窺視著你;善于奔跑的羚羊,躲避著你;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咀嚼竹葉;行動敏捷的小熊貓,美滋滋地照鏡子)
師:誰來讀讀這些詞?
(學生讀,教師隨機正音。)
師:大家讀得真棒!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這些詞組形象生動的寫出了這些動物的神態(tài)、動作,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我想,即使作者離開九寨溝,她仍會情不自禁地想起——
生(齊讀):攀吊樹枝的金絲猴,窺視著你;善于奔跑的羚羊,躲避著你……
師:此時此刻的我們,腦海中浮出——(學生接龍讀“攀吊樹枝的金絲猴,窺視著你;善于奔跑的羚羊,躲避著你……”)
師:游覽了如詩如畫的九寨溝,作者對這些小動物肯定有一種無比喜愛之情。大家認真體會作者的感情后,再讀一讀這些詞語。(學生齊讀)
如此眾多的詞語,在執(zhí)教教師的引導下就形成了一個充滿無數(shù)可愛的異獸珍禽的“場”,進而使學生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以及其中包含的感情。學生不僅學會了遣詞造句的準確,更感受到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讀起課文來就會聲情并茂。
語文教學需要在嚼詞品情上下工夫。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咀嚼品味是加強語言訓練的重要途徑,是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語言文字的基礎。教學中,運用“聯(lián)系文本——融情想象——適度追問——深入思考”的方法引領學生在語境中揣摩語言,可使學生在拓展中深刻理解語言,讓詞語抵達學生的心靈深處。
課文《李時珍夜宿古寺》文中有一句,“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我就抓住“若有所悟”來做文章,讓學生反復讀語句。
師:“若有所悟是什么意思?李時珍到底悟出了什么?請仔細品讀語句,思考李時珍此時此刻在想些什么?
生:“我覺得若有所悟就是有點明白。”
生:“他在斟酌雞腸草和鵝腸草的區(qū)別,到底在哪兒。”
生:“他肯定在想,我一定要細加揣摩,一定要找出它們的特征,讓老百姓用對藥,解除疾病痛苦?!?/p>
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之下,聯(lián)系文字進行了深入的想象,深切地感受了李時珍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一心為民造福的高尚品質(zhì)。這真是“隨風潛入夜,潤‘詞’細無聲?!?/p>
詞語不能作為沒有生命的符號僵死在人大腦的某個角落?!墩Z文課程標準》“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的方法,力求識用結(jié)合。”教師必須幫助學生重現(xiàn)語言形象,使其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記憶,借助自身生活經(jīng)驗和語文積沉,喚起了他們對這個詞語的直覺體會,激活大腦中的信息,從而理解詞語。
請看下面兩位教師對《虎門銷煙》一文中“水泄不通”一詞的處理。
【教例一】
(課前學生已通過查字典理解了“水泄不通”。)
師:什么是“水泄不通”?
生:連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擁擠或包圍的非常嚴密。
師:為什么這兒要用水泄不通來形容?
生:因為銷煙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大事,人們都趕過來看,人特別的多。
【教例二】
師:大家先把眼睛閉上回憶一下生活中曾見過的可以用“水泄不通”來形容的場面,然后說給大家聽聽。
(學生交流后回答,教師作進一步的引導。)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形容一下虎門銷煙中“水泄不通”的場面呢?
師:從這個場景你能看出什么呢?
師:是??!這件事對于中國來說怎能不說是一件是偉大的壯舉呢?這樣大快人心的事情,老百姓誰不想一睹為快呀。所以從“水泄不通“可以看出來人特別多,百姓對這件事非常關心。
師:現(xiàn)在誰來說說水匯不通是什么意思?
生:人非常多,沒有縫隙,水都流不出去了。
當執(zhí)教者進行課堂檢測,讓學生模仿虎門銷煙中第二自然,描寫趕集場面時,接受教例一教學的學生能用上“水泄不通”的僅占20%,而接受教例二教學的學生能用“水泄不通”的卻占到了90%。究其原因,是因為教例一中,學生對“水泄不通“的理解是靜止的、教條的,更是抽象的;而教例二中則關注了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通過讀文想象,調(diào)動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達到學以致用。
總之,詞語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閱讀教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反復朗讀,深入挖掘詞語的內(nèi)涵,引導學生活學活用,使詞語教學更厚實,為學生一生的語文素養(yǎng)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