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嚴鳳英與南京甘氏的情緣

      2015-11-16 20:05:37李曉旭
      劇影月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嚴鳳英黃梅戲昆曲

      ■李曉旭

      黃梅戲是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每當人們談起黃梅戲那豐富多彩、委婉清麗、具有蕩氣回腸藝術魅力的聲腔,無不十分自然地與嚴鳳英聯(lián)系在一起。在她短暫的三十八年的人生歷程中,她的藝術才華閃耀著奪目的光芒。她所塑造的時代各異、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至今仍不時出現(xiàn)在銀幕上;她那甜美的聲音,仍在長空中回響;她的音容笑貌,猶時浮現(xiàn)在廣大觀眾的記憶里。長期以來,她已成為中青年演員學習的楷模,其經典代表作《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等膾炙人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被廣大聽眾所傳唱……黃梅戲在解放前是以職業(yè)班社的形式在城市、鄉(xiāng)村進行演出,后來經過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的艱辛努力,無論從唱腔伴奏、角色行當還是演出形式,都取得長足進步與發(fā)展。鮮為人知的是,嚴鳳英曾于上世紀四五十年與南京甘氏家族幸運地結緣,并系統(tǒng)學習了京昆藝術,為她以后的黃梅藝術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嚴鳳英在南京的早期生活

      嚴鳳英(1930—1968),中國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乳名鴻六兒,本名黛峰,藝名鳳英,安徽桐城羅家?guī)X人。她12歲學藝,13歲從師嚴云高學戲,之后又得到著名老藝人丁永泉指點。1947年曾隨胡金濤、劉鳳云學唱京劇,1949年拜北昆著名演員白云生為師。1953年參加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工小旦、花旦、閨門旦,兼演老旦。她以誠實、熱忱、執(zhí)著、勤奮與嚴謹的藝術追求和創(chuàng)造,在舞臺和銀幕上極為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個令世人難忘的藝術形象,為黃梅戲藝術表演的發(fā)展升華和藝術品位的確立提高以及中國戲劇文化事業(yè)作出了卓越貢獻。

      嚴黛峰12歲時拜桐城人嚴云高學唱黃梅戲,不久便在業(yè)余班社里登臺唱戲,但為族人、家庭所不容,后離家出走正式搭班,改藝名為鳳英,唱紅桐城、懷寧兩縣。1946年,她到了安慶,先在“草屋”(群樂劇場)演出,《小辭店》《游春》兩出戲轟動了當地,每晚趕三個劇場才能滿足觀眾的要求。舊時藝人往往盛名時也容易招致災禍。1948年下半年,當時已頗有一定名氣的她,其所在戲班在安徽鳳陽演出,因不堪當地縣保安大隊長凌辱,不滿二十歲的她只身逃出,于1949年初輾轉來寧。迫于生計,在上乘庵米高梅舞廳唱曲謀生,由于她嗓音甜美,在該廳逐漸走紅。

      二.嚴鳳英與甘家結緣

      南京甘家,乃是金陵望族,為三國東吳大將甘寧、晉朝于湖侯甘卓之后。明朝中晚期,甘氏家族遷入南京;清嘉慶年間建成占地數萬平方米的私宅,家中曾建收藏了宋、元、明、清歷代古籍善本多達10萬余卷的津逮樓,為金陵第一藏書名家;道光年間,甘家出了一位著名學者、藏書家、方志學家甘熙。近代以來,甘家雖仍以經商為主業(yè),甘氏后人甘仲琴老先生就曾擔任多年的南京商會會長,但終究不失文化世家的地位。甘南軒、甘律之兄弟及其父甘貢三老先生是南京著名京昆票友,于詩詞書畫、戲曲音律無一不精。南京解放不久,甘南軒、甘律之兄弟與幾位名票在市軍管會文藝處領導下創(chuàng)辦“友藝集”京劇茶座。因“友藝集”在當地頗有名氣,嚴鳳英常與舞廳同伴前往聆聽,偶爾登臺唱上一段《甘露寺》《淮河營》等馬派唱段,雖水平不高,卻引起了觀眾注意。1950年4月,“友藝集”在中華劇場首場公演,散場后,經人介紹,嚴鳳英認識了甘律之。從此嚴鳳英常單獨赴“友藝集”,并參加“友藝集”的基本功訓練班。在此期間,嚴鳳英和甘律之有了進一步的接觸,了解到甘律之的為人、家庭,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并定下了百首之盟。甘貢三先生考慮到兒媳(甘律之的原配陳秀珍)去世,又見鳳英與律之興趣相投,且言行舉止謙恭有禮,就讓鳳英在甘家大院居住下來。嚴鳳英從此結束了多年坎坷艱辛的生活,而她能夠在戲曲藝術方面結緣于甘家,這與甘貢三老先生的開明與照顧是密不可分的。

      三.甘氏族人對嚴鳳英的精心培養(yǎng)

      甘貢三老先生早年就讀于中央法政大學經濟科,學的是經濟,但他卻醉心于戲劇,酷愛昆曲。他精通詩詞書畫、戲曲音樂,尤嫻音律,彈撥樂器中擅長三弦、琵琶,民樂方面精于笙、簫、笛,人稱“江南笛王”。甘貢三為京昆劇的研究、傳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1934年,南京的一些國民黨軍政要人以及社會名流在長江路香鋪營組織了規(guī)模較大的票房“公余聯(lián)歡社”,該社名家薈萃,設有戲曲部,下設京劇、昆曲、話劇三個組,甘貢三為昆曲組組長。為解決青年人不識公尺譜的問題,他花費數年時間,將百余出戲的工尺譜翻成簡譜??箲?zhàn)勝利后,甘貢三在“江寧師范學校”任昆曲教師,在南捕廳私宅內,每月都舉行“同期”。當時不少文藝界的名人曾到甘家跟著甘貢三學昆曲,如呂恩、羅慧蘭、顧鐵華等都曾得到甘貢三的親授。和甘律之先生喜結連理的鳳英,先后認識了汪劍耘(甘律之姐夫、梅派弟子)等知名京劇演員,得到他們的幫助與指導,并經常出入甘家聽戲學戲,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的曲藝天賦被甘貢三老先生所發(fā)現(xiàn)。

      有一次嚴鳳英在甘家哼唱昆曲,引起甘貢三的注意,老先生就吹起笛子讓她試唱。沒想到一出《游園驚夢》,從唱腔到身段,竟被她這個不起眼的旁觀者“偷”學得八、九不離,樂得甘老先生捋著長須哈哈大笑,連呼:“好!好!好!”從此以后,她也加入了甘家弟子學習京、昆曲的行列。還有一次,在“友藝集”籌備的一場大反串的堂會時,《黃鶴樓》一出戲中的張飛一角一時找不出合適人選,此時,嚴鳳英笑盈盈地走進屋來并自薦演張飛。戲一開場,隨著緊張的“急急風”鑼鼓點,嚴鳳英快步出場,一聲“哇呀呀”,贏得全場觀眾熱烈的喝彩。接著那鏗鏘有力、節(jié)奏鮮明的快板唱腔和干凈利落的“撲蝴蝶”,把個憨厚爽直、是非分明但又不無魯莽、急燥的翼德將軍的性格演得淋漓盡致。事后,甘老先生以及甘家的名票們都十分認可嚴鳳英的藝術天賦和才華,認為她前途無量。在甘宅,嚴鳳英學會了昆曲《游園驚夢》《春香鬧學》《琴挑》,京劇《大登殿》《御碑亭》《玉堂春》等。這段時間對京、昆藝術的刻苦鉆研,為她后來在黃梅戲里的精湛演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嚴鳳英取得的藝術成就

      嚴鳳英在甘家生活期間,為人誠懇,操持家務也是能手,深得甘家上下喜愛,甘貢三對她關心備至,每次她排戲,甘貢三必親臨指點,嚴鳳英在甘家這段時間,生活得幸福愉快。1951年,嚴鳳英在安慶黃梅戲劇團的邀請下,征得了甘律之的支持(甘律之為她購置“行頭”),回到家鄉(xiāng),重登黃梅戲舞臺,不久就蜚聲劇壇。同年她在安慶的 “群樂劇場”演出 (后改名為 “勝利劇場”);1952年,應邀到上海演出,她在傳統(tǒng)小戲《打豬草》《藍橋會》和現(xiàn)代戲《柳樹井》中所塑造的角色,情感真摯,性格鮮明,唱腔優(yōu)美動人,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1953年她被調入了安徽省黃梅戲劇團,1954年,再度赴上海參加華東區(qū)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了《天仙配》《砂子崗》《打豬草》三出戲,再次獲得成功,并獲得了一等獎。

      1954年,嚴鳳英頂著各方壓力和干擾,毅然來寧和甘律之正式結婚。喜宴設在大三元酒家,文化界諸多名人、甘氏族人和南京票友均前往祝賀,可惜后因歷史原因夫妻離異。但可以肯定地說嚴鳳英在藝術上的成就,與她和南京甘家的情緣是分不開。

      嚴風英是第四屆全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委員、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委員、第三屆中國文藝家聯(lián)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理事。從1953年被調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至1966年的13年間,嚴鳳英演出了50多個大小劇目,如《天仙配》《女駙馬》《紅色宣傳員》《劉三姐》《牛郎織女》《黨的女兒》以及《江姐》等。尤其在《天仙配》《女駙馬》中塑造的七仙女、馮素貞的藝術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黃梅戲中的珍品。她主演的《天仙配》《女駙馬》《夫妻觀燈》《牛郎織女》,被拍攝成了黃梅戲電影藝術片。她主演的《天仙配》榮獲文化部“金質獎章”。嚴風英的唱腔亮麗沙甜,委婉動聽,韻味濃郁,吸收京劇、越劇、評劇、評彈、民歌等唱腔之長,將它們融會貫通,自成一家,譽為“嚴派”,廣為流傳,并被后人作為“精品”來唱。她是公認的黃梅戲一代宗師。

      五.結語

      嚴鳳英作為當代一名偉大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她早年在南京的經歷雖坎坷不平,但其個人生活、學藝生涯、事業(yè)發(fā)展等各方面都得到甘氏族人的關懷與幫助,與甘氏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同時我們可以進一步感受到甘家大院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和藝術氛圍。正因如此,不僅深深影響到甘氏后人,促進了他們處事之道、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更造就了一代黃梅表演藝術家。

      注釋:

      1.徐高生選編.嚴鳳英黃梅戲唱腔選集[M].安徽文藝出版社,2010.

      2.甘氏后人甘梵先生口述.

      3.馬麟,楊英.甘熙宅第史話[M].南京出版社,2008.

      4.甘氏后人汪小丹女士口述.

      猜你喜歡
      嚴鳳英黃梅戲昆曲
      昆曲
      幼兒100(2024年13期)2024-04-24 08:37:00
      銅陵有色工人的好姐妹
      ——嚴鳳英
      黃梅戲藝術(2022年1期)2022-11-22 09:16:41
      黃梅戲《中國夢》
      黃梅戲藝術(2021年3期)2021-11-06 03:18:38
      黃梅戲藝術(2021年1期)2021-03-29 06:07:54
      青年嚴鳳英
      影劇新作(2020年3期)2020-12-05 12:11:44
      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先生藝術成就座談會內容紀要
      黃梅戲藝術(2020年2期)2020-07-06 09:35:26
      嚴鳳英舞臺藝術整理研究及當代意義
      戲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1 03:23:20
      大江東去浪千疊——百戲之祖“昆曲”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2
      大型黃梅戲《寸草心》
      黃梅戲藝術(2018年1期)2018-07-08 01:52:40
      2016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優(yōu)秀黃梅戲劇目展演一覽表
      黃梅戲藝術(2016年3期)2016-07-08 07:34:34
      五原县| 同江市| 涞源县| 陆良县| 龙井市| 白朗县| 英吉沙县| 彰化市| 托里县| 龙南县| 鲁甸县| 奇台县| 阜康市| 开鲁县| 阳原县| 临湘市| 乌兰浩特市| 肇源县| 吉林市| 定远县| 华安县| 紫云| 高州市| 东光县| 万荣县| 利川市| 祥云县| 安泽县| 景德镇市| 乐都县| 望都县| 新竹县| 漳浦县| 勃利县| 崇阳县| 青龙| 类乌齐县| 巴楚县| 文水县| 新竹市|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