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實秋
下 棋
◎ 梁實秋
我最不喜歡和一種人下棋,那便是太有涵養(yǎng)的人。殺死他一大塊,或是抽了他一個車,他神色自若,不動火,不生氣,好像無關(guān)痛癢,使你覺得索然無味。
君子無所爭,下棋卻是要爭的。當(dāng)你給對方一個嚴重威脅的時候,對方的頭上青筋暴露,黃豆般的汗珠一顆顆在額上陳列出來,或哭喪著臉慘笑,或咕嘟著嘴做吃屎狀,或抓耳撓腮,或大叫一聲,或長吁短嘆,或口中念念有詞,或一串串的噎嗝打個不休,或紅頭漲臉如關(guān)公。種種現(xiàn)象,不一而足。你便可以點起一支煙或啜一碗茶,靜靜地欣賞對方苦悶的樣子。我想獵人困逐一只野兔的時候,其愉快大概相似。
因此我悟出一點道理,和人下棋的時候,如果有機會使對方受窘,當(dāng)然無所不用其極;如果被對方所窘,便努力做出不介意狀,因為既不能積極地給對方以痛苦,只好消極地減少對方的樂趣。
下棋雖小,亦可以觀人。有慢性子的人,見對方走當(dāng)頭炮,便左思右想,不知是跳左邊的馬好,還是跳右邊的馬好,想了半個鐘頭而遲遲不決,急得對方拱手認輸。慢性子的人,每一招都要考慮。我常想這種人如加入龜兔賽跑,必定可以獲勝。性急的人,下棋如賽跑,劈劈啪啪,草草了事,這乃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一貫作風(fēng)。
下棋不能無爭,爭的范圍有大有小。有斤斤計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節(jié)而眼觀全局者,有短兵相接作生死斗者,有各自為戰(zhàn)而旗鼓相當(dāng)者,有趕盡殺絕一步不讓者,有好勇斗狠同歸于盡者,有一面下棋一面誚罵者。最不幸的是爭的范圍超出了棋盤而拳腳相加。有下象棋者,久而無聲響,排闥視之,闃不見人,原來他們在門后扭打成一團,一個人騎在另一個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車呢。被挖者不敢出聲,出聲則口張,口張則車被挖回,挖回則必悔棋,悔棋則不得勝,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憨得可愛。我曾見過兩個人手談,起先是坐著,神情瀟灑,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勢吃緊,兩人都站起來了,劍拔弩張,如斗鵪鶉。最后到了生死關(guān)頭,兩個人跳到桌上去了!
我有兩個朋友下棋,警報作,不動聲色,俄而彈落,棋子被震得在盤上跳蕩,屋瓦亂飛。其中一位棋癮較小者變色而起,卻被對方一把拉住:“你走,那就算你輸了?!贝斯畹闷逯兄?。
(摘自《閑暇處才是生活:精選梁實秋散文》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