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江
艇仔粥
林柏江
“不吃艇仔粥,不算到梧州?!蔽业谝淮纬酝ё兄?,還是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的事情。那年夏夜,城里親戚領(lǐng)著我踏上停泊在西江河畔的一只小艇。我們就著清風(fēng)明月,粼粼波光,吱溜吱溜地品嘗著一碗又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艇仔粥。多少年過去了,每每想起來,還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窮。
對于艇仔粥,我首先好奇那用料豐富多而不亂:叉燒絲、蛋絲、豬肚絲、炸豬皮絲、干魷魚絲、冬菇絲、油條絲……細(xì)數(shù)起來,竟有十種之多,用料猶在北方著名的八寶粥之上。再加上撒在粥面的青綠蔥花,還有那星星點點金黃的油炸花生,一看就讓人垂涎欲滴。
艇仔粥的配料何以如此“陣容豪華”?史料記載,艇仔粥本是西江疍家人的尋常飯食。過去,他們?yōu)榱斯?jié)約糧食,就在大米里摻進(jìn)芋頭和花生熬粥,有時也加進(jìn)些螺肉調(diào)味。偶然間,城里居民吃到了疍家婦女賣出的原生態(tài)艇仔粥,感覺味道可口,于是名聲不脛而走。
很快,乖巧的疍家婦女為了做大賣粥生意,首先撤去難登大雅之堂的芋頭,保留炸得又香又脆的花生,將螺肉換成新鮮鯇魚片,吃時撒上油條薄片和蔥花,艇仔粥就這樣完成了首次華麗轉(zhuǎn)身,并迅速在城里食肆閃亮登場。
事實上,艇仔粥最初揚(yáng)名立萬于西江出??诘膹V州市??谷諔?zhàn)爭時期廣州淪陷前,艇仔粥也隨大批市民和疍家人逃難傳到“三江總匯”、“兩廣咽喉”之地梧州。隨后,梧州人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加以改良,以新鮮的小蝦、魚片、蔥花、蛋絲、海蟄、花生仁、油條屑為原料,熬煮出更有本地特色的梧州艇仔粥??箲?zhàn)勝利后,梧州艇仔粥迅速聲名鵲起,并成為一道經(jīng)久不衰的地方名小吃。一段時期,偌大的河?xùn)|老城區(qū),街街熬粥,隔巷聞香。從一定意義上說,這次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東粥西移”,無意間成就了艇仔粥的再次華麗轉(zhuǎn)身。
去年,有幾位對“食粥養(yǎng)生”頗有研究的外地友人,從網(wǎng)上獲知艇仔粥被評為“梧州金牌特色小吃”稱號后,便相約前來梧州食粥。那個春風(fēng)沉醉的夜晚,我?guī)е麄冊谟茡P(yáng)的粵曲聲中穿街過巷,循著空氣中飄來的淡淡螺香,步入河?xùn)|老城區(qū)街巷深處一家古色古香的食肆。就著矮桌矮凳,我們在天南地北地暢談中,津津有味地品嘗著梧州艇仔粥那非同一般的清香軟滑。
“世人個個學(xué)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笔持嘀?,我又領(lǐng)著詩興大發(fā)的友人們來到騎樓城那座“艇仔粥”雕塑前,詳細(xì)地把梧州艇仔粥的“前世今生”,向他們一一道來。
“吃艇仔粥,味道固然要緊,但更多的是品味梧州山水文化的豐富多彩?!庇讶藗兪挚隙ǖ卣f。后來,其中一位友人還為這次梧州“食粥之旅”創(chuàng)作了一幅“船家女艇上賣粥”的油畫,十分生動傳神。
責(zé)任編輯:傅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