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心香
記得去年夏天,晚飯后,在附近的一個廣場散步,遇見了一位穿黑長裙的女子,走近她的時候,一股清涼的香隨夜風飄來,那香帶有淡淡的中草藥味,聞起來清涼入心,一時竟跟在她后面走了很長時間,心里在想,這真是一位美麗的女子。
文字也是有香氣的,一些文字散發(fā)著淡香,那些明清小品文就是。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弊x張岱的《陶庵夢憶》,心也像下了一場雪,空明,遼闊?!缎〈白约o》《閑情偶寄》《幽夢影》,光讀讀這些書名,就已經(jīng)感覺到了那種淡雅的況味。
民國散文也是素淡的。汪曾祺、周作人、沈從文,他們的文字,字里行間舒韻朗朗,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份閑情來。
讀一位作家的書,他寫到,春天的一個黃昏,一位朋友來拜訪他,朋友知道他愛喝茶,攜一陶罐相送,讓他裝茶葉,他沏上好茶,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聊著聊著,天黑了,突然停電了,他們就黑著聊,餓了,點燈煮粥,是山藥南瓜粥。之后,他笑稱那次和朋友喝了半天的“盲茶”。
這樣素素淡淡的交情,沒有利益的相牽,只有愛好的相投、彼此的欣賞,像茶一樣清、像粥一樣淡,卻在歲月里回味悠長,散發(fā)著長長的香。
如此,甚好。(編輯: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