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
- “欣然”與“積水”背后的生命超越
”進入文本,以“空明”作為理解蘇軾的切入點,通過解讀蘇軾“欣然”之喜的三個來源及其筆下月如“積水”的特別之處,探尋蘇軾在“欣然”和“積水”之中完成的生命超越?!?span id="j5i0abt0b" class="hl">空明”不僅指月色的空曠澄澈,更指向蘇軾完成生命超越后走向純?nèi)弧罢嫖摇钡亩磸仂`明之境。 關(guān)鍵詞:《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空明 欣然 比較還原 蘇軾的散文,上承唐代古文余緒,下啟明清小品先河,其中最可愛者往往為小品,比如被黃庭堅評價為“落筆皆超逸絕塵”的《記承天寺夜游》。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只抓住“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9期2023-10-15
- 和《出塞》
夜色仍如千余年前空明又幽暗我承受的荒寒,可是你在戍樓上的饋贈:不是詩——是危石般確鑿又高聳的悲慟?哪里來的一朵云,凝滯在兩棵高聳的楊樹間,像一艘氣化的天使的 巨船停泊在兩片海之間:一片吸足了骨骸的潔白在暗夜里閃耀,另一片沉浸在夜風的夢中,沙沙響人啊,那種淡紫色的蜜糖如一位溫和的宗師,令我如同荒原上的落單者在野花的高處游蕩我離開時,游蕩還在繼續(xù)——游蕩以至永夜。那么,那是一種恰好的欲望和它深邃的滿足嗎所以——穿透了我?我不知道。我重新穿越黑暗的都市,我抬頭尋
北京文學 2023年2期2023-02-15
-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①濕。驚鵲棲②未定,飛螢卷簾③入。庭槐寒影疏,鄰杵④夜聲急。佳期⑤曠何許,望望⑥空佇立⑦。注釋①沾:潤濕。②棲:棲息。③簾:即竹簾,可以卷起,故稱卷簾。④杵(chǔ):舂米、搗衣用的棒槌。此處用作動詞,指搗衣。⑤佳期:原指與佳人約會,后泛指歡聚之日。⑥望望:望了又望。⑦佇立:久久站立。參考翻譯秋天的夜空明月高懸,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濕了一樣。被驚起的寒鵲不知道該去哪里棲息,螢火蟲循著那燈光從卷簾飛入屋內(nèi)。院子中
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趣味閱讀) 2022年9期2022-11-24
- 從空明之景到空明之境
學目標】1.以“空明”為審美基點,探究文本中月、人以及心境的特點。(教學重點)2.抓住“欣然——陶然——黯然”這條情脈,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補白本文所隱含的信息,把握小品文文淺而意豐的抒情藝術(shù)。(教學難點)3.感受山川風物之靈秀,體會作者仕途失意卻所持的豁達人生態(tài)度。【課前準備】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文本內(nèi)容。2.注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教學過程】一、課題導入,整體把握文本內(nèi)容1.揭題:根據(jù)預習,同學們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明確:(1)文體: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1期2021-12-09
- 記承天寺夜游
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者耳。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的意思。(1)陶后鮮有聞(? ? )(2)濯清漣而不妖 (? ? )(3)亭亭凈植 ( ? ?)(4)相與步于中庭(?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譯文:(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譯文:3.甲文運用了? ? ? ? ? 的表現(xiàn)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乙文
快樂作文(7.8年級) 2021年5期2021-07-14
- 月夜里的“遇見”
路:遇見--遇見空明之月--遇見空明之人--遇見空明之心--總結(jié)遇見教學目標:①知識與技能: 疏通文意,識記常見的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內(nèi)容。②過程與方法:合作學習,研析作者蘊含在文字中的獨特情懷。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樂觀曠達的胸懷,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教學重點與難點。①教學重點:通過誦讀,體味出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豐富情感與優(yōu)美的意境。②教學難點:理解閑人含義,體會作者在逆境中樂觀曠達的心境。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方法:誦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教
教育周報·教研版 2021年5期2021-04-21
- 記承天寺夜游
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緟⒖即鸢浮?.(1)大約(2)睡覺、眠、臥2.(1)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犬牙)那樣相互交錯(參差不齊)(2)想到(考慮)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3.(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心樂之”也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4.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月光的皎潔(清澈透明)。句中沒有寫“月 ”字,卻無處不見皎潔的月光,點染出
快樂作文(7.8年級) 2020年9期2020-11-02
- 關(guān)于《赤壁賦》中“擊空明兮溯流光”的另類解讀
之境,其中的“擊空明兮溯流光”更是叫絕。教材對“空明”的注釋是:“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卑催@個注釋,“空明”指的就是赤壁清澈的江水。教材對“流光”的注釋是:“流光,江面浮動的月光?!边@樣,這句話就被理解為蘇子等人在月光下,劃著小船逆江流而上。我在這里提出一點商榷的意見,即認為“空明”是指空中皎潔的月光,“流光”指從天上向人間播灑的月光,此句解為蘇子的船槳波動著空中的月光,他們在夢幻般的空中,沿著自上而下播灑的月光逆流而上,把船朝著月亮劃去,去看望在天一方
速讀·下旬 2020年4期2020-09-06
- 《記承天寺夜游》課堂實
生:“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睅煟河脙?yōu)美的語言描述這句話的畫面感。生:月光照進庭院里,如積水一樣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錯縱橫,原來是蓋竹和松柏的影子。生:月光照進院子,像積水那樣清明澄澈,一片明亮,仔細看,發(fā)現(xiàn)水中藻荇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師:通過描述,這句的景色特別的美。我們齊讀這句話。師:這句話怎樣劃分節(jié)奏呢?生: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師:這句的重音怎樣來標注?會重讀哪些字? 生:“如”“空明”“
知識文庫 2019年10期2019-10-20
- 撥開迷霧尋“然”點
來?!巴ハ氯绶e水空明”中的“空明”,其實是一種道家哲學,指空曠澄澈的心性。蘇氏兄弟特別愛在詩句中用“空明”一詞。如:“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保ㄌK軾《前赤壁賦》)“東方云??諒涂?,群仙出沒空明中。”(蘇軾《海市》)“老人不用多言語,一點空明萬法師?!保ㄌK轍《讀舊詩》)……教師出示了這些材料,要求學生結(jié)合文本以及上面介紹的一系列背景資料思考:作者為什么用“空明”形容月色?“空明”的難道僅僅是月色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討論,品味出“空明”不僅形象貼切地表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19年8期2019-09-24
- 小“讀”大“用”
我完全融入到了這空明的月色之中,讀……生(齊讀):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師:當我恍然大悟的時候,我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生(齊讀):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在朗讀課文的每一個層次之前,王老師都加以富有詩意的導讀。在片段1中,他帶領(lǐng)學生再度回味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引用的與月有關(guān)的詩句,使學生們進一步體會到蘇軾對月亮的情有獨鐘,學生也更容易理解蘇軾看到“月光入戶”后的“欣然”之情。在片段2中,王老師直接點出兩位“知己”,使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8期2019-09-10
- 月色空明 閑人如是
師:(出示:積水空明 ? ?藻荇交橫)看最后一組四字詞語。比較難,生字特別多,誰敢讀?(一生讀)師:讀得字正腔圓。大家一起讀。(生齊讀)師:重要的詞語讀三遍,再來。(生齊讀)師:真好!這里有一個詞語,你們應該是第一次接觸。(將課件中“積水空明”的“空明”加著重號)生:(齊)空明。師:再讀。生:(齊)空明。師:第一次接觸吧?什么意思?生:就是水很清澈。師:水很清澈。你一定看了注釋,對吧?(生點頭)師:誰能為“空明”找一個近義詞?生:澄澈。師:非常好,第二個—
小學語文教學·會刊 2019年4期2019-09-10
- 文言文練習
空靈 B.悅耳 空明C.愉悅 空明 D.愉悅 空靈2.詩人借禪院幽深靜穆的環(huán)境氛圍表達出自己 的思想感情(2分)鹿亦有知博山李氏者,以伐薪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攜家喂養(yǎng)。鹿稍長,甚馴,見人則呦呦鳴。其家戶外皆山,鹿出,至暮必歸。時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獵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間無所獲,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與。獵者固請。李氏遲疑曰:“待吾慮之。”是夜鹿去,遂不歸。李氏深悔之。3.解釋加點字(2分)伐薪為生 伐 是夜鹿去 去4. 對“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
學生導報·初中版 2019年13期2019-09-10
- 《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游》
面前。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河北 李云缺供稿)記承天寺夜游【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參考答案】1.(1)大約(2)睡覺
快樂作文(7.8年級) 2019年9期2019-09-10
- 三次比較
?!薄巴ハ氯绶e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睅煟骸罢諢o眠”是什么意思?生:月光照著沒有睡意的人。師:幾年之后,蘇軾在黃州承天寺同樣“無眠”。他同樣描寫了庭中的明月,如何寫的?生:“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睅煟何覀儽容^一下,這兩處月光有什么不同?生:《記承天寺夜游》中的月光顯得很幽靜,而《水調(diào)歌頭》中“轉(zhuǎn)朱閣,低綺戶”,顯得月光像在來回走動一樣。師:《水調(diào)歌頭》中的月光真的與《記承天寺夜游
科教新報 2019年9期2019-09-10
- 文言文教學中的朗讀藝術(shù)
生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師:我們有的是時間,就這樣慢慢地走,慢慢地看,我們向中庭的東邊走去,只見……生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師:我們向中庭的西邊走去,只見……生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師:我們繼續(xù)散步,繼續(xù)賞月,我們向中庭的南邊走去,只見……生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師:我們向中庭的北邊走去,只見……生5: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師:我們就這么走著
江西教育B 2019年3期2019-04-23
- “還原”悟情“比較”品景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中文本細讀策略初探
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边@句話描寫了什么景物?如果不假思索,只看到了“竹柏的影子”,仔細一想,原來是寫月色,為什么沒有積水、藻荇?因為用了比喻,用了兩個比喻,積水、藻荇是喻體,本體是月光和竹柏影子。這句話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為:(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澄澈清明,水中的藻荇之類的水草交錯縱橫,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這句寫景好在哪里?首先寫月不用“月”字,如果用了“月”,這句話變成“庭下月色如積水空明”,作者那種沉浸其中的美感并體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19年8期2019-03-28
- 教師需修煉點“禪性”
心性保持一定的“空明”,不受外物的牽累,心平氣和地搞教育。但事實上我們不但沒法讓心性“空明”,反而追逐著社會潮流,在紛繁復雜的“教育改革”中,在爾虞我詐的職稱、績效定崗、定級中迷失了自己:一方面,我們一心一意做著“辛勤的園丁”,期待著播下的種子能一起發(fā)芽,一起生根,一起開花,以此達成“百花齊放”的目標;最終,在全力以赴下,實現(xiàn)了“整齊劃一”的高分值,得到了領(lǐng)導、家長的認可,似乎實現(xiàn)了預想中“教育理想”。另一方面,在這種以犧牲孩子身心健康為代價,犧牲自身健康
甘肅教育 2018年2期2018-03-21
- 起于當起,止于當止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賞析這一句化用了“月光如水”的比喻。不過,作者不是用普通的明喻,而是寫自己的錯覺,用“庭下如積水空明”這個隱喻先引發(fā)人們的想象。接著進一步寫水中的藻、荇,它們參差錯落,互相交接。這樣觸類生發(fā),把隱喻又推進了一層,使人感到撲朔迷離。院子里怎么會有“空明”的“積水”呢?又怎么會有藻、荇之類的水草呢?抬頭一看,看見了竹柏,同時也看見了天空中的月亮,這才醒悟過來:原來空明的積水是一瀉千里的月色,水中的藻、荇是月光照
作文周刊·八年級版 2018年33期2018-01-02
-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
漂亮?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PPT庭下的什么如積水空明?——天空、樹影還是月色?空明:清澈透明。藻荇:泛指水草。積水空明是什么意思?一泓積水清澈透明。庭中是不是有縱橫交錯,搖曳多姿的水草?為什么?這句話描寫的什么情景?你認為它美在哪兒?教師小結(jié):月光臨照,庭下如一潭清澈透明的水,可以推見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橫”,實際上是在寫月光透過竹葉柏枝,縱橫交錯,微風徐來,搖曳生姿的動人景色,讓人想到夜景之清雅了。整個畫面靜中有動,虛中有實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17年6期2017-06-30
- 澄澈與空明的玄想
生態(tài)美學;澄澈;空明一、內(nèi)容與思想《瓦爾登湖》全書共分為十九個章節(jié),分別是:簡樸生活、詩歌篇、我生活在何處,我為何而生、閱讀、聲響、獨居林中、訪客、種豆、鄉(xiāng)村、湖泊、貝克農(nóng)莊、更高的法則、與獸為鄰、舊居民、冬天的訪客、冬之獸、冬之湖、春以及最后的結(jié)束語。在這部作品中梭羅用他敏銳的目光,極為細膩的感官能力記錄著在瓦爾登湖畔生活的點點滴滴。筆法細致入微,諸多地方尤其是對自然生物廣泛的認知與把握甚至可以明顯感受到作家身上所具有的博物學家的氣質(zhì)。之所以將其放在生態(tài)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4期2017-05-21
- “如”宇用法辯正
文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敝械摹叭纭弊值睦斫夂头g,所有教師都講解為:比喻詞,譯為“像”。整個句子是個省略句,前面省略了“月光”一詞,補充完整應該是:“庭下(月光)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睘槭裁茨敲炊嗟睦蠋煻紩绱死斫饽兀吭瓉怼督處熃虒W用書》就是如此翻譯的,其“參考譯文”中的相關(guān)文字是:“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笨墒?,結(jié)合后文的“蓋”字和語境,覺得這種理解和翻譯很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7年2期2017-03-16
- 記承天夜游
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③,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注釋:① 元豐六年:公元1080年。元豐為宋神宗年號。② 承天寺:在今湖北省黃岡縣南。張懷民:字夢得,蘇軾的友人。③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這里形容月光如水般澄凈明亮的樣子。閆宏斐 哈爾濱市第三中學語文教師,教育學碩士。黑龍江省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全國語文學習科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哈爾濱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哈爾濱市語文學科帶頭人。辛勤耕耘,桃李芬芳。所教學生在
美文 2016年20期2016-11-25
- 《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的境界之美
一剎那的心既是“空明的覺心”。這個“空明的覺心”并不等同于“空靈”,如在下文中,作者說“精神的淡泊,是藝術(shù)空靈化的基本條件”。顯然,作者所說的“空靈”僅僅是就藝術(shù)作品而言,指的并不是令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者產(chǎn)生美感基礎(chǔ)的“空明的覺心”。在“空明的覺心”的映照下,“我”體驗到了萬象的美感,然而,“萬物靜觀皆自得”,也就是說物象的情感生命其實是“我”賦予的,我看到的萬象充實、自在、自由的生命其實是充實、自在、自由的“我”的生命。得注意的是,我只有形成“空明的覺心”,才能體
參花(下) 2013年6期2013-10-26
- 鵝不吃魚的由來
妙玄觀,觀里有個空明道長,一世修行,法力高深。空明道長有一個叫悟真的小徒弟,頗得空明道長的喜愛,學到了許多法術(shù)。這天,空明道長要外出云游,為了不耽誤悟真的修煉,道長把最為重要的幾卷道書交給悟真,說最高深的法術(shù)全在這里邊了,學會以后就可以治病救人、斬妖除魔。一定要練習九九八十一天,方可開天眼,修成不死之身。在修行的八十一天中,只能喝水不能吃飯。悟真小道以前練過辟谷功,八十一天不吃飯并不是什么難事。悟真說:“師父,你就放心吧,我酒肉不沾,女色不近,這八十一天我
民間文學 2009年5期200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