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國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通過實驗教學,能為學生提供正確的認識事物、探究事物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事實,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但是,在教學中,物理實驗教學往往是一個很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觀念陳舊,學生的思想單一,實驗過程教條模板化,實驗結果要求歸一化等弊端,使得學生在實驗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大多數(shù)學生自小就扮演了“跟著走”的乖學生角色。針對這一現(xiàn)象,下面我談一點自己對學生物理實驗、課堂演示實驗的改革和設計的想法。
一、對學生物理實驗改革的主要方面有
1.教師對學生物理實驗的看法:很多物理教師認為,課本中的物理實驗都是驗證性的,其實驗目的明確,過程清晰,只要讓學生記住原理、過程就行了,沒有必要讓學生在實驗上花更多的時間,這種觀念,使得部分教師,特別是偏僻農村中學教師,不注重物理實驗的開設,也就更談不上充分利用實驗教學了。
2.學生對物理實驗的看法:反正教師早已把實驗目的、所需儀器、實驗過程、方法、以及注意事項都講清楚了,我們只要按部就班地操作,記錄就行了,沒有必要考慮更多的結果,作實驗成了走過場,完成任務。
3.教學方法:實驗本身就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工作,它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理論水平,還要求教師應有相當?shù)膶嶒灢僮髂芰?,一堂好的實驗課,絕不是幾個公式和原理能代表的,而是真正的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認真操作、細心觀察、合理分析的基礎上完成。另外,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從實驗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引起學生的注意并加以強化,讓學生感知這些信息對他來講是有意義的,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存潛能。
4.實驗設計:現(xiàn)今物理課本中的實驗,其器材的選用,實驗過程的設計都比較呆板、教條,無形中把學生的思維活動空間縮小了。人們常說,條條大道通羅馬。對于一個問題,我們都在尋找著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那么,用實驗來驗證,再現(xiàn)一個物理問題,我們?yōu)槭裁床环砰_學生,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實驗過程,充分發(fā)揮他們自己的想象力,以構建自己的思維框架,形成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意識摸板呢?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陳述,我認為中學階段的物理實驗應設計成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驗證性實驗:當然,這里說的驗證性實驗,與課本中的實驗在實驗器材和實驗的設計上有一定的差異,這里的實驗器材由學生自己選定,實驗過程則由學生自己對實驗的理解和掌握,自己去設計,這樣就有意識地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二是課題性實驗: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需要,設計一些與實際生活相接近的實驗題目,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能力,選擇相應的題目,再選擇相應實驗器材,設計實驗過程,得出一定結論,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自己選定的實驗中掌握知識,鞏固知識,發(fā)現(xiàn)新的閃光點,使學生成為新知識點的發(fā)現(xiàn)者,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探求知識的熱情,經過長期訓練會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培養(yǎng)。
三是開放性實驗:開放性實驗就是學生自己可以確定實驗課題,自行選擇或自制實驗器材,自行設計實驗過程,也就是把實驗的一切權利交給學生本人,教師只能做一個實驗的參謀或實驗伙伴,這樣可完全體現(xiàn)物理實驗課的自身特點,通過實驗,尤其是學生自行設計的實驗,完全可以使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對課堂演示實驗的改革
課堂演示實驗,是教師為驗證本堂課內容的某一個論點、知識點而設計、插入的。從現(xiàn)行課本和部分教師的演示實驗中,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改革。
1.演示手段:過去,我們演示某一個實驗,都是在當堂用事物演示,這當然可以給學生以感性的認識,但是,有些知識還是不能從實物演示中得到。例如,演示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實驗時,電流方向當然能從電流表的指針上判斷,但如果我們能適當?shù)貞矛F(xiàn)代電教手段,借助微機去演示這一實驗,就可以從演示圖中觀察電流方向與導體運動關系,直觀地獲得知識。
2.演示實驗的課堂設計方面:演示實驗要能為本堂課內容服務,不能因為實驗的演示而沖淡本課堂其他內容,演示質量及透明度應該高一些,同時把學生的觀察與思考用事先模擬好的問題聯(lián)系起來,既要達到演示的目的,還要讓學生能從實驗中得到更深的啟示。
據以上學生演示實驗改革的方面,我構想出中學物理演示實驗應設計為以下類型。
一是直觀實物演示實驗:此類演示實驗,直觀性強,易操作,學生從觀察現(xiàn)象中就能得到結果,如:溫度的測量,力的測量等。
二是具有抽象概念的演示實驗:對這類演示實驗,如能借助微機做一點課件,如:衛(wèi)星問題,玻爾理論,勻速直線運動中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物體運動時摩擦力的體現(xiàn)等,就能使學生更直觀感覺這些抽象知識的內含,影響更深,感覺更徹底。
三是學生動手實驗:對那些簡單、易做、無危險性的小演示實驗,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去摸索,去體驗,老師可適當引導,總結,引出所需結果。這樣,即可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的欲望,激發(fā)他們探究某種現(xiàn)象內在規(guī)律的興趣,又能保證教學目標的到位和教學任務的實現(xiàn)。
以上是本人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定有不足之處,希望同行給予批評和指正。
【參考文獻】
[1]許敖敖.《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關系,提高學生素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1(12)
[2]沈元華.《訪德報告》[J].物理實驗,2002(2)
[3]《物理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