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黃家雙
獨駕西藏風景線
圖/文 黃家雙
去西藏的念頭由來已久,匆匆地敲定行程,我背起行囊開始了西藏之旅。行走,只為與際遇的相逢,只為認識那個未知的自己。有人說,到西藏了才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才會讓自己膨脹得不可一世迅速消融成一文不值?;蛟S,這樣的說法稍顯夸張,但西藏就像是一面鏡子,在藍天白云雪山高原的映襯下照出真實的自己,讓被世俗沾染的心靈重新回歸純凈與簡單。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是離天最近的地方。由于人口稀少,現(xiàn)代文明對自然的破壞較小,原始的景觀和文化得以保留,因而被稱為人間的最后一片凈土。通往西藏的道路被稱為天路,其中川藏公路由于景色美麗則被譽為中國的景觀大道,但川藏公路崎嶇不平,滑波、塌方隨時發(fā)生,因而汽車行駛相當困難危險,有人這樣描寫川藏線:“別怕身體下地獄,因為眼睛要上天堂?!?/p>
西藏旅行最大的意義,不是見到多少人,看到多美的風景,而是在行走中,在某個際遇下,突然重新認識了自己。西藏,就給了我一個這樣的際遇和驚喜。
為了逐步適應(yīng)海拔的上升,進藏時我選擇了開車。綿延的青藏線經(jīng)三江源、可可西里無人區(qū)、唐古拉山口一路上行,高原的遼闊與雄渾在我的視線中一覽無余。從熙熙攘攘的城市跨度到人煙稀少的戈壁灘涂,有了穿越時空的感覺。蒼茫大地,就是這樣的意境吧。
從拉薩到日喀則,沿途隨處可見成群的牛羊、肥美的草場、開得燦爛的油菜花、穗粒飽滿的青稞,富庶的資源令“西藏糧倉”的美稱實至名歸。雖然日喀則的藏語意為“水土肥美的莊園”,但實際上,它除了物美地豐外,也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這里還保持著自然賜予的最純凈的美麗,在這里,可以欣賞到都市里無法看到的自然景觀。藍天、白云、星空、彩虹、冰川、河流,無一不美。天空大都是純凈的藍,形態(tài)各異的云朵層層疊疊地飄在空中,輕如絮厚如棉,似乎伸手即可觸及。間或陰云翻卷,雨絲飄落,片刻之后,天氣忽而放晴,一道彩虹橫跨天際,如七彩彎弓,閃耀著絢爛的光芒。最令人驚艷的莫過于在米拉山口,彩虹由單忽而變?yōu)殡p,霓與虹交相輝映,令人贊嘆自然的神奇。
湛藍晴空,綠草連天,牛羊成群,盛開的野花姹紫嫣紅,位處西藏昌都地區(qū)三江流域之高山深谷中的邦達草原是一塊地勢寬緩、水草豐美的高寒草原。因位處西藏東部,降水相對較多,牧草生長狀況較好,畜牧業(yè)比較發(fā)達。這里有成片的森林與草原,有無垠的牧場與農(nóng)田。清晨,披著微涼的晨霧,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沿靜謐的牧場漫步鄉(xiāng)間,遠山的輪廓中纏繞著絲絲云縷,聚攏、飄散、流走,如同一幅動態(tài)的圖畫,而我也仿佛走入了畫中。草場綠茵如氈,成群的牛羊在那里游蕩覓食,湛藍的天空中飄動著朵朵白云,突然一只色彩艷麗的狐貍在汽車前匆匆走過,回頭看了我一眼便消失在山脊后方。我的汽車就是在這樣一首絕美的藍天草原交響曲中行進,318國道從原始森林中經(jīng)過,道路平坦,兩旁是密密的原始森林,前上方則是藍天和白云,我打開車窗,仿佛窒息了很久一樣深深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景色。
晚飯后我閑蕩在高原冰川湖畔,湖水清澈,遠處的雪山和對面山上茂密的原始森林倒映在湖中。站在湖邊遠眺,天藍色的湖面漫無邊際,一直延伸至天之盡頭,一幅湖水共長天一色、天地渾然一體的壯美畫面盡收眼底。在湖邊席地而坐,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微微的清風輕輕拂過臉龐,湖水輕拍堤岸奏出最自然的樂曲,遠山的云朵不時變幻出生動的形狀……收割的青稞被藏民摞成堆,在晚霞下泛著金光,幾匹馬兒悠閑地啃著青草,一派仙境景色,使人流連忘返。時光就這樣靜靜地陪著欣賞美景的人們。
西藏因地勢高而多雪山,西藏人崇拜自然,把雪山當作神山。有一座雪山沉睡在歲月的冰河之中,被時光遺忘,千萬年來,日出日落,但它卻將景致凝固在最美的一瞬,這就是貢嘎雪山。貢嘎雪山的三座雪峰成品字形巍然矗立,一塵不染,俊秀雄奇,撼魂蕩魄。是啊,在壯美遼闊的自然界,在浩瀚的人類歷史中,一個人是那樣的渺小。位于墨脫境內(nèi)的南迦巴瓦峰據(jù)說是所有雪峰中最美麗的,只可惜天公不作美,當天云層較厚未能看到神圣的南迦巴瓦,留下些遺憾,也留下了期待。
有人說,海拔越高的地方越接近天空,當繁星閃爍的星空近在咫尺的瞬間,我不由地會想伸出雙臂去擁抱夜空,去觸碰那綻放的光芒。在每一個晴朗的夜晚,當夜幕降臨時,滿天的繁星閃耀著忽明忽暗的光,猶如在深藍色的天幕上鑲嵌上了璀璨的鉆石,散發(fā)著誘人的光芒,我真想就這樣醉在這片星空里……
無論是接待我的司機還是幫助我的警察,還有路途中偶遇的、田間地頭勞作的藏族同胞們,雖然可能語言不通,但從他們的眼神舉止里,看到的都是真誠與友善。的確,在這一片充滿著信仰的土地上,質(zhì)樸與善良也是如同山川河流般亙古不變的特質(zhì)。
在西藏,每天都能遇到許多形形色色行走在路上的人們,有徒步進藏的背包族,有單騎獨行川藏線的單車族,還有更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駕族。他們中有為了走西藏辭職的藏迷,有每年都來赴西藏之約的???,更多的是為了挑戰(zhàn)自我而前行的人們。我喜歡觀察每一個與我擦肩而過的人,看他們在這里流露出來的真實與輕松,看他們那純粹的笑容。但給我最深刻印象并觸動我靈魂的是藏民的磕長頭。在318國道上,不時地見到信徒們手戴護具,膝著護膝,身著毛皮衣服,塵灰覆面,沿著道路,不懼千難萬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薩朝佛??拈L頭是藏傳佛教信徒為實現(xiàn)信仰、祈福避災(zāi)而進行的最為虔誠的祈禱方式??念^朝圣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磕長頭者每伏身一次,以手劃地為號,起身后前行到記號處再匍匐,如此周而復(fù)始。遇河流,須涉水、渡船,則先于岸邊磕足河寬,再行過河。晚間休息后,需從昨日磕止之處啟程。虔誠之至,千里不遙,堅石為穿,令人感嘆。
十天里,我在高山峽谷間顛簸,在草原上盡情馳騁,我在湖邊閑蕩,在森林里呼吸,我碰到滑波,遇到塌方,我雖然經(jīng)受了身體的考驗,但卻得到了精神的愉悅。藍天、白云、高山、峽谷、草原、森林、雪山、湖泊、牛羊、野生動物、弦子舞、嗑長頭,這一切在西藏是如此完美地統(tǒng)一起來,我感慨世界上竟然有這么一塊天、人和自然合一的凈土。也許我不必太過在意外界的變化,我也不必太過在意自己擁有的一切,不必對人生有太多抱怨,唯有心安,順應(yīng)心靈的呼喚,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
DRIV IN G IN TI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