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
(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聲樂表演藝術研究
胡娟
(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聲樂表演藝術是一門集腦力、體力、想象力、表現(xiàn)力為一體的綜合藝術。聲樂表演藝術與所有的藝術門類一樣,不但要求聲樂表演要有內涵性,而且要求表演者要把握音樂作品的演唱風格,同時還要把握音樂語言的特性。
聲樂表演;藝術;研究
聲樂表演是有別于器樂的音樂表演藝術形式。聲樂表演是指用歌聲,以嗓音為主的音樂表演。聲樂表演藝術與所有的藝術門類一樣,都要求演唱者不畏艱辛、長期磨練,甚至是終其一生不間斷地學習來完善演唱的技術技巧;拓展心理文化結構,包括智力結構、倫理道德和審美能力;均衡人的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促進聯(lián)想與幻想能力的發(fā)展??梢哉f,表演者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表現(xiàn)力將隨著人的文化底蘊的提高而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不斷地得以升華。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在思想、內容、題材,以及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較之民間歌曲和通俗歌曲,更具有自己的規(guī)模和相對穩(wěn)定的模式,并對我國藝術歌曲的繁榮和昌盛,進行著不懈的探索和開拓。同時,又推動著我國聲樂表演和聲樂教學在技術上和藝術上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在聲樂表演和教學方面,借鑒國外聲樂教學成功的經(jīng)驗,開闊我國聲樂教學視野,促進歌曲創(chuàng)作在手法上的變化,涌現(xiàn)出以《祝酒歌》、《我愛你中國》和以《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在希望的田野上》為代表的兩種風格的創(chuàng)作歌曲。這些作品不僅是創(chuàng)作者們思想、智慧和勞動的結晶,也是內涵性的再現(xiàn)。
近幾年,在CCTV全國歌手大獎賽中,評委一再強調歌唱者要有靈魂。這充分說明聲樂表演要有內涵性。音樂表演需要美好的聲音,因而,表演者用很多方法把自己的聲音訓練得優(yōu)美,技巧純熟是我們所追求的。但作為聲樂表演藝術,就必須認真研究他所要表現(xiàn)東西的內涵性,這樣通過他的聲音和藝術技巧,把內容深刻地體現(xiàn)出來,以感動聽眾。
藝術風格是指藝術形式的風貌、特色、氣質等,從歌唱藝術來說,是歌者的音質、音色、行腔走音的特點,以致共鳴、力度、語言、語法的應用以及揭示思想、主題的特點,對人物、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烘托、藝術作品的語氣等因素。布封說“:作風及即人,”這話和我國文學上所說的“文如其人”相符,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其特性,他的作品和他所具有的個性作風常常是一致的。
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文化領域內表現(xiàn)出不同的思潮,形成鮮明風俗,比如古典風格、巴洛克風格、浪漫風格、印象派風格、現(xiàn)實主義風格、超現(xiàn)實主義風格等,他們都有一定特征。
任何一個時代都具有自己的藝術特征,所有文化藝術都和當時的社會政治、科學技術以及人的思想緊密相連。人們的思想意識,必然反映在作品和審美之中,這就造就了不同時代不同作品風格上的明顯差異,時代差異是不可抗拒的。因而在聲樂演唱中對作品的風格認識和表現(xiàn),要聯(lián)系當時社會的時代特征,不能千篇一律地用相同的聲音,相同的表現(xiàn)手法,相同的情感來演唱,要研究不同時代作曲家作品的特性。
在聲樂表演中,我們要盡力運用聲音的技術妥協(xié)適當?shù)乇憩F(xiàn)不同的特征,歌唱與發(fā)聲的基礎是一致的,良好的共鳴和流暢的氣息等技術是歌唱的保證,我們要用最恰當?shù)穆曇艉头椒▉肀憩F(xiàn)出準確的風格,如意大利的熱情洋溢,使聲音噴薄而出;德國人的謹慎、理智,情感表現(xiàn)也受嚴謹?shù)目刂?法國人浪漫,典雅;俄羅斯的宏大壯麗;日本人的細膩、多愁善感;都應在其作品中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我國民歌持點也是大不相同的,如:東北的純樸,好客;四川的熱情;山東的豪爽,奔放;河南的細膩,柔美;陜北的粗獷,豪邁。
此外,個人性格和生理與演唱風格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在聲樂表演中我們要注意作品風格,時代背景,以致使我們的表演達到最佳狀態(tài)。
歌唱是語言的藝術,是聲音對語言的表現(xiàn),通過音樂和語言的有機結合,塑造各種藝術形象,表達各種情感,這就是聲樂藝術的初衷。因為有了文學語言,使得聲樂藝術成為所有音樂藝術中最容易把相對抽象的樂音與比較確切的思想感情表達結合起來的形式,成為最容易與聽眾交流的表演形式,所以歌唱語言是聲樂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
聲樂藝術是音樂和文學有機結合。語言是聲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語言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產(chǎn)生的,語言直接準確地傳遞著情感和思想感受。因此,無論我們的聲音有多美妙,技巧有多高超,沒有語言的支持,就不能稱其為歌唱、不能稱聲樂為藝術。中西方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中國語言文字與歐洲語言文字在結構和發(fā)音上有很大區(qū)別,固而在演唱他們作品時,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比如只注意聲音而忽視了文字,發(fā)音,以致唱得含糊其辭,不知所云或是把字唱得像分解漢語拼音一樣,以致破壞了音樂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在我們接觸的大部分外國作品中,意大利是最多的,這是因為它語言的特殊性:以元音結尾,輔音比較單純,音樂重音的位置和表達情感,說話習慣的夸張性。之所以產(chǎn)生藝術歌曲,是由于浪漫主義思想在音樂藝術中的影響——其歌詞具有高度的文學性。
中國是世界聞名古國之一,漢語言也是產(chǎn)生久遠的語言之一,其經(jīng)過了幾千年的文明演化基本成型,它與其它語系的語言文字不同。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所以漢字也是四方四正,發(fā)音講究字正腔圓,以顯示東方巨人的魅力,清代李汪漁在《閑情偶寄》中說“:學唱之人,勿論巧拙,只看有口無口,聽曲之人,慢講精粗,先問有字無字,字從口出,有字即有口,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無字,是說話有口,唱曲無口,與啞人何異哉?”中國傳統(tǒng)的民族聲樂,講究“字”的美,必須唱清每個字的字頭,弄清五音發(fā)聲的用力部位,還要注意韻母及聲調的運用。這是形成中國民族唱法的韻味,美感和風采的主要因素。
所以,我們在演唱中外作品時,要注意在語言的特性,根據(jù)語言特征,對其作品注入相應的風格、特點。中國聲樂作品雖然吸收了西方音樂科學的元素,但中國傳統(tǒng)美學與西方古典美學的差異也很大,在悠揚的旋律中唱出的是東方人的禮儀,唱出的是東方的秀美山川,唱出的是東方古國的聞名歷史。在研究字和音韻時,有人會忽略歌唱狀態(tài)空間的現(xiàn)象,這是必須注意的,在歌唱發(fā)聲狀態(tài)中也包含語言的歌唱狀態(tài)。這里要注意的是在演唱美聲作品時注意字韻的準確性。演唱民族作品時注意保持合理的歌唱空間和氣息。做到字正腔圓,聲情并茂。
J604.6
: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10-0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