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衛(wèi)珍
摘要:新課標重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化學實驗課程是一門探索性、實踐性強的學科,因此,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應當側(cè)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分析了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現(xiàn)狀,并探討了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新課程 化學實驗 探究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77
一、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化學屬于實驗科學,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能夠使學生獲取更為直觀的感性知識,還能夠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觀念與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使學生掌握化學理論與規(guī)律。新課標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新課標的實施改變了以往學生在課堂上以聽為主,以觀看教師演示實驗為主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探討到化學現(xiàn)象的本質(zhì),最終應用于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化學實驗教學應當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關(guān)注學生意志的磨練、動手能力的提升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化學理念,利用實驗來提升化學理論,并通過實驗驗證化學原理,并融會貫通,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
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比較枯燥,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或新課標的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課程設(shè)置不科學、課時分配不合理,教學實施手段單一、教學質(zhì)量評估不準確等等。當前,高中化學新課程經(jīng)過改革,對于實驗教學的重視度提高了,化學實驗的地位、功能、內(nèi)容以及教學方式都變得多種多樣,并且有效性得到大大提高。
三、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一)注重實驗課的導入
實驗課程合理的導入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的出現(xiàn)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加高,讓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例如,在學習離子反應時,為了吸引學生,我給學生講了三國時期,諸葛亮在七擒孟獲的過程中,蜀軍由于誤飲啞泉水,個個不能言語,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點迷津——飲用萬安溪安樂泉水,終于轉(zhuǎn)危為安,渡過難關(guān),啞泉水為何能致啞,萬安溪安樂泉水又是什么靈丹妙藥呢?原來啞泉水中含有較多的硫酸銅,人喝了含銅鹽較多的水就會中毒。而萬安溪安樂泉水中含有較多的堿,銅離子遇氫氧根離子發(fā)生離子反應生成沉淀而失去了毒性。通過這個故事先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做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現(xiàn)象并討論出結(jié)果,從而很好地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
(二)做好典型實驗的分析,讓學生觸類旁通
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的話,化學實驗主要有定量計算實驗、制取實驗、生活實驗、性質(zhì)實驗、闡明概念定律實驗等。這些實驗無論從實驗原理、實驗裝置到實驗操作步驟都不是混亂的,而是有規(guī)律的,所以,使學生掌握每一類實驗中的典型實驗,學生就可以觸類方通。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典型實驗的教學,在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分析、去總結(jié),進而自己得出結(jié)論,這樣就實現(xiàn)了“授人以漁”,讓學生可以自主探討同類的其他實驗。如在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和加熱制取氯氣這一課時時,我先讓學生對以前學過和操作過的制取氧氣的方法進行回想,并列出實驗的原理、所用裝置與操作步驟。重點回憶內(nèi)容有:選擇哪種儀器、如何連接和固定儀器、對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進行檢查、藥品取用是否正確,用量是否合理、加熱方式是否正確、氣體如何收集,收集后的氣體如何放置等。待學生回憶起上述知識點后,可對學生進行引導,指出制取氯氣的方法。
(三)合理實施分組,提高實驗效率
學生處在思維活躍的年齡段,只有讓每個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合理的人員搭配,讓學生組成學習合作小組,自主討論學習,為每個學生搭建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培養(yǎng)能力建立信心。教師為了防止壓制學生的思維拓展,一味地程序化操作,盡量為學生合理分配小組,實驗前小組合作預習,了解熟悉實驗步驟和引用的理論知識,最好為學生提供實驗室的環(huán)境學習,通過親自操作,熟悉實驗器材,以便在真正實驗時心中有數(shù),實驗過程中,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做好記錄報告,把實驗和課本知識相結(jié)合,分析實驗現(xiàn)象,思考遇到的困難,讓實驗達到預期的收獲,試驗過后,教師要做點評總結(jié),根據(jù)個人實驗情況,給予肯定和指點,指出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和不足,引導學生自己糾正實驗中犯的錯誤,充分發(fā)揮教師作為引導者的作用,提高實驗的效率,激發(fā)學生想象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
(四)精心指導,避免實驗探究中的盲目性
在教師演示實驗過程中,學生往往帶著旁觀者的心態(tài)觀看,不能將自己代入其中,不愿費腦經(jīng)去觀察實驗過程的變化與其中存在的原理。要想使學生有代入感,教師在演示實驗前應當告知學生觀察的重點。如實驗時,化學試劑所處的位置,化學試劑的變化,發(fā)生的運動,溶液顏色是否出現(xiàn)變化等等,從而避免學生觀察實驗時的盲目性。從而改變學生旁觀者的心態(tài),并逐漸養(yǎng)成學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實踐能力。
(五)實驗內(nèi)容的改進
化學實驗作為化學教科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是尤為重要的。因此,通過改進化學實驗的內(nèi)容使學生理解并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對于拓展化學實驗的功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建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過程性評價多元化的實踐與思考[J].化學教育,2014(1).
[2]趙華.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化學教育,2013(9).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