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席春
(江西省南昌縣蓮塘實驗學校,江西 南昌 330200)
淺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活動的策略和反思
劉席春
(江西省南昌縣蓮塘實驗學校,江西 南昌 330200)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新課標理論的教學環(huán)境下,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多種方法來提升學生對英語口語能力。本文簡要概述了初中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需要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相對的解決策略,同時也對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不足進行了反思。
初中英語;口語教;教學策略;反思
隨著我國不斷的發(fā)展,學習英語已成為我國走向國際化的社會需求。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能正常與他人進行英語交流,所以,加強英語口語的教學已被所有英語教學工作者所注重,這不但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項要求,也反映了外語教學改革的趨勢。
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可以為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形成科學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的自學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 ,幫助學生透徹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聽 說 、讀 、寫的訓練 ,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英語學習基礎。
聽與說是英語口語交流中的兩個重點,聽是主動理解和吸收信息的過程 ,說是主動表達和傳遞信息的過程 ,英語教學中二者既互相影響 ,也互相促進。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中堅持用英語授課,并且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質,鍛煉自身的口語純正度。它直接影響學生的聽說水平。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掌握正確、高效的英語口語學習策略形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用英語授課可增加學生聽說的機會,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聽說的習慣,給與學生更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
(一)缺乏語言環(huán)境。我國學生是在以漢語為主要語種的大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的,除了有限的英語課時外,很少有接觸英語的機會。這樣的英語語言學習環(huán)境嚴重地影響了學生聽說能力的發(fā)展。這種境況不只是初中學生,更是很多高層次外語學習者在學習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而我國的人口基數決定了班級學生人數過多。培養(yǎng)聽說能力必須通過大量的反復練習,每個學生都要有足夠的聽說實踐機會。目前的實際現(xiàn)狀是大多數中學班級容量較大,班級人數過多就難以將口語訓練活動落實給每一位學生,使學生開口實踐的機會少,也給教師在設計實際有效的口語教學活動時會面對的困難之一。
(二)聽與說缺乏有效協(xié)調。英語口語能力必須建立在大量的聽英語的實際練習之上。目前來說,由于部分地區(qū)硬件設施缺乏和教師本身素質的不足,存在著聽說不協(xié)調的問題,以此也給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帶了困難。最后是學生自身的心理障礙。由于缺乏語言環(huán)境,學生語音、語調不夠正確規(guī)范,詞匯、語法、句型不能熟練運用,朗讀的基本功不到位,學生很容易產生怕說錯,怕被批評的情緒。這是學生不敢開口說英語的主要原因。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策略抓好起始階段的口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學習英語的開端,在開始就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并逐步轉化為學習英語的興趣,從一開學就鼓勵他們看英語原聲電影。學生在練習英語口語時難免會出誤,這時教師要耐心的教導他們,對他們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失誤采取包容的態(tài)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一階段的教學目的就是通過聽說鍛煉學生的模仿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消除學習的疑慮,激發(fā)學生的潛在動力,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并且任勞任怨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此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一)口語教學對英語教學的影響??谡Z在英語學習中具有一定的考試影響因素,通過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敦促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避免培養(yǎng)出來的都是只會應對考試學習者。
(二)初中英語口語教學需要較為完整的配套教材。各個地區(qū)的英語學習教材良莠不齊,口語教學內容和編寫形式需要科學地、詳細地研究,確??谡Z教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避免口語教學成為教學項目中的尷尬存在。在課程安排上也可以進行科學的調整和改進,確??谡Z教學活動的效率最大化。
(三)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先進的高科技教學?,F(xiàn)在多媒體技術在基礎課堂中已經展示出了亮眼的表現(xiàn)。多媒體運用PPT幻燈片技術特別是動畫技術的使用,通過圖像和聲音的有效結合,極大的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拓展了教學空間。多媒體教室技術的使用,使得原來沒有變化的課堂,充滿了變化和朝氣。教師必須能夠熟練運用相對應技術,運用PPT幻燈片等技術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技能之一。
(四)注重中西方文化差異,消除文化障礙。英漢語言的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是不可避免的。語言的載體是文化底蘊,脫離文化背景的語言也就失去了他的使用和學習價值,那樣的學習是沒有效率的,所掌握的也只能是皮毛,還會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因此,英語口語教學是否成功,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能否幫助學生消除文化障礙。教師可以把“任務型教學”模式引入口語教學活動中,而且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除了使學生擁有基本的英語知識儲備,更要培養(yǎng)他們能夠適應英語國家的語言環(huán)境、每種文化存在都有他特殊的需求和載體,語言就是最能表現(xiàn)文化底蘊的存在。盡量領會交際情景和習慣表達,避免出現(xiàn)言不達意或理解偏差,甚至引起不必要的文化沖突,使學生的學習得以運用,達到預期的交際目的。
教師對學生口語能力的重視程度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口語熟練程度,在規(guī)劃口語教學過程中,還應重視鼓勵學生以達到激勵學生的作用,注重采用積極的評價方式。學生英語開口能力差是我們每一位英語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的現(xiàn)實問題。改革傳統(tǒng)口語教學模式,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水平,增強英語口語教學的時效性,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經之路。通過不斷改進英語口語教學方式,才能使學生適應不斷變化的英語環(huán)境。
[1]孟軻南. 淺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活動的策略和反思[J]. 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10,03∶33-34.
[2]梁寶環(huán). 淺談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策略[J]. 學周刊,2012,25∶160-161.
[3]徐之猛. 淺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方法與策略[J]. 陜西教育(高教版),2008,08∶95.
G633.41
A
1671-864X(2015)12-0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