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進
摘 要: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豐富的圖像,通過圖像來講解理論知識,這種直觀的圖像能給學生學習地理帶來很大的幫助。具有載體作用的圖像可以讓學生對地理知識一目了然,掌握得更透徹,以湘教版教材為例,講述了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教材中的圖像。
關(guān)鍵詞:高中;地理;圖像利用
據(jù)資料顯示,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一共包含335幅圖形,主要以地理分布圖、示意圖、景觀圖、統(tǒng)計圖這幾類型的圖像為主,圖片下都配以文字,以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向?qū)W生講解地理知識。所以,在授課過程中,要對這些圖像多加利用處理,提高教學效果。
一、有效處理地理分布圖
高中地理學習的一部分便是掌握全球地理的分布,對每個地區(qū)大致的人文景觀和風光有一定的了解。湘教版地理教材書上對這些地形分布做了一定的處理,標記了很多符號便于識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些圖形的處理利用決定著學生是否能透徹了解地形分布。但目前很多老師還停留在機械狀態(tài)下的講授,而要求學生模式化的記憶,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促進學生的真正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指引學生認真看圖了解地形的分布,并在課堂中加入互動環(huán)節(jié),積極交流,討論出地形分布規(guī)律,最終發(fā)現(xiàn)各地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鍛煉出分析地形的能力。
二、正確分析掌握地理示意圖
地理示意圖主要用于講解地形的形成原因和各種現(xiàn)象的生成原理,形象的圖片有助于學生直觀地看到變化的全過程,更為透徹地理解地理知識。但在目前的課堂上,大多通過老師的圖形講解和同學小組討論對地形知識進行學習,這種圖像處理方式很難使學生真正掌握地理知識。技術(shù)的發(fā)展使得多媒體教學越來越滲透入教學過程,教師應積極利用這項科技,讓學生先對圖像顯示的地形變化有一定的了解,接著用動態(tài)圖片再加以講解,這個過程可以使學生對圖像傳遞的信息積極思考、透徹掌握。
三、有效利用地理景觀圖
地理景觀圖大多是一些描繪地理景色和人文景觀的圖片,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應該對這些圖片多加利用,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圖片中隱藏的信息挖掘出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領(lǐng)悟到圖片的內(nèi)涵,有助于地理知識的學習。
地理知識的學習很大部分依賴于對圖像的理解,教師在講解圖像知識時,要積極探索其最適合的講解方式,以提高學生理解度和掌握度為教學目標,使學生扎實掌握地理知識,掌握正確處理地理圖像的能力。
參考文獻:
馮忠躍,李永全.中學生的地圖素養(yǎng)與培養(yǎng)[J].地理教育,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