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由語言風格手段的表現(xiàn)看唐代邊塞詩的語言風格

      2015-12-14 03:17:04黃曉東
      湖北社會科學 2015年1期
      關鍵詞:陽剛韻腳修辭格

      黃曉東

      (新疆師范大學文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邊塞詩是唐代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部分,它屬于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范圍,在詩歌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從其產(chǎn)生伊始就有品評出現(xiàn),從古至今綿延不絕,其中不乏關于風格的論述。如杜甫評論說:“高岑殊緩步,沈鮑得同行。意愜關飛動,篇中接渾茫?!盵1](p2429)宋代嚴羽稱:“高岑之詩悲壯,讀之使人感慨。”[2](p181)劉大杰認為岑高詩派“作風奔放雄偉,以氣象見長,絕無恬靜淡遠之趣”[3](p239)游國恩亦云“以高適、岑參為主,并有王昌齡、李頎等人共同形成了邊塞詩派,這是浪漫主義中一個重要流派。他們的詩表達了將士們從軍報國的英雄氣概,不畏邊塞艱苦的樂觀精神,描繪了雄奇壯麗的邊塞風光,也反映了戰(zhàn)士們懷土思家的情緒,揭露了將士之間苦樂懸殊的不合理現(xiàn)象,使唐詩增加了無限新鮮壯麗的光彩。”[4](p12)由評論可見,一般認為以高岑為代表的唐代邊塞詩的主要風格特點是:雄渾豪放、慷慨悲涼、雄奇壯美。然而這些結論的得出,主要依靠的是評論者的感悟體驗,帶有較強的主觀色彩,是否正確,需要由詩歌本身來驗證?!拔膶W的復雜性決定了研究文學需要語言學的配合?!盵5](p213)詩歌是語言的藝術,我們可以從詩歌語言入手,去證明詩歌風格的存在,使風格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一、語言風格、語言風格手段及研究對象的說明

      語言風格“是語言表達上特有的格調(diào)和氣氛?!盵6](p547)它由語言風格手段構成。語言風格手段是指“語言結構內(nèi)語音、語匯、語法和修辭中一切具有風格功能的語言要素。它們是形成語言風格的物質基礎?!盵6](p547)借助語言風格學的研究方法,我們可以找出風格所賴以存在的、有形可見的語言材料,便可將感諸心、訴諸神的精神產(chǎn)品表之于文。正如程祥徽所言:“從構成言語作品的風格要素和風格手段上捕捉言語作品的風格,就不會感到飄忽不定或捉摸不到了?!盵7](p29)如將高適的《塞上聽吹笛》與李益的名作《聽曉角》對讀,我們可以看見由于使用了不同的語言手段而導致風格上的差異。

      高詩云: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

      李詩云:邊霜昨夜墮關榆,吹角當城漢月孤。

      無限塞鴻飛不度,秋風卷入《小單于》。二詩同寫在邊塞城樓聽樂曲而產(chǎn)生的思鄉(xiāng)情緒,時間、景物亦相似,但表達的情緒、風格明顯不同。從語音手段看:高詩所用的韻腳為“還、間、山”,屬平水韻中元音開口度大的“刪部”,屬于洪亮級的韻腳,常用于表現(xiàn)強壯、雄健的情感;李詩所用的韻腳為“榆、孤、于”,屬元音開口度小的“虞部”,屬于細微級的韻腳,常用于暗示憂傷、深沉和肅穆的情感。從詞語手段上看,李詩以“霜墮”寫出凄冷,高詩以“雪凈”寫出明朗;李詩以“秋風”渲染肅殺,高詩以“風吹”顯出雄闊;李詩以“月孤”襯托寂寞,高詩以“月明”呈現(xiàn)高爽。語言手段選用的不同,表現(xiàn)出李詩情緒低沉暗淡,格調(diào)哀怨傷感,以悲涼為主;高詩情緒高昂激揚,格調(diào)明快豪健,以雄邁為主。

      漢語的風格研究,自魏晉陸機、曹丕、鐘嶸、劉勰等建體立品后至今,所提出的風格范疇,已有百余。丁金國在《語體風格分析綱要》中,依據(jù)先賢所論,將語言風格合并后分為陽剛、陰柔、飄逸三類。陽剛類的下位以雄渾、豪放、壯麗、悲慨為代表;陰柔類的下位以柔婉、綺麗、繁縟、纖秾、雋秀為代表;而飄逸類則以典雅、曠達、清新、平實、簡約為代表。每類風格的形成各有其獨特的語言風格手段。我們將其作為分析唐代邊塞詩風格的理論依據(jù)。

      任何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是精辟的思想內(nèi)容和完美的語言形式相統(tǒng)一的結果。沒有思想內(nèi)容,就不能生成語言風格。正如秦牧所說:“寫各種各樣的事物,應該有各種各樣的筆墨,寫‘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一類的事物,和寫‘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一類的事物,文字風格怎能一個樣呢?我們的筆墨,有時應該像怒潮奔馬那樣的豪放,有時又要像吹簫踏月那樣的幽清,有時應該像冬冬雷鳴的戰(zhàn)鼓,有時又應該像寒光閃閃的解剖刀?!盵8](p240)對語言手段進行分析前,我們首先需要根據(jù)表達內(nèi)容對詩歌進行分類。

      我們選取了頗具權威性、有著廣泛影響力的四部教材、著作——劉大杰《中國文學發(fā)展史》、游國恩《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胡大浚《唐代邊塞詩選注》,通過反復比對,但凡其中至少兩部都選介的唐代邊塞詩,都窮盡式地提取出來,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從而得到楊炯、王翰、岑參、高適、王昌齡、崔顥、李益等24位詩人的61首邊塞詩。這61首詩歌可以說是唐代邊塞詩在各個時期的代表作。

      我們根據(jù)表達內(nèi)容將所選詩歌分為三類,見下表。

      表1 唐代邊塞詩主題分類

      表1顯示,唐代邊塞詩表達的主題以“從軍報國的壯志豪情”(下簡稱“豪情”)“戰(zhàn)爭帶來的憂憤思怨”(下簡稱“思怨”)這兩類為主,表達“絕異中原的邊塞風情”(下簡稱“風情”)主題的邊塞詩數(shù)目較少。不同主題的表達,在語言風格手段的選用上往往有所差異。

      二、唐代邊塞詩語言風格手段分析

      1.語音風格手段分析。

      語音風格手段就是有助于生成某些語言風格的語音手段。漢語的語音風格手段主要有同韻呼應、平仄調(diào)配、音節(jié)配合、疊音自然等。由于唐代邊塞詩多為格律詩,在平仄安排、音節(jié)配合上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與同時代其他題材的格律詩沒有顯著的區(qū)別,而疊音在唐代邊塞詩中的數(shù)量也極其有限,因此最能體現(xiàn)唐代邊塞詩風格特征的語音手段當屬同韻呼應。

      同韻呼應又叫押韻,就是韻文中上下語句或隔句的末尾用同韻的字,這些韻字就是韻腳?!罢Z音中的風格要素是多方面的。拿詩歌的用韻來說,在詩歌中選用不同的韻就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而使作品具有不同的氣氛和格調(diào)?!盵9](p505)“元音開口度大小能表達雄壯、激越或沉郁凄婉的不同格調(diào)”[6](p547)依據(jù)韻母元音開口度的大小,語言學家把十三轍作三級劃分:江陽、言前、中東、人辰、發(fā)花諸韻響度相對高,屬洪亮級;一七、灰堆、姑蘇、乜斜響度低弱,屬細微級;遙條、油求、懷來、坡梭,響度較前者低,較后者高,居二者之間,屬柔和級。不同的韻有不同的風格色彩,是生成不同表現(xiàn)風格的手段。一般說來,洪亮級的韻,通常用于表達豪放、贊美、興奮、慷慨激昂的感情,有助于構成陽剛類的風格;細微級的韻通常用來表現(xiàn)纏綿、憂郁、哀悼、悲憤的感情,有助于構成陰柔類的風格;柔和級的韻通常用來表達柔美、細膩、平和的感情,有助于構成飄逸類的風格。所選61首詩,韻腳總數(shù)共計549個,我們對其進行歸類。由于十三轍是明清以后廣泛運用的理論,不能完全解釋唐代邊塞詩所有的用韻情況,因此我們的研究是在找出十三轍與平水韻之間對應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的。

      表2顯示:洪亮級韻腳246個,所占比例為44.8%;細微級韻腳186個,所占比例為33.9%;柔和級韻腳117個,所占比例為21.3%。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唐代邊塞詩中表現(xiàn)陽剛類風格的語音手段略占優(yōu)勢,表現(xiàn)陰柔類風格的語音手段次之,表現(xiàn)飄逸類風格的語音手段第三。下面我們進一步考察語音手段在不同主題邊塞詩中的分布情況。

      表3顯示,唐代豪情類邊塞詩,韻腳總數(shù)為206個,其洪亮級韻腳為115個,所占比例為55.8%;細微級韻腳和柔和級分別為55個和36個,所占比例為26.7%和17.5%,語音手段的選用表明此類詩歌陽剛類風格特點占絕對優(yōu)勢,陰柔類與飄逸類各占的比例較小。思怨類邊塞詩,韻腳總數(shù)為314個,其洪亮級韻腳為126個,所占比例為40.1%;細微級韻腳和柔和級韻腳分別為118個和70個,所占比例為37.6%和22.3%,語音手段的選用表明此類詩歌陽剛類風格特點與陰柔類風格特點均占有較大的比例,而飄逸類所占比例較小。風情類邊塞詩,韻腳總數(shù)為29個,其洪亮級韻腳僅為5個,所占比例為17.2%;細微級和柔和級韻腳之和為13個,所占比例為44.8%和37.9%,語音手段的選用表明此類詩歌陰柔類和飄逸類的風格特點占絕對優(yōu)勢。

      2.詞語風格手段分析。

      詞語風格手段就是有助于生成某些語言風格的詞匯及短語手段。一般人們在進行語言本體研究時,總是把詞語固有的意義和語法意義分為兩部分,前者歸入語匯學范疇,后者歸入語法學范疇。然而,當詞語出現(xiàn)在作品中時,兩部分意義實際上是有機的統(tǒng)一體,整體在發(fā)揮作用,不宜分割開來。因此我們在分析唐代邊塞詩的詞語手段時,其意義既包含有詞語意義,也包含有語法意義。

      表2 61首唐代邊塞詩用韻情況統(tǒng)計(韻腳總數(shù):549個)

      表3 549個韻腳在唐代三類邊塞詩中的分布情況

      黎運漢認為“豪放的作品常常選用那些雄偉壯麗的名詞、遒勁有力的動詞以及富有鋪張揚厲意味的形容詞、范圍闊大的數(shù)量詞組合成句,構成一種寬廣浩大的場面,表現(xiàn)某種豪放雄健的瑰麗圖景。”[10](p224)這里黎先生已將詞的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統(tǒng)一起來研究風格了。然而具體到唐邊塞詩中,我們卻不能單純地以詞為單位研究風格。有些詞本身可以作為表現(xiàn)某種風格的手段,如“沙漠、戈壁、鷹、兵”,或雄偉壯闊,或富有力量,適宜表現(xiàn)陽剛類的風格。而有些詞,如“風”,本身難以作為構成某一風格的手段,但當它與修飾語、陳述語結合在一起時,表達風格的能力立現(xiàn),如:“狂風”“惠風”“清風”分別表現(xiàn)了陽剛類、陰柔類、飄逸類三種不同的風格。當岑參筆下“如刀的風、折百草的風、夜吼的風、吹石亂走的風”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時,陽剛豪邁之氣撲面而來。因此,我們在探討風格時,不能將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分開研究,應將它們組合成短語后整體表現(xiàn)出的意象納入我們的研究中。

      丁金國對歷代先賢的風格論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從唐代司空圖的《詩品》,到清代顧翰的《補詩品》等著作,歷時千年,各類風格摹狀所用的意象竟驚人一致。在此基礎上,丁先生對表達各類風格的具有代表性的意象進行了提取,認為“陽剛系的典型意象是:狂風、激浪、高山、大河、奔馬、大漠、鏖戰(zhàn)、癲狂等?!盵11](p234)其語義特征為:表達的時空范圍大、動作性強,常用紅、黃、橙等暖色系色彩詞。“陰柔系的典型意象是:朱樓、繡幕、緩漪、柳蔭、孤云、細雨、惠風、麗日、碧山、秀水、桃花、美人、粉蝶、飛燕、黃鸝、流鶯等?!盵11](p234)其語義特征為:表達的時空范圍小、動作性弱或無動作性,常用紫、黑等色彩詞?!帮h逸系的典型意象是:清風、朗月、碧水、藍天、舒云、煙嵐、海波、清流、白雪、梅鹿、丹鶴、峰巒、古剎、松濤、鳴澗、游俠、逸仙等?!盵11](p234)其語義特征為:表達的時空范圍可大可小,但動作性中等,常用白、綠、藍、青等色彩詞。我們嘗試考察表達上述典型意象的詞語在唐代邊塞詩中的分布情況。由于同一意象出現(xiàn)在不同作家筆下,甚至是同一作家筆下時,表達意象的中心名詞雖是固定不變的,然而附加在其之上的修飾語、陳述語卻不可能完全相同,如上例中陽剛類的典型意象“狂風”僅在岑參一人筆下,就呈現(xiàn)出多種姿態(tài)。因此,我們的研究分三步走:1.提取上述意象中的中心名詞;2.在所選詩中進行檢索,看出現(xiàn)了哪些中心名詞;3.結合詩中這些中心名詞的修飾語、陳述語對其進行風格手段歸類。如可將岑參筆下“如刀的風、折百草的風、夜吼的風、吹石亂走的風”均歸入“狂風類”,屬陽剛類詞語風格手段。

      從上述典型意象中,我們提取出39個中心名詞,檢索后發(fā)現(xiàn)其中“風、浪、山、河、馬、漠、戰(zhàn)、樓、幕、柳、云、雨、日、水、花、人、燕、月、天、煙、海、波、流、雪、峰、俠”等26個都在邊塞詩中出現(xiàn),出現(xiàn)次數(shù)有多有少。其出現(xiàn)形態(tài)及分布如下表:

      表4顯示:①典型意象所用詞語總數(shù)為339個,陽剛類意象詞語186個,所占比例為54.9%;陰柔類意象詞語91個,所占比例為26.8%;飄逸類意象詞語62個,所占比例為18.3%。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唐代邊塞詩中表現(xiàn)陽剛類風格的詞語手段占絕對優(yōu)勢,表現(xiàn)陰柔類風格的詞語手段次之,表現(xiàn)飄逸類風格的詞語手段第三。詞語手段的分布情況與語音手段分布情況基本一致。②豪情類邊塞詩,典型意象所用詞語總數(shù)為134個,陽剛類意象詞語為89個,所占比例為66.4%;陰柔類和飄逸類意象詞語分別為25個和20個,所占比例為18.7%和14.9%,詞語手段的選用表明此類詩歌陽剛類風格特點占絕對優(yōu)勢,陰柔類與飄逸類各占的比例較小。思怨類邊塞詩,典型意象所用詞語總數(shù)為168個,陽剛類、陰柔類和飄逸類意象詞語數(shù)依次為72個、58個和38個,所占比例分別為42.9%、34.5%和22.6%,詞語手段的選用表明此類詩歌陽剛類風格特點與陰柔類風格特點均占有較大的比例,而飄逸類所占比例較小。風情類邊塞詩,典型意象所用詞語總數(shù)為37個,陽剛類、陰柔類和飄逸類意象詞語數(shù)依次為25個、8個和4個,所占比例分別為67.6%、21.6%和10.8%,詞語手段的選用表明此類詩歌陽剛類風格特點占絕對優(yōu)勢。

      表4 詞語風格手段在唐代邊塞詩中的分布情況

      3.修辭格風格手段分析。

      修辭格風格手段就是有助于生成某些語言風格的修辭格手段。修辭格在語言風格的構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種修辭格都有美學功能,都可作風格表達手段,有些修辭格有多種風格功能。張德明說:“我們所講的常用修辭格的修辭效果都有一種主要的風格色彩或語體特征。如:運用比興、雙關。反語、婉曲、象征等能明顯地形成委婉含蓄的風格,運用借代、夸張、仿擬、諧音、降用(大詞小用)等能明顯地形成幽默諷刺的風格等”。[12](p105)鄭頤壽認為“比喻、比擬、借代、摹狀、移就,易成藻麗;夸張、排比、反復、層遞,有助于勁健。柔婉者好用婉曲、諱飾、折繞、析字、比擬;詼諧者多見雙關、仿擬、歇后、比喻?!盵13](p305)黎運漢指出“豪放是氣勢浩瀚,夸張、排比、反復、反詰和連珠等都有這種風格功用”[10](p177)同時指出柔婉、含蓄、明快、樸實、藻麗、簡約、繁豐等風格常用的修辭格。按照丁金國的理論,勁健、豪放可歸入陽剛類風格,柔婉、含蓄、藻麗、繁豐可歸入陰柔類風格;平實、簡約、明快可歸入飄逸類風格。通過對上述理論的比較、分析和提取,結合各類辭格在唐邊塞詩中的表現(xiàn),我們認為,唐代邊塞詩中,陽剛類風格常用的修辭格手段為:夸張、反復、頂真、反問;陰柔類風格常用的修辭格手段為:借代、借喻、暗喻、摹擬、用典、映襯、雙關;飄逸類風格常用的修辭格手段為明喻、比擬、對比、對偶。其分布情況如下表。

      表5顯示:①所選邊塞詩所用主要辭格總數(shù)為370個,陽剛類修辭格68個,所占比例為18.4%;陰柔類修辭格166個,所占比例為44.9%;飄逸類修辭格136個,所占比例為36.7%。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唐邊塞詩很少使用陽剛類修辭格手段,較多地使用陰柔類和飄逸類修辭格手段②豪情類邊塞詩,修辭格總數(shù)為171個,陽剛類辭格為24個,所占比例僅為14%;陰柔類和飄逸類修辭格分別為84個和63個,所占比例為49%和37%。修辭格手段的選用表明此類詩歌陰柔類風格特點與飄逸類風格特點均占有較大的比例,而陽剛類所占比例很小。思怨類邊塞詩,修辭格總數(shù)為173個,陽剛類、陰柔類和飄逸類意象詞語數(shù)依次為34個、77個和62個,所占比例分別為19.7%、44.5%和35.8%。修辭格手段的選用表明此類詩歌陰柔類風格特點與飄逸類風格特點均占有較大的比例,而陽剛類所占比例很小。風情類邊塞詩,修辭格總數(shù)為26個,陽剛類、陰柔類和飄逸類意象詞語數(shù)依次為10個、5個和11個,所占比例分別為38.5%、19.2%和42.3%,修辭格的選用表明此類詩歌陽剛類風格特點和飄逸類風格特點占優(yōu)勢,陰柔類風格特點所占比例很小。

      表5 唐代各類邊塞詩主要辭格分布情況

      三、唐代邊塞詩的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雖然由語言風格手段來表現(xiàn),但個別的、零散的、單一的語言手段不能構成語言風格。一系列語言風格手段相融合后,綜合呈現(xiàn)出的整體氣氛格調(diào)才是語言風格。我們將語音手段、詞語手段、修辭格手段綜合起來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唐代邊塞詩風格并非單一地表現(xiàn)為雄健豪放的陽剛類,而是呈現(xiàn)出復雜多樣性。

      以“從軍報國的壯志豪情”為主題的邊塞詩,陽剛類、陰柔類、飄逸類語言手段綜合平均后,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5.4%、31.5%和23.1%。表明此類詩歌,表現(xiàn)出的飄逸類風格較少,陽剛類的風格占優(yōu)勢,陰柔類風格次之,整體體現(xiàn)出“剛中帶柔”的特點。

      以“戰(zhàn)爭帶來的憂憤思怨”為主題的邊塞詩,陽剛類、陰柔類、飄逸類語言手段綜合平均后,所占的比例分別為:34.2%、38.9%和26.9%。表明此類詩歌,表現(xiàn)出的飄逸類風格較少,陽剛類風格與陰柔類風格相差不多,整體體現(xiàn)出“剛柔相濟”的特點。

      以“絕異中原的邊塞風情”為主題的邊塞詩,陽剛類、陰柔類、飄逸類語言手段綜合平均后,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1.1%、28.5%、30.4%。表明此類詩歌,陽剛類風格占優(yōu)勢,飄逸類風格次之,陰柔類風格第三。整體也體現(xiàn)出“剛中帶柔”的特點。

      用此方法還可以分析出唐代不同時期邊塞詩風格上的差異。雖然不是所有的語言現(xiàn)象都可以用語言風格的理論去解釋,也不是所有語言手段的風格歸類標準都明確單一。但我們可以在探討過程中具體感知唐代邊塞詩的“語言風格”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形態(tài)。此研究既可為語言風格理論提供例證,對文學研究亦有借鑒價值。

      [1]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全唐詩(第四冊卷)[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宋]嚴羽著.滄浪詩話校注[M].郭紹虞,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6.

      [3]劉大杰.中國文學發(fā)展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4]游國恩.中國文學史[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8.

      [5]邱兆祥,等.社會科學新學科辭典[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1.

      [6]邢福義.現(xiàn)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程祥徽.語言風格初探[M].香港:三聯(lián)書店香港分店,1985.

      [8]秦牧.散文創(chuàng)作談.長街燈語[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79.

      [9]胡裕樹.現(xiàn)代漢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10]黎運漢.漢語風格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11]丁金國.語體風格分析綱要[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12]張德明.語言風格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13]鄭頤壽.辭章體裁風格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陽剛韻腳修辭格
      What’s This?這是什么?
      康熙:陽剛雄健
      藝術品鑒(2019年9期)2019-10-16 08:57:26
      覺醒
      智族GQ(2019年6期)2019-09-26 09:20:52
      缺乏陽剛的男孩子要多參加對抗性運動
      《花間集·更漏子》韻腳國際音標及韻腹整理札記一則
      《笠翁對韻》韻腳分析
      韻腳怎么押?
      現(xiàn)代漢語反飾修辭格新探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5:36
      剛柔相濟
      《閱讀教程》三、四冊修辭格分析
      延寿县| 通榆县| 防城港市| 平顶山市| 清徐县| 常德市| 阜康市| 锦州市| 五家渠市| 纳雍县| 中方县| 安化县| 乃东县| 青浦区| 阿勒泰市| 龙岩市| 二连浩特市| 江华| 莫力| 抚宁县| 嘉善县| 黎城县| 和硕县| 泸水县| 东台市| 二手房| 手机| 胶州市| 沭阳县| 临潭县| 绥化市| 孟津县| 健康| 韩城市| 北票市| 平谷区| 若尔盖县| 金寨县| 车致| 旅游|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