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琴
【摘 要】小學語文修辭教學如何定位才正確?我認為:第一、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不任意擴展;第二、重運用,輕概念灌輸;第三、隨文而教,在比較中領(lǐng)悟。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修辭教學;正確定位
在《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關(guān)修辭教學的教學目標,1~3學段(小學階段)都未涉及,只有在第4學段(初中階段)提出:“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痹诮虒W建議中“關(guān)于語法修辭知識”欄目下提出:“在教學中應(yīng)根據(jù)語文運用的實際需要,從所遇到的具體語言實例出發(fā)進行指導和點撥?!苊饷撾x實際運用,圍繞相關(guān)知識的概念、定義進行‘系統(tǒng)、完整的講授與操練?!痹诟戒浿幸矁H列出:“常見修辭格: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shè)問、反問?!?/p>
再看2015年的高考和中考試題。
例一:2015年上海高考卷:
9.請緊扣“蹣跚”一詞,賞析第○14段畫線句。(4分)
○14那個蒼老的聲音,被紛揚的雪花托起,在空蕩蕩的小街上蹣跚。
賞析示例:運用比擬和通感的手法,變聽覺為視覺,化無形為有形。用步履的緩慢搖擺表現(xiàn)出聲音在“我”心頭久久縈繞,對“我”觸動很大,也與句中“蒼老”一詞相一致。
例二:2015年吉林省中考卷:
21.請從修辭的角度對“白雪同陽光相輝映,熠熠耀眼,天地間變得明亮而輝煌,原本冰涼的雪,卻成了歡樂的溫床,奇異而迷人”這句話的表達效果進行評析。(4分)
評析: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在白雪與陽光的輝映下天地變得明亮而溫暖,表達了人們歡樂的心情。
例三:2015年濟寧市中考卷:
18.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請從下列兩句中任選一句作簡要的賞析)(4分)
(1)紅的綠的半紅半綠的棗兒綴滿那棗樹的枝葉間,把整個樹冠都壓得垂吊著,像一片彩色瀑布。
賞析: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從色彩和形態(tài)兩個方面對棗樹進行了描寫;寫出了棗樹的果實豐碩、枝繁葉茂,表現(xiàn)了棗樹的健壯而蓬勃。
(2)那棗樹,望著氣急敗壞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氣他似的,搖了三搖。
賞析: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棗樹的形象更加鮮明、生動、活潑,也表達了作者對棗樹的喜愛之情。
從語文課標和中高考來看,好像修辭教學與小學語文教學無關(guān),或關(guān)系不大,純屬中學語文或大學語文教學的范疇。那么我們小學語文教學完全可將修辭教學拋之腦后,果真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課本中要求學生積累的精彩語句,相當一部分就是采用了修辭手法的佳句。同時,對于小學生來說,初步掌握一些常見的修辭格,學習時能更好地領(lǐng)悟課文的精髓,習作時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有助于學習能力的提高。那么小學語文修辭教學如何定位才正確呢?
一、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不任意擴展
小學語文修辭教學必須堅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不任意擴展的原則。比如學比喻,首先要先掌握明喻——“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狼牙山五壯士》)再逐步了解暗喻——“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保ā睹利惖男∨d安嶺》)、借喻——“它要是興奮,能比誰都溫柔可親……或是在你寫作滴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保ā敦垺罚┍葦M有擬人、擬物之分,小學生一般能掌握擬人即可。
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shè)問、反問是常見的修辭格。原則上能了解掌握這八種修辭格即可,不要任意擴展。什么互文、通感、移就等等一股腦地灌輸給小學生,“油多會壞菜的”。
二、重運用,輕概念灌輸
學習一門知識,關(guān)鍵在于運用。學習并掌握常見的修辭格,關(guān)鍵在于我們說話寫文章或更生動形象,或更詼諧幽默,或更逼真,富有感染力。像下面這類題目,教師要盡量少出,學生要盡量少做。
指出下面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1)翠鳥蹬開葦桿,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飛走了。( )
(2)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
(3)但是,這些設(shè)想即使能實現(xiàn),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 )
(4)假如沒有這泉,濟南定會丟失一半的美。( )
(5)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的、形態(tài)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有的趕著毛驢,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閑地在街上溜達。( )
(6)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7)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
(8)我能被中條山的風嚇倒嗎?不能,絕對不能。( )
(9)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 )
這類題只是簡單的辨別,不存在知識的運用,是淺層次的。相反下面的題目類型要提倡多多練習。
例四: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面句子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朱自清《春》)
賞析:作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讓”,一個“趕趟兒”,賦予桃樹、杏樹、梨樹以人的行為動作,使文章更加生動,富有情趣,表現(xiàn)了春天生機盎然的景象。
例五:賞析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賞析:“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千古名句。“飛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边@個富于夸張的數(shù)量詞,極力夸張,寫山的高峻,瀑布的壯觀?!耙墒倾y河落九天”句,一個“疑”字,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般y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壯麗形象和雄偉氣勢,把瀑布飛動的氣勢渲染得淋漓盡致。
三、隨文而教,在比較中領(lǐng)悟
小學語文修辭教學不宜獨立于閱讀教學之外,應(yīng)隨文而教,放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分析、把握。比如,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中有這么一個句子:“正像人們說得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達西沙群島海里的魚很多。
對于小學生來說,什么叫做夸張?一時難于理解,教師可將這個夸張句與普通的陳述句——“西沙群島的海里的魚很多”進行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領(lǐng)悟夸張句的表達效果,修辭的魅力。
總之,小學語文修辭教學如何正確定位?這是一個很值得廣大同仁深思的問題,以上所說,我意在拋磚引玉,引起同仁們的關(guān)注。
參考文獻:
[1]《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