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從精英教育轉到大眾教育。一批學生在本科階段沒有好好學習,其背后一個重要原因則是老師根本沒有好好教。
走過近20年副教授的漫漫長路,50多歲的張牧(化名)在通過湖北省首批“教學為主型”教授評審后,并沒有傳統(tǒng)式地介紹教學經驗,而是向社會大聲疾呼:一定要進行教學改革。
張牧認為,大學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育人,可是許多教師卻忙于其他?!坝每蒲腥シ笱芙虒W,比學術腐敗更可怕,不改革,受害的是新一代的大學生,毀掉的是國家的希望。”
他舉了一個現(xiàn)實的案例:在上個學期,一個班里某一課程考試成績不到30分的有7人,60分以下的占了一半,這說明,“一些人基本沒有學東西”。
張牧是上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在他的印象中,當年考試時,老師總要出一兩個題為難學生,“卡一卡,叫爬坡”。而近年來,張牧有一個越來越明顯的擔心:出題時,總在想,這些題目要是學生都不會做怎么辦呢?
張牧至今記得,自己當年上大學時學習高等數學,同學們把書上的題目做完,還要找來參考書,再做上千道題。“現(xiàn)在很多學生書上的題能做到1/3就不錯了,這會有質量嗎?”
這些年,張牧看到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難,工資比建筑工地的民工差一大截:“市場是最現(xiàn)實的衡量標準,我們的‘產品’出問題了?!?/p>
張牧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是如今社會各行業(yè)的中堅力量,但是當年剛上大學時,有的人甚至連26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基礎比現(xiàn)在的高中畢業(yè)生差遠了?!盀槭裁闯砷L那么快?除了智力水平都不錯,關鍵是在大學里爭分奪秒地學習,有好的老師在用心用情引導?!?/p>
張牧認為,今天的現(xiàn)實,不是一個老師就能改變的,需要所有的老師一起努力。
然而,據張牧觀察,與自己當年讀書時老師們全身心投入教學截然不同——今天的許多老師80%的
精力都用在科研上了,只有20%用在教學上,“年輕老師成天琢磨寫論文做課題,為了晉升職稱;資深的老師要作為學校的旗幟出去拉課題拉項目。”
“一位老師講課的經歷曾讓我記憶猶新,”張牧說,兩句話就可以描述清楚的知識點,這位老師竟用了十句話?!拔乙粋€教授都被繞暈了,學生怎么可能聽得懂?教學的藝術,是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p>
然而,四川大學教師周鼎的《自白書》卻講述了當代老師們的“苦衷”——張牧介紹,從講師到副教授,再到教授,每個不同的級別之間都相差1000—2000元的工資,而在青年教師群體中,買房買車結婚生子,解決職稱待遇自然就成了首要問題,搞科研換錢也是大勢所趨。“絕大多數老師都愿意好好教學生,但是絕大多數老師都會被‘唯論文論’的指揮棒操控著?!睆埬林v述著眼見的現(xiàn)狀。
校園里的天平越來越向科研傾斜。張牧注意到,在學校評選高級職稱的標準中,早前還要求教師在做科研的同時,教學考核必須達到優(yōu)秀才有機會參評。而近些年,政策轉變?yōu)橹灰虒W考核通過老師同學的打分便可參評,最后,全校所有的老師都通過了,“這樣一來,教學考核便成了‘附贈品’”。
同樣讓張牧費解的是,所謂科研,就應該“頂天立地”“要么有理論創(chuàng)新,要么能解決實際問題”,但實際上,由于大學教師職稱評定與論文數量掛鉤,結果,買論文、在實驗室中靠著幾個數據做文章便成了常態(tài),很多博士生都不免吐槽:“想做的不能做,成天做這些沒有意義的東西?!?/p>
這位30年堅守在教學一線的老師期待湖北的職稱改革推向全國,并形成一種氣候,真正改變高等教育的一些現(xiàn)狀,讓更多高校把教學的權重提升到相應的位置上,“讓更多的年輕老師回到教學的道路上,還科研一方凈土,不要讓孩子們成為政策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