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龜八法結合少陽經穴治療偏頭痛臨床療效觀察*
張炳冉,趙文君,周黎,滕小慧,樊玉華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yī)院骨傷科,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觀察靈龜八法結合少陽經穴對偏頭痛的療效。方法:將60例符合納入標準的偏頭痛患者,按隨機數字法以1:1的比例將患者分為靈龜八法組和普通針刺組各30例,靈龜八法組采用靈龜八法結合少陽經穴進行治療,普通針刺組選取太沖、足臨泣外關、頭維、豐隆、風池、率谷、角孫穴為主,針刺7d為一療程,兩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價,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和總有效率進行療效評價。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VAS計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與普通針刺組比較,治療組VAS計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靈龜八法組總有效率為90%,優(yōu)于普通針刺組的80%(P<0.05)。結論:靈龜八法按時開穴結合少陽經穴能夠有效的緩解偏頭痛的發(fā)作。
關鍵詞:偏頭痛;靈龜八法;按時開穴;少陽經;針刺療法
文章編號:1006-6233(2015)10-1742-03
基金項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計劃項目,(編號:21022108)
文獻標識碼:B
偏頭痛是反復發(fā)作的一側搏動性頭痛,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以青壯年,尤其是青年女性多見。我們對來我科門診就診的偏頭痛患者采用靈龜八法結合少陽經穴方法治療,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與納入標準:根據2004年國際頭痛學會制定的偏頭痛診斷標準[1],確診為偏頭痛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頭顱CT,MRI檢查均正常,且為發(fā)作期偏頭痛患者,每月發(fā)作次數>2次,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情況下自愿加入本研究并服從治療時間安排,年齡18~65歲。按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靈龜八法組(30例)和普通針刺組(30例)。一般資料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頭痛類型及部位,統(tǒng)計學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病人性別、年齡、頭痛類型、頭痛部位情況比較
1.2治療方法:靈龜八法組以靈龜八法按時取穴[2]為主,少陽經穴取穴為輔。先行靈龜八法針法,以足臨泣為主穴,外關為客穴,主客相配,根據足臨泣的開穴時間進行取穴針刺,若足臨泣開穴時間不滿足條件,選擇外關開穴時間進行針剌治療,取雙側對穴,每日針刺一次,留針30min,7d為一療程,兩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價。依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原則,選取絲竹空、角孫、翳風,率谷、頷厭、風池、太陽。操作時針刺雙側,局部常規(guī)消毒后,于絲竹空斜刺快速進針達帽狀鍵膜下,將針身傾斜與頭皮呈15度角平刺向率谷穴,施快速捻轉手法,使患者產生酸、麻、脹、重感為宜。以同樣手法由太陽向角孫透刺,率谷向頷厭透刺;風池穴:患者取坐位,頭略低,取雙側風池穴,毫針向鼻尖方向斜刺,進針至皮下0.8寸左右,行針促使有得氣感向頭顳側部放射,采用平補平瀉手法。每10min行針一次,留針30min,1次/d。普通針刺組取穴:選取太沖、足臨泣外關、頭維、豐隆、風池、率谷、角孫[3],操作同靈龜八法組。
1.3療效觀察: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簡稱VAS)[4]分別于治療前與療程結束后進行評定,在長10cm的游標卡尺,一端為0,表示無痛;另一端為10,表示最痛。受試者在VAS游標標尺上標出最能代表自己頭痛程度的點,即為該時點的VAS評分[5]。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4年發(fā)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6]痊愈:頭痛消失,且伴隨癥狀消失;顯效:頭痛基本消失且伴隨癥狀基本消失;有效:頭痛癥狀減輕,伴隨癥狀明顯減輕;無效:頭痛癥狀無改善。
1.4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s),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P<0.05為統(tǒng)計學有意義。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計分比較( ±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計分比較( ±s,分)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普通針刺6.10±1.104.80±1.14*靈龜八法6.30±1.163.10±1.29△#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t=2.60,P<0.05,△P<0.01;與普通針刺組比較,#t=3.13,P<0.01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VAS計分比較(見表2):由表2可見:治療結束后,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兩組VAS計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靈龜八法與普通針刺均能改善癥狀;兩組VAS計分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靈龜八法對偏頭痛緩解程度更好。
2.2兩組治療結束后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由表3可見:總有效率方面,普通針刺組為80%,靈龜八法組為90%,兩組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靈龜八法組治療偏頭痛效果更佳。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與普通針刺組比較,*P<0.05
3討論
中醫(yī)學認屬“頭風”范疇,中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為,多與惱怒、緊張、風火痰濁有關情志不遂、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急躁惱怒,肝陽上亢,風火循肝膽經脈上沖頭部;或體內素有痰濕,隨肝陽上沖走竄,留滯于頭部,使經絡痹阻不通,故頭暴痛而起。《靈樞·厥病》:“頭半寒痛、先取手少陽、陽明,后取足少陽、陽明。”明確了偏頭痛的治療原則及所取經脈。依照“經脈所過,主治所及”選取角孫、率谷;《靈樞·始終》:“病在頭者足取之”,故而選取太沖、丘墟。達到上下配穴相結合,能直接對痹阻不通之處進行宣散氣血。另外,偏頭痛發(fā)作不僅與風邪關系密切,與內風也密切相關,如《醫(yī)學心悟》:“偏頭痛,其痛爆發(fā),痛勢甚劇,或左或右,多系肝經風火上擾所致?!惫逝滹L池穴以治內、外之風。
靈龜八法亦稱“奇經納卦法”。是古人根據《洛書·九宮圖》和《靈樞·九宮八風》,配合奇經八脈的八個穴位,按時日開穴治病的方法?!镀娼洶嗣}考》云:“蓋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于奇經。”奇經八脈不拘于十二經,別道奇行,交錯于十二正經之間,對人體陰陽、氣血等有主導、支配、調節(jié)、聯(lián)系作用。時間變化同時影響奇經八脈的氣血流注,其表現(xiàn)為八脈交會穴在隨時間的變幻而有盛有衰,有開闔的變化,同時協(xié)調臟腑的功能,以達到改善氣血的流注,從而達到了改善偏頭痛的目的,因為足臨泣與外關相通合于膽經,因此治少陽頭痛療效甚佳。
本研究采用的疼痛強度評價量表是視覺模擬量表(VAS),目前臨床較為廣泛的自評量表。其應用VAS簡單、有效,它對能改變疼痛過程中的藥理學和非藥理學的處置敏感。在針刺治療偏頭痛采用VAS評分為主臨床研究中,信用度較高。
參考文獻:
[1]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eadache disorders. Cranial Neuralgias and Facial Pain[J].Cephalagia,2004,24.
[2]謝感共.靈龜八法巧妙開穴法[J].醫(yī)學文選,1994(4):34~35.
[3]石學敏.針灸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209~210.
[4]Li Y,Liang F,Yang X,et al.Acupuncture for treating acute attacks ofmigrain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Headache,2009,49(6):805.
[5]吳鳳,蘭蕾,曾芳,等.量表在偏頭痛針刺臨床研究中的應用現(xiàn)狀與分析[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10):2559~2561.
[6]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