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琳
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中的山有著不同的美感。清代旅行家魏源曾說:“海山微茫而隱無,江山巉立而卓秀,溪山窈窕而幽深,塞山蒼茫而磊落。”
云、泉、樹、草等自然景物,也會使山呈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叭苁股届o,云能使山活,樹能使山蔥……”(魏源)“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保ㄋ巍堭B(yǎng)浩)
同一座山,不同的季節(jié)、時間,也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按荷降倍缧Γ纳缴n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妝,冬山慘淡而如睡?!保ㄋ巍す酰耙股降兀缟浇?,曉山高?!保ń稹ぴS古)
悠久的歷史文化還使名山大川具有鮮明的人文景觀,如泰山的帝王封禪、華山的老子修學(xué),恒山的懸空寺建筑……
山且如此,人怎么會千人一面呢?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祥林嫂、阿Q,個性鮮明,血肉豐滿。雖然他們頭部都有疤,但就是這個疤也是各具特點(diǎn)的。
孔乙己臉上的傷疤揭示了人物的命運(yùn)??滓壹荷钍芊饨ㄋ枷氲亩竞Γ酪膊豢厦撓履菢?biāo)志讀書人身份的長衫,無以為生的時候便偷竊,以致遭到毒打,“又添上新傷疤”。這樣的人還有什么活路呢?
祥林嫂額上的傷疤則表現(xiàn)了文章的主題。她被逼再嫁時一頭撞在香案上。當(dāng)她再到魯鎮(zhèn)后,她額上的傷疤,引出柳媽“到土地廟去捐一條門檻”的建議,也使魯鎮(zhèn)上“許多人都發(fā)生了新的趣味”,通過這些描寫揭露了封建禮教的罪惡。
阿Q頭上的“癩傷疤”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特點(diǎn)。本是生理疾病,阿Q卻不敢正視,忌諱別人提及,否則便拔拳相向。表現(xiàn)出自欺欺人、欺軟怕硬的“阿Q精神”。
總之,具有鮮明特點(diǎn)的形象才有生命力,而雷同、蒼白則是寫作之大忌。
例如:“她是一個年輕的女人,長著一對碧藍(lán)的眼睛,兩片鮮明、濕潤的嘴唇,一個細(xì)巧的、看去很有剛毅氣概的鼻子,和一頭蓬蓬松松地準(zhǔn)在頭頂上的淺色頭發(fā)。只有她嘴邊那不健康的皺紋,雖然不容易看見,卻使嬌嫩的臉露出一種會咬人的小獸似的神情?!保òⅰね袪査固犊嚯y的經(jīng)歷》第二部,朱雯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7年版第161頁)
作者運(yùn)用白描的簡筆勾勒,將這個年輕女人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這個年輕女人雖然漂亮、嬌嫩,但她嘴邊不健康的皺紋,和她那會“咬人”的神情,反映了她所過的墮落生活及對這種生活的憎惡之情。
因此說,作文就要凸現(xiàn)出人、事、物、景的特色,才能吸引人。在平時的生活中,學(xué)生要學(xué)會仔細(xì)觀察、細(xì)心體會、靜心描摹,耐心修改,多動筆,以便更快更好地提高寫作水平。